访四里湖
虽至立冬时节,但秋日融融,像阳春三月。我和朋友去蒙洼四里湖看芒花,观飞鸟。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满铺一层新绿,密匝匝,嫩生生,绿茵茵,那是刚出土的麦苗。一棵柳树,站在麦田中央,有风袅娜,无风也袅娜,她把自己装扮成一位风情万种的俏女子。田塍上,巴根草、狼杷草、苦荬菜,都已完成开花结籽的使命,只剩枯黄的断茎当风抖着,有“秋草荒凉遍落晖”的凄美意境。远处的蒙河,不太像河,白花花的,亮得晃人眼,像谁不小心舞落的一匹白练。秋风远去,秋雁南归,这一片旷野,在去往冬天的路上,简洁明净得像一幅宋代的写意。 从车上下来,一脚踏上这块土地,心里竟有一种血脉相连的亲。这片温热的土地多像我的故园,少小离家,至今老大未回,我已流浪很久,不知故园的亲戚邻人是否安好? 沿着田间小路走,一直向田野深处走。仿佛从田园走向牧歌,从尘世走向仙都,从喧闹走向空寂。静,真静,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喘息声和心跳声。 田地里,经霜的红蓼,叶子变得鲜红,红得赛过二月花,一大片一大片向远方铺展开去;茫茫苍苍、无边无际的芦花,带着远古的况味,在满眼净是萧瑟的时节,开成一片如梦如幻的白。一块地里,收割后的杞柳,露出整齐的、褐色的宿根。来年春天,这些宿根上,又会长出新的杞柳,等待它们的又是一轮新的收获。收割后的杞柳,一拨一拨被送往黄岗柳编厂,经过巧手姑娘媳妇的花样编织,原本朴拙的杞柳化茧成蝶,华丽转身,成为各大展会上最受人们欢迎的工艺品,也是人们送亲送友的珍贵礼品。 有荷塘,不是一块,是一片。塘与塘之间,有堤坝连着。堤坝上,有疯长的芒草,有飘飞的芒花。芒花是白色絮状的草穗,风一吹,花就飞,把荷塘装点得如诗如画。多年前读过这样的句子:“芒草花是光阴以枯笔写下的飞白书,是冬天的另一场雪。”此刻,我站在一片雪里。 荷塘里,有连片的枯荷。它们或相携而立,或虬曲水面,或躬身水中。此时的荷,红颜已褪,华美不再,只留下“枯荷听雨”的凄美。 几只野鸭在水里游着玩。一边游,一边把头插进水里。快到岸边了,它们像约好似的,齐刷刷地,一个猛子扎下去,全不见了踪影。等再发现的时候,它们已经跑得远远的,远得像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的小逗号。 一群白色的水鸟站在水塘边,我认出来,是白鹭。它们栖息在滩涂上,隐没于芦苇丛中,寻找、啄食湿地上的小鱼、小虾,日子过得安稳富足。 一只白鹭,对着水面在“咯咯”地唱歌。我轻轻地走过去,它没有飞跑,却停止了歌唱。似乎是我的出现打断了它唱歌的兴致。它看了我一眼,随即转过身,向远方飞去。我目送它渐行渐远,渐行渐远。这世上,大凡相逢,都是因缘而生,我与这只白鹭的相逢,也是缘吧。这样想着,一股暖流在心里涌动。 有几块水塘,不见一根枯荷。朋友告诉我,这几块水塘里养的是螃蟹和龙虾,那些有枯荷的塘里养的是鱼和蚬子。这一大片水域就是曹集镇水产养殖基地,被称为“万亩荷塘”。现在,四里湖曹集段是吃货的圣地,蚬子被誉为“淮河鲍鱼”。这几年奔着蚬子和鲜子来四里湖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清明节前后,曹集镇四里湖景区甚至出现“一桌难求”的场景。 日影西斜,天空划过一道画笔般的痕迹。这片湿地,浥了一路轻尘,润了一片好景。打道返回热闹的街市,寻一家土菜馆,点了一份清蒸蚬子,要了一份鲜嫩的莲藕,坐下来,慢慢品,细细尝。感觉,此世羁绊身心之物,于我已荡然无存,只留心安,心静。 多想再走走这般时节的四里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