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人生感悟 >

人生感悟

人际交往,切勿用力过猛

人生感悟2021-01-28173举报/反馈

  文/Kris

  1.想想看,同一个节目,第一个出场和最后一个出场,哪种方式更能让观众记住?

  2.你在倾听别人时,是否也在对他所说的观点做思考和整理?

  01

  前些天,看《欢乐喜剧人》,有一期很有趣,由一位补位踢馆的喜剧人来决定那场比赛的出场顺序,节目花絮里看到这位喜剧人各种纠结,到底该怎么选,纠结归纠结,最后,他还是不出意料地把自己放在了最后一个出场位。

  这恐怕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通常在最后一个出场的节目,对观众的影响往往更大,也更容易获得高分。

  心理学家把这种由于后来的事件对先前事件获得的印象起了一定影响和干扰作用称为——心理倒摄抑制作用。

  由于这种心理倒摄抑制作用,我们发现,沟通中,一个人最近的行为总能影响其以往的人际印象。

  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心理学上也被叫做“近因效应”,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评价。

  02

  当年毕业之后求职,经历了无数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折磨。

  这种面试方式,也叫“群面”,是用人单位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对一组求职者进行集体面试,求职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说白了,想要通过面试,就要让面试官记住自己,当然记住的得是好印象,既不能沉默不言,也不能过度表现。

  而最佳的方式便是——抓住最后一个发言的机会。
(m.tAiks.com)

  当时有一场群面,公司是一家大型的房地产公司,而群面的主题也是与房地产专业相关的,而对于我一个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于房地产的了解仅仅限于“房价高、买不起”的阶段。

  听着其他人滔滔不绝,一会儿国家政策,一会儿行业规则,听得云里雾里,完全插不上话。虽然听不太懂,但还是不停地记录和整理其他人的观点。

  20多分钟过去了,我几乎没说一句话。

  还剩三分钟,我决定出击:“我很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请允许我再补充两点,在补充前我也把大家的意见整理一下。”

  于是,把之前记录整理的其他人的观点列了个一二三,然后从中提炼扩展了两个新角度,算作自己最后也是唯一的一次观点陈述。

  陈述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面试官的眼睛在放光,最后成功录取的结果也印证了,最后一击效果显著!

  这恐怕就是“近因效应”的影响。

  03

  反之,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中,过于急切地想表现自己,本以为可以通过不断地“刷屏”来获得出场机会,赢得印象分,但或许因为逻辑不清,或许因为语言生涩,反而让人产生了反感,得不偿失。

  这恐怕就是——用力过猛。

  在艺术上,有一种“空白效应”,讲的是故意设置悬念,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国画大师齐白石,应该说是使用“空白效应”的大师,他笔下的虾栩栩如生,最精妙之处在于,他的画中并没有画周围的水,但总能给人“虾在水中游”的错觉。

  这和我们说话是一样的,有时候刻意地减少表现内容反而达到更好地表达效果。

  04

  有段时间,经常研究Ted演讲,发现那些演讲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喜欢停顿。

  这种停顿不是忘词,而是故意留下几秒钟,让听众有一刻的喘息或者思考。

  这就是演讲者的节奏感,通过抑扬顿挫,来吸引听众获得更多的信息,引发更多的思考。

  而坏的演讲,总是希望利用所有的时间,把尽量多的信息滔滔不绝地倒出来,但是毕竟听众接受信息的能力或者意愿是不同的,填鸭式的讲话,说的信息很多,真正入耳的却很少。

  同时,关键时刻的停顿,还能让别人产生一种敬畏感和神秘感,听众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

  05

  奥巴马的演讲能力,可以说是超群的。

  他就经常利用语言的留白,来调动听众的情绪。2008年,他在竞选总统演讲活动中就充分展示了“沉默”的力量。

  他总是在每一段激情澎湃的演讲后,沉默3秒钟,让台下的观众为他疯狂欢呼,他的演讲模式也被当作演讲的教学模板。

  在向全世界宣布击毙本拉登的演讲中,他在演讲接近尾声时,用严肃的表情正式宣布,本拉登被击毙,然后停顿了2-3秒,眼睛里透露出坚定的神情。

  而那两三秒的停顿,既是对恐怖主义的震慑,也是让全世界看到了反对恐怖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这就是语言“留白”的力量。

  06

  我们最后复盘一下:

  一是,试着做那个最后说话的人;

  二是,最后说话不代表前期就高枕无忧,而是要懂得倾听、思考、整理,准备输出;

  三是,有时候,力量的展示靠的不是提高音调,而只是一个短暂的沉默。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