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富养的不是格局,而是格调
作者:卢璐 周末,我带着孩子们出门,上了地铁,对面坐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带着小眼镜。嘴巴被填得满满的,在拼命努力的往下咽。她妈妈站在旁边,一手拿着饭盒一手拿着水壶,等着她咽下去,就塞下一口。 思迪轻轻地拽了拽我说:“妈妈,我认识她,她是苗苗。” 思迪这么一说,我和苗苗妈妈对望了一下,还真是。两年前她们在幼儿园的时候,曾经在一个舞蹈中心跳芭蕾舞。真快,上小学两年了,一直没有联系。 我和苗苗妈妈聊了起来,上了小学,她们就没有再跳芭蕾舞了,其他兴趣的课,画画,游泳,滑轮都停了。唯一坚持下来的是钢琴,因为钢琴的级别考出来,可以加分。 她们现在上的是英语,语文,奥数和逻辑,每个星期六是这一周最艰难的一天,要上六个小时的课,午饭要在地铁里吃。 我们相对着唏嘘。在城市里,养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就算说,我心大,做一个无所谓的妈妈,可是怎么让孩子去面对,她永远都是班里最差的那个学生,这种比山还沉的压力? 看着苗苗细细的身体,和苗苗妈妈素面憔悴的脸,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这就是现实。 拼命地读书,拼命地考试,考出成绩,不是为了去充实自己,而且为了去淘汰别人。只能赢不能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个孩子的背后是整个家族,我们都竭尽全力的爱你,我们什么都不要,我们只要你的学习成绩。 现在最流行的那句教育口号就是:不能让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 其实全世界都一样,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每个妈妈,都在力尽所能的推着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上飞。只不过每个国家的起跑线有所不同。 如果在国内这个起跑线,是名校,是分数,是英语的单词量,奥数成绩,在欧州,孩子们也有起跑线,他们的起跑线就是创造力,是美感,是品味,是动手能力,是自己的格调。 我记得,很多年以前,有一次我和卢先生在一个深秋工作日的下午,去凡尔赛的花园闲逛。游人不多,有大型的推土机在工作。 有一群来参观凡尔赛宫的小孩子围在推土机旁边,观看雀跃。我们走过的时候就在那里,我们走了一圈回来还在那里,小脸冻的通红。 我说:“带孩子来凡尔赛皇家花园有什么意义?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推土机。” 卢先生不同意,他说:“就算日后,他们的回忆里,还是惊叹于推土机的威力,但是他们也会记得在推土机的背景里,有个无与伦比的美丽花园。” 艺术和美感,不是死记硬背的单词,也不是一加一的算术题,而是需要培养,需要累积,要慢慢的熏陶,发酵,沉淀在心底。 我知道,国内和国外的人口基数,发展水平都完全不一样,两方不能够比拟。但是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角度上来说,通过美感和创造力,实现自己,才是人生最高层的需求。 我觉得,这就好像是气候和天气的关系。外面鹅毛大雪,我们可以打开暖气,外面酷暑难耐,我们可以打开冷气。所以做为个体,一味的埋怨中国无法改变的教育制度,暂时没有特别大的现实意义。 重要的是,审时度势,制造属于自己的小环境,用更长远的眼光,找到更有意义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我们总是在说富养,因为富养才能形成富人格局。可以因为,格局是个非常抽象的东西,结果“富养”的概念,根据每个人父母本身的能力和水平,被解释成各种流派,荒诞不羁。 事实上,我认为,富养的不是格局,而是格调。 因为我本身水平问题,我也无法解释出到底什么是格局。我想要是具体到今天的中国,砸锅卖铁,卖血卖卵子的去买房子,便是胸有成竹的格局。 然而,格调却不同。因为人一旦形成了格调,便很难改掉。所以暴发户再有钱,也是粗陋不堪,贵族再没落,也是风骨峭峻。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新鲜软软,捏什么是什么的橡皮泥。大和尚印佛说: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可是至少见了佛,才能知道什么是佛。 所以,如果真的想:“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功课再紧,学业再累,也一定要坚持带着孩子去看美的东西。因为孩子看到美,才知道美,知道美,才能追随美。 孩子有一辈子很长,不是仅仅到上了大学为止。总有一天,他们名校毕业,进入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独来独去。他们的人生不再以分数来定义,在社会中生活,他们需要把自己变得有趣,有吸引力。 格调和美,是人要修行一辈子的东西,而不是等他们进了大学,或者赚了大钱之后,再开始修炼的选修分数。 这才是富养的真正意义,把孩子们培养成一个精神丰盈的贵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