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存在,无需别人的目光证明
作者:慧慧 (一) 生命中的很多人,因一事而聚,又一别而散;因某一阶段而常见,又因步入新的阶段而渐渐零落。 偶然和一位毕业后就很少见面的老同学在微信上聊天。在交谈的最初,他半开玩笑地说:“我得先问问,你换工作了吗?结婚了吗?有娃了吗?”蓦然发现,短短2年,我们对彼此的生活已经颇为陌生,突然聊起的瞬间,甚至有一种“啊,原来还有你”的惊叹。 心里些许失落,大概,我这个人的存在感太低了吧。 做着普通的工作,长着普通的脸,只会普通地微笑和问候,用着普通的包包;不爱自拍,没什么幽默感,也懒得整天抱个手机在群里冒泡,甚至连热映影视剧和综艺节目都不爱看,对最近火爆的化妆品和衣饰都一脸茫然,连各路明星谁是谁都傻傻分不清,想和别人套近乎都找不到什么共同语言。 当共事的阶段改变,自己的时区和别人的世界越拉越远,的确就会渐渐变成人家一个记忆中的影子。 (二) 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会感觉到一种“存在的焦虑”。虽然很多时刻我享受在自己的轨道上缓步的淡然,但也常常希望看到,自己能和别人的世界连结互动起来。 人的本性中,似乎还是总希望要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幼小的婴儿,总是用哭闹声吸引大人们慌忙跑来;年轻的情侣,常常用闹小别扭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而成年的人们,也爱发朋友圈吸引别人点赞评论来寻找存在感。 有一次和一个姑娘聊起自己最想去的旅行目的地。大部分人都捡着那些叫得出名的旅游胜地说,她说:“我特别想一个人去旅行,找一个舟山群岛的小渔村,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跟自己待着,就挺好。” 原来,也是有人不那么需要他人的目光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人们所希冀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存在感,不过是用来对抗对虚无的恐惧和对弱小本我的自卑。 重新审视笛卡尔这句名言,才突然明白这一点。“我思故我在”,我思考所以我存在,所以你看,我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他人。 (三) 有人做过这样一场关于“存在感”的演讲。 他走上台去,把所有台下的人名字依照座位顺序叫了一遍。在说到每一个名字的同时,观众们的每一双眼睛都汇聚到那个人身上。被念到名字的人不管是默默无闻或是风云叱咤,都有那么一刻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最后,他说,我喜欢你们!大家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 最好的刷存在感的方式可能就是这样了吧,给予别人存在感,给予别人爱与认同的证明,同时,也获得一种极大的成就与满足感。 一个人的存在感不仅不依赖于他人,还能以自己的主动行动去满足他人。证明自己的存在,并不需要非得光芒万丈去刺痛别人的眼球,普普通通的个体也一样可以散发温和友好能连结人心的力量。 存在感并不是只能等待别人的给予,它像阳光一般,发出去,才会反射回来。 (四) 看到一个长期在国外读书的朋友发了一组在国内旅游的照片,我留言:“你回来啦?”她迅速也回我:“嗯嗯,但还没来得及回家。”我竟因这样简简单单的对话而开心了一个早晨。 在我心里,我说的是:“我始终在默默关注着你。”而她回的是:“我也一直惦记着你。”我们一直都在彼此心里,这就足够令人快乐了。 我们都是普通人,不必焦虑于自己存在感低,不要奢望天天能成为人群的中心。有三两知己随时分享喜怒哀乐,有数十同窗时而聚起谈天论地,已经很幸运了。 三毛说,知交零落是人生常态,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柔,就是好朋友。 朋友不是每分每秒的关注,不必时时刻刻确认彼此心中的存在。只要心如少年,哪怕出走半生,重逢,依旧是好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