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原创美文 >

原创美文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1000字

原创美文2022-02-27115举报/反馈

  《人生的枷锁》是一本由[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7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一):《人生的枷锁》

  上一次花费十小时以上,还是去年看《霍乱时期的爱情》 对毛姆还是一如既往的喜爱,从《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面纱》到这部号称他的自传体的《人生的枷锁》 主人公菲利普,就像茫茫众生中的你我,背负各种枷锁,有过茫然有过徒然,最终寻找了人生意义,谱写他的波斯毛毯的专属图案 原生家庭:父母早逝、跛足、寄人篱下 学生年代:自卑、不合群但学习成绩优秀 职责经历:本可以顺利毕业当牧师,却去尝试会计师、画家,最终成为医生。 爱情:自虐式爱情,遇见米尔德里德简直是个巨大的劫数,低自尊的摆脱不了的,一次又一次被伤害,可气又可恨,甚至不惜错过了诺拉,还好最后遇见萨利。 朋友:每个阶段都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总是能从他们身上吸取营养。他对肖克朗临终的帮助,善良的人啊,终究遇见另一份好运,遇见阿特尔尼一家,他最无助最贫困的时候,他们一家人给予他最大帮助,他们一家的乐观和热情,让他体会到人生不止有理想还有家庭。 不抱怨,永保善良,即便人生无意义不如波斯毛毯,我们也要坚持乐观编织自己的毛毯图案。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二):《人生的枷锁》

  其实读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菲利普的勇敢。很佩服他在从事会计学徒,很短的时间就认识到自己,对于会计的不擅长;也很佩服她在学习画画一段时间之后就怀疑自己是否有天分,最终直接找老师沟通果断的放弃。

  而其中看的最让我揪心的是他和米尔德里德之间的故事。他对她的宽容与善待,一度让我发出无限的疑问(陷入爱情的人都是这么疯狂的吗?还是小说塑造的缘故?);米尔德里德的可恶,也让我发自内心的疑惑,真的会有人会对如此善待她的人,恶毒到如此地步吗?但是看到他们俩的最后,又不得不说作者真的塑造的很好,这真是最合适的结束。

  当然更喜欢的是,这不仅仅只是有趣的故事,其中还穿插了有益的思考,比如说菲利普画画老师福内特先生谈到的贫穷与艺术,是克朗肖(作家)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讲述,以及面临死亡时克朗肖与威廉伯父不同的做法……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三):从毛姆的《人生的枷锁》谈人生的意义

  看完了毛姆的《人生的枷锁》。主人公菲利普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意义。 其实我也想问这个问题,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看完了全书,其实我也和毛姆一样流露着某种叔本华的悲剧的人生观的倾向。即人生就是痛苦和无意义的。我们的那些快乐,快感不过是自由意志的把戏。他只是给我们无聊、无意义的人生增添一些虚幻的幸福,让我们有活下去的理由,但那些所谓的幸福都是短暂的,更为持久的和长期的,便是那些无聊,惨淡和痛苦的人生,这就是人生的真相。也许有人说我清楚我要做什么,我要获得什么,便清楚我要去哪里的问题,不,你不能,这如同你给人生无意义穿上了轮滑鞋,能让它滚动前进,你以为前进就是幸福和有意义的,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假象。叔本华说:“一切的幸福都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所以不可能有永远的满足或喜悦,我们只是避免这一次的痛苦或缺乏,但接踵而来的不是新的痛苦,便是倦怠,空虚的憧憬和无聊。”似乎是在说你永远无法逃离这种痛苦和苦恼。 但毛姆并没有全然接受这种悲观的人生意义,如笔下的菲利普拒绝去牛津深造,决心要去德国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后来还决心成为画家,后又放弃画家的想法想成为医生,他种种做法就带着存在主义的色彩。存在主义的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即我们的人生,一出生下来并没有一个目的,而这个目的需要我们自己探寻,而我们要历经一生去寻找或抵达的目的便就是人生意义。这看起来似乎比叔本华就积极多了,至少觉得人生是可以自己把握的。 而在整本书的描述中,充斥了不少的关于自然的描述,当主人公面对这面对着广阔的天际,无边的大海,震撼的景色之时,他会突然感到某种顿悟和解脱,似乎与这浩渺的自然融为一体,自我便不存在了。这种神秘主义的描述似乎与东方印度的宗教佛教联系紧密,佛教徒需要抛却自我的观念,承认生命的短暂,“实在就是一系列瞬间的存在,根本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实体。”是“妄想致使我们相信自我有一种持久的实在性”。因此,自我不存在,探寻自我的人生的意义便是无果,。 还想说的是,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也许并不重要,毛姆写了这么厚厚的一本书,写了主人公菲利普如海般丰富的经历,也没有说清楚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也正通过这种方式,他告诉我们,真正的意义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正是一种追寻的过程。这种意义不是一个简单可以回答结果,而是一种实践。所以当我问:人生有无意义的时候,我其实已经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意义,而去不断追寻和探索的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如同加缪认为推巨石的西西弗斯是勇和幸福,虽然永远都不能把巨石推到山顶,虽然他的行为看起来如此荒谬和无意义,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的过程便是足以充实心灵的伟大。 2022.2.24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四):理想主义也是一种人生的枷锁吗

  读完这部小说,觉得结局平淡无比。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内心很激动,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作者将怎样结束菲利普的人生历程,期待毛姆是否会给我的内心一些启示和解答。结果呢,仓促、普通的结尾让我有点大失所望。

  人生是充满了很多枷锁的,而菲利普就是一道一道地打破枷锁。故事的开头,他放弃了中规中矩的大学生涯,没有去牛津读书,而是想要去德国学习语言,后来德国的生活也不是他所寻的,就回到伦敦学会计,但是他极其讨厌这样的日子,就听就别人的建议放弃美好前途去法国学习画画,通过一年的法国浪漫的艺术生涯,他发现自己只是用聪明和理智去画画,缺少成为大师的天赋,就回到伦敦继承他父亲的职业学医。我认为这是他打破的第一道枷锁。

  菲利普身为残疾,从小很忌讳别人提及他的坡足。每次有人多看他的脚,他都会面红耳赤,这是他的弱点。当他在医学院学医的时候,老师想让他脱袜给同学们展示他的坡足,他忍住不堪,大方的拖鞋给同学们看。他慢慢的在战胜性格弱势,这是菲利普的第二道枷锁。

  菲利普心思细腻,博览群书,对人性有穿透性的见解。他也爱上了为女子,即使知道她全身上下都是缺点。米尔德里德头脑简单,生性冷淡,缺少教养,胸脯平平,跟菲利普从来没有过将心比心的交谈,但他还是爱她。有关米尔德里德的故事很让人讨厌,而且尤其的长,不得不说我因为他对她的痴情所做的愚蠢的事情让我心情阴郁了几天。但同时我也在问自己,难道爱一个人就会变得这么傻吗,会如此的无私奉献吗?可能菲利普更会爱人,更加勇敢。他也遇见了好几个爱他,性格又好的女子,但是还是摆脱不了对米尔德里德的爱意。为了她,一次又一次的放低自己,几乎毁了自己的生活让他破产,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要是有第二次,他还是会这么做。这时候我有点感动。还好故事的结局,菲利普还是愿意对别的女子打开心扉,并且要娶她。他依然爱着米尔德里德,但是终于彻底放下了。这是他的第三道枷锁。

  最后一道枷锁,我认为是是有关人生的。菲利普一直在寻找人生意义,但是最后发现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每个人都得生活,在自己的人生里尽量让它变得精彩,在人生这个地毯上画出色彩缤纷的美丽图案,这便是人生的意义。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没有乘船去西班牙看画,没有去东方旅行,而是选择眼前珍爱的女子,要跟她一起生活,工作并且生孩子。这也许是菲利普的第四道枷锁。

  同时我心里一直在问,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的梦想督促我们继续前进,给予我们活着的希望,我们渴望完成我们的梦想。但是,为了爱情,为了一些认为重要的东西,放弃梦想,认为它是遥不可及的梦是对的吗?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