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志①于道,据②于德,依于仁,游③于艺。 ——《论语》 难点注释: ①志:立志。②据:根据。③游:流连,悠游。 原文翻译: 孔子说:应以大道为目标,以道德为依据,以仁为依靠,而游于六艺之 中。 深入解析: 这是孔子提出的 2、戴震:天下古今之人,其大患,私①与蔽⑦二端而已。私生于欲之失,蔽生于 知之失。 ——《孟子字义疏证》 难点注释: ①私:私心、私欲。②蔽:遮蔽、蒙蔽。 原文翻译: 世界上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他们的两大危害,就在于私心和遮蔽。私心产生于 欲望的不正,蒙蔽产生于认知的错误。 深入解析: 3、陆九渊: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且如情、性、心、才,都 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 ——《陆九渊集》 原文翻译: 现在的学者读书的方法,只是考据功夫,解释清楚文字就停止了,没有进一步 追求义理血脉,这样根骨就挺立不起来。而且就像学者争论很多的情、性、心、才 这些文字概念,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只是语言对应不同而已,没有必要过于争论。 深入解析: 4、王夫之: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 ——《船山遗书》 原文翻译: 行动可以得到知识,但知识不一定能得到行的效果。君子的学问,没有离开行 动而认为就可以成就知识的,这是必然的。 深入解析: 朱熹从理学的基本观点出发,阐释格物致知命题,提出了知先行后说;王守仁 从心学的根本立场出发,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提出了知行合一观点。王夫之则从 天下惟器的世界观出发,总结前人 5、曾子①日: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③不 习乎? ——《论语》 难点注释: ①曾子:孔子晚年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名参。②省:内省,反省。③传:老师 传授的知识技能。 原文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常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同朋友交 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技能是否都予以实践了呢? 深入解析: 经常地作自我反省,从工作到学习到与朋友交往等社会活动,经常地检查、反 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尽心尽力,是否做到了应该做到的程度,是孔子 6、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原文翻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深入解析: 这里有两个关系,一个是言与德的关系,一个是小与大的关系,而这两个关 系又是相互联系的。花言巧语可以败坏道德,细小的不当行为可以扰乱宏大的事业 规划。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把德提到了很高的地位,突出地加以强调。在他 看来,立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人生至大的事情,不能因为考虑某些蝇头小 利,使用一些小伎俩,败坏自己的道德,从而扰乱自己的立德的大事业。把这句话 引申运用到一般的社会行为上,就可以变成一种谋略,可以做多种解读,实际上也 发挥了真正的作用。比如,一些人为了未来的大发展,甘心情愿吃眼前亏,甚至忍 受屈辱。 7、子曰:己所不欲①,勿施于人。 ——《论语》 难点注释: ①欲:想要。 原文翻译: 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深入解析: 在政治上,孔子的目标是恢复周礼,就是所谓克己复礼。礼就是周礼, 而周礼的本质是什么?是仁。因为周礼建立在宗法制度的亲亲基础上, 孝、悌是根本。那么,仁又是什么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自己希望满足某种需要,也要让别人满足某种需要。这是从积极角度讲的。 就是说,作为一个仁者,要推己及人,努力满足大家的各种合理要求。做不到这 样,起码也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给别人。看起 来,这是底线,实际上,这种底线、这种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无论放到什 么国家,什么时代,其思想境界,其道德境界,都不会逊色。 8、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①而达人。 ——《论语》 难点注释: ①达:通达 原文翻译: 孔子说:所谓仁者,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 同时也是别人行得通。 深入解析: 作为一个仁者,起码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从积极进取的要求说, 则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应当说,这样的道德要求是很高的, 但又不是虚无缥缈的。首先,自己想得到的,也要让别人得到,这要付诸行动, 是需要资源和能力的,所以不容易;但是,这里也有一个现实的桥梁,这就是己 欲。作为一个仁者,应当是一个有涵养有智慧的人,是一个头脑清醒有现实眼光 的人。这样的人,考虑自己的要求不会是根本不可行的,漫无边际的。所以,孔子 提出这个道德要求,客观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的欲望,具有一定的现实的积 极意义。 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原文翻译: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深入解析: 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这是儒家重于践行的一个基本要求。毫无疑问, 儒家很重视道德修养,重视提高人的涵养水平,但是,在他们看来,道德修养必须 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社会作用,所以,行比言更具根本 意义。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言多必失,无论古今,由于言论招来祸害的确实不 少,所谓祸从口入,所以,说话必须谨慎。相反,多干活,多办实事,不仅可 以出效果,自身也会很安全。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另一种倾向,就是一些人善于 投机取巧,察言观色,不利于自己的话绝对不说,说的只是好听的话,或者是大话 空话套话。这种行为,不符合儒家思想原则,我们也不能恭维。作为一个君子,一 个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人,在 10、孟子:自反而缩①,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 难点注释: ①缩:直、正,有理。 原文翻译: 反省自己而感觉正义在自己这边,那么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深入解析: 在这里,孟子字面上是谈勇,实质上是谈仁谈义。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多种 多样的勇,比如,有匹夫之勇,这种勇就是单纯的勇敢,无计无谋;有智勇,就是 勇敢而且有智有谋;有义勇,就是讲正义,以仁义为基础,发挥大无畏精神,勇往 直前;等等。显然,孟子是主张有仁有义之勇。在他看来,勇必须以仁义为基础。 就是说,如果正义在你这边,即使前头横立着千军万马,你也要勇往直前,这就是 勇,就是真正的勇士。相反,如果正义不在你这边,尽管面前站着手无寸铁的老百 姓,你也不能前进半步;这就把正义提到了至高的地位。毫无疑问,这符合人民的 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原文翻译: 天道的运行刚健有为,所以君子要自强而不停止;地道的运行柔顺,所以君子 要用宽厚的德行承载万物。 深入解析: 天体运行刚健强劲而且永不停息,自主自觉,不需外力;大地气势磅礴而且厚 实和顺,承载万物,从容不追。中国先贤仰慕天地的这种美德,所以,提出要求, 作为一个君子,就要像天体一样自强不息,不论是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也要不屈不 挠,坚持到底;要像大地一样宽容大度,不论是面对豺狼虎豹,还是污泥浊水,都 能笑脸相迎。这样的观念,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融人中国人的深层心理,代表 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所以,梁启超先生用这句话来勉励清华学子,张岱年先生 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们今天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应该学习 这种精神,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当如此。 12、程子:人皆可以为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已者,皆 自弃也。 一《二程集》 原文翻译: 每个平常人都可以成就圣人那样完美的人格,而且成就君子的学问,一定要达 到圣人的境界才算到家,才可以停在这个完美之地。如果没有达到圣人境界就停下 来的人,都是自暴自弃。 深入解析: 孔子说过,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认为上层的有智慧的人与下层的没文化 的人都是不可改变的。而程子则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是要求人要努力学 习。在他看来,成为圣人的人,一定是他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的结果,而不能成为 圣人的人,一定是他中途放弃学习所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程子的观点具有 积极意义。首先,他为人们的学习、修养确立了一个很高的然而又是可以实现的 目标,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原动力;其次,他把圣人从高不可 攀的神秘的位置上拉下来,拉回到了现实世界,打破了 13、荀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 原文翻译: 我曾经整日去思考,但(发现其成果)不如一会儿的学习。 深入解析: 应当首先肯定,荀子并非简单地否定思。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思在读 书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所以,荀子所否定的是整天的胡思乱想,想入非非;否定 一些人不想经过艰苦的学习,只希望顿悟,拍拍脑袋,就能豁然开朗,就可以 登上学问高峰的想法。在荀子看来,学习十分重要,谁想拥有渊博的知识,谁想登 上学问的殿堂,谁就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借助学习 的阶梯,才能到达知识的光辉顶点。他认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并非他生来就 会,生来就能,也并非他具有别人没有的便利条件,而全在于他善于学习、努力学 习。漫无边际的苦思冥想毫无意义,多一分学习,就会多一分知识,这是最基本的 读书经验。所谓呕心沥血、锥刺悬梁反映的就是艰苦学习的情形。 14、程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一《二程集》- 原文翻译: 学者做涵养心性的功夫,必须要用敬的心态去做。至于追求学问知识的长进, 则在于格物致知的功夫。 深入解析: 这里涉及两个大问题,一个是道德修养问题,一个是学习知识问题。在道德 修养问题上,程子主张用敬的方法。什么是敬?敬就是经常地集中注意力,时 时警惕自己,克服一切不符合封建伦理的思想。显然,这种方法具有宗教徒虔事 上帝的精神状态,本质上是一种僧侣主义的修养方法。但他又反对佛教屏去思虑 的方法,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常常会有许多念头。在学习问题上,程子主张 格知,所谓格物致知。在他看来,人心中本来就具备很完备的知识,只是人的 心又不能自己认识自己,必须经过格物这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人的读书和接 触事物的过程。但是,由于他讲的知是人心中所固有的,所以,从总体看,他 还是比较看重内省功夫,也就是他所讲的豁然贯通。 15、老子:多闻①数穷②,不若守于中③。 ——《老子》 难点注释: ①多闻:意为博学。②数穷:指寻根究底。③中:指虚静之道体。 原文翻译: 与其博闻强记,寻根究底,不如持守着中央的道。 深入解析: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而他的道,又 是空虚无形的,也就是无。体现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生观上,他抱消 极态度,否定对外界物质生活的接触。所以,在认识论上,他排斥感性认识,主张 一种他称为玄览的闭目塞听的神秘主义的内心直观。在他看来,人和万物同出 于道,都是他所谓的最高精神实体道的体现,所以,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在道那里合而为一了,万事万物也都为我所认识了。在这些基本观点基础上, 他自然就会认为学习经典、研究问题,就是多余的了。博闻强记没有用,寻根究底 没必要,只要守住道,一通百通,就可以达到目的。显然,这在理论上是错误 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16、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⑦可③也。 ——《论语》 难点注释: ①信:信用。②其:那。③可:可以,行。 原文翻译: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深入解析: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经济上是这样,政治上、 文化上也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来往,讲到底,都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因为利益 十分重要,它决定着人的生存,所以,任何人都会努力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 此,人的相互间的信任,也就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没有联系。 正是这个基本原因,孔子十分重视人的信用问题。他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反复 强调信用问题,比如他说,民无信不立、信则人任,等等。在这里,他作 进一步强调。在他看来,人没有信用,简直就无法生存。正是因为孔子这些先贤的 努力倡导,形成了重信用讲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所谓仁、义、礼、智、信,信用 就是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7、孟子:我善养吾浩然①之气。’ ——《孟子》 难点注释: ①浩然:盛大而流行的样子。 原文翻译: 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 深入解析: 在孟子的人生理论中,他的养气说很具特色,这就是他所讲的我善养 吾浩然之气。那么,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一种充满宇宙的最盛大的气,也是 一种像岩石一样坚硬的最刚强的气。这种气,当然不是自然界的物质性的气,也 不是太虚之中的阴阳之气,而是人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仁和义而形成的 一种人格的升华,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就是这种人格的写照,就是这种精神境界的具体表现。这种人格、这种 精神是中华民族所最崇尚的,所以,不少哲人指出,懂得浩然之气,才是真正懂 得中华文化,懂得中华民族精神。孟子创造性地总结和提炼出浩然之气概念 并加以广泛宣传,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提高,无疑 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8、顾炎武: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文集》 原文翻译: 一个人在学习上,既不可自卑,又不可自大。 深入解析: 顾炎武作为一个大学者,对于读书学习、研究学问体会很深。在他看来,在 学习、研究中,人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或者自卑,或者自大。他认为,这两种心理都 要不得。应当说,顾炎武概括的这两种心理很有普遍性,而且确实是学习、研究学 问的大敌。从认识论上说,不论是自卑,还是自大,实际上都是在认识上存在片面 性:一方面是对自己缺少认识,不能客观地准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另一方面是 对客观对象也缺少认识,对别人的水平、对自己的学习内容、研究对象了解不够, 认识不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把自己估计过低,把别人估计得过高,又把认识对 象估计得过于复杂,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相反,把自己估计得过高,把别人估计得 过低,又把认识对象估计得过于简单,就会产生自大心理。这样,其结果就不言而 喻了。 19、君子之道,造端①乎夫妇;及其至也,察⑦乎天地。 ——《中庸》 难点注释: ①造端:开始,发端。②察:充塞。 原文翻译: 君子的道(即中庸之道),发端于夫妇之间,而推至到最高之境则可充塞 宇宙。 深入解析: 君子之道,一般人看来一定是很高深的,玄乎又玄的。《中庸》不这么认为, 它明确指出,君子之道从夫妇之间的日常生活开始,体现在饮食男女等具体生活 细节中。但是,如果从其本质上来说,它又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规律,认识这个规 律,就可以认识世界万物。应当说,这是很有辩证思维的,也是很深刻的。辩证法 认为,个别反映一般,一般通过个别来表现。所以,我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 律,只能从个别现象开始,通过个别现象去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认识其发展的一 般规律。运用到实践,我们的工作方法就应该是从具体工作开始,无论是多大的规 划、多大的战略任务,都必须从具体事情做起,通过具体项目,最后体现总体的战 略思想。《中庸》 20、惠施:泛①爱万物,天地一体⑦也。 ——《庄子》 难点注释: ①泛:广泛。②一体:成为一个整体。 原文翻译: 应当广泛去爱万物,视天地为一个整体。 深入解析: 惠施讲逻辑很有名,他的合同异说影响很大,也很深刻。根据《庄子》 记载,惠施还提出了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主张。在他看来,天下万物没有一 个是大小相同的,他称这种情况为毕异,即万物毕异。但是,万物不论是 至大还是至小,都是一,他称这种情况为毕同,即万物毕同。因为万物毕 同,所以,我们就应当同等对待天下万物,毫无差别地、最普遍地爱一切东西。分 析惠施这一思想,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含有深刻的辩证法因素,这就是他看到了万 物之间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同与异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他正是根据万 物毕同的观点,提出泛爱万物的主张。在激烈的社会斗争面前提倡泛爱万 物,对于广大老百姓应有一定的好处,因为这可以推动一下有关老百姓事业的发 展,解决一些老百姓的实际问题。 21、子曰:见贤①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难点注释: ①贤:贤人。 原文翻译: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自己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 应该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深入解析: 尊重贤人,真诚地向贤人学习,是孔子贤贤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孔子 思想的特色之一。这个思想的提出和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第一,孔子 很看重周礼,但是,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面对新的社 会历史条件,提出了贤贤思想,主张在周礼亲亲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上提倡 贤贤,重视贤人,使用贤人,这是对周礼的重要发展。第二,从贤贤的基 本观点出发,孔子极力赞扬一些地方官员起用贤人,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就是他所 讲的近不失亲,远不失举。这对社会的治理,为老百姓做些具体事情,有积极 作用。第三,贤贤思想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水平高,能力强,品德好的入,工 作质量必然高,对社会的发展起更大的推动作用。 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论语》 难点注释: ①罔:迷惘。②殆:有疑惑而不能解决。 原文翻译: 孔子说:只一味地学习而不进行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一味地空想而不去 学习,就会充满了疑惑。 深入解析: 学与思,即阅读、学习与思考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问 题,孔子对此作了深刻的辩证的阐述。在他看来,学习必须从阅读开始,全面地系 统地阅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十分必要,这是基础,是前提;不了解和掌 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就无从思考,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但是,只有阅读,只了解 一些基本知识,不做深入思考,这些知识就会很零碎、很肤浅,只能成为人们头脑 中一堆混乱的符号,同样起不了任何作用。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阅读,是人的感性 认识;思考,则是一种理性思维,是人对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及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进行分析和推理,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学与思,是人的认识的两个基本阶 段,二者同样重要。 23、博学之,审①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⑦行之。 难点注释: ①审:细致。②笃:踏实。 原文翻译: 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清晰地辨析,踏实地实践。 深入解析: 怎样学习,才能做到深入、准确,把握真谛,实现学习的根本目的?《中庸》 认为,五个步骤,缺一不可。第一步,博学,这是基础。就是说,任何人的任何学 习,必须首先广泛地读书,学习基本知识。第二步,审问,就是从各种角度提出问 题。科学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深入研究,所谓大胆假设, 就是要在细微处发现问题。第三步,慎思,就是联系问题,在实践中的 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思考。第四步,明辨,就是针对各种观点、各种社会思 潮,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分清是非,形成自己的观点。第五步,笃行,就是将 自己的观点贯彻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这是经验之谈,是大学 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积累,又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而得出的具有高度辩证思维的 普遍性结论。 24、陆九渊: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陆九渊集》 原文翻译: 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会有很多不足,产生很多忧患,但最重要的最应该忧患 的是没有确定的志向,心思散乱而无所事事。如果有了志向,在此志向的推动引导 下,做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深入解析: 任何人的成功,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一个想法。没有想法,不做努力, 就谈不上成功;同时,还需要有坚持到底的意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 风顺,都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吃不了苦,有的人忍耐不住寂 寞,有的人经受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等等,半途落荒,不能取得成功。而有的人 却能吃苦耐劳,迎难而上,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到底,最终取得成功。陆九渊深知 人的成功与意志的密切关系。所以,他希望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要树雄心,立壮 志。在他看来,人有志,并能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毋庸置疑, 这对人们具有巨大的激励、鞭策作用,()不论何时何地,都具有积极意义。 25、老子:知不知,尚①矣;不知知,病②矣。 ——《老子》 难点注释: ①尚:好。②病:缺点,毛病。 原文翻译: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是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毛病。 深入解析: 老子否定感性认识,否定知识,反对接触外界物质生活,但是,他还是要求 道,通过道达到与万事万物同一,只是他求道的途径是玄览, 是内心直观。既然要求道,就有一个知道与不知道的问题,有一个知 道的多与少的问题。所以,作为一个大学问家,在做学问的作风上,在思想方 法上,他采取了现实主义态度,认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知 道而认为自己知道,知道很少,却认为知道很多,或者说什么都知道。在他看来, 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还有许多东西不懂,这是一个优点,是一优良品德;而 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还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这就很不好,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毫 无疑问,这是一个正确的态度。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耍小聪明,玩小伎 俩,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26、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子大全》 原文翻译: 读书的时候要做到三个到:心要到,眼要到,口要到。 深入解析: 朱熹作为理学大师,对于读书学习,研究学问,体会无疑是很深的,其方法也 是很有道理而且给人深刻启发的。在他看来,读书首先要心到。所谓心到,起码有 两层意思:一是专心致志;二是认真思考。这两点,讲起来似乎简单,其实不然。 实际上,许多人读书并不能真正做到专心致志,而是眼看着书,心却跑到了千里之 外。认真思考更不容易做到。孔子还专门就这种现象提出过批评。所谓学而不思 则罔,讲的就是只知道读书而不知道思考,这样就会陷入迷茫。其次是眼到。所 谓眼到,就是要认真地阅读,这里也有两个要求:一是细读;二是博览。细读就是 要读懂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博览,就是广泛地阅读, 扩大知识面,夯实知识基础。显然,细读、博览,都必须眼到。第三是口到。就是 朗读、背诵,这对于读古文极其重要,尤其是对于写作更为重要。 (m.taikS.com) 27、顾炎武:愚①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日:‘博学于文’,日:‘行己有耻’。 ——《顾炎武文集》 难点注释: ①愚:代指自己。 原文翻译: 我所说的圣人之道是什么呢?一是要广博的学习知识,二是要行为中有廉耻 之心。 深入解析: 这两句话都是出自《论语》,顾炎武将其录于一块儿,作为他所理解的圣人 之道,实际上,这就是他的主张。就是说,在顾炎武看来,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 真正的学者,就是既要博学,有广泛的知识,又要行为端正,有廉耻心。这是大学 者的眼光,有高度。实际上,不论是做研究工作的学者,还是做实际工作的领导干 部,这两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博学,我们可以理解为业务水平高。毫无疑问, 要高质量地做好工作,精通业务,是基本前提。只有高水平的业务知识,辅以广泛 的各方面知识,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但是,只有高水平的业务知识,有渊博的知 识,而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不行。因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水平的业务知识发挥 积极作用的根本保证,反之则反。 28、曾国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 致败。 ——《曾文正公全集》 原文翻译: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平庸的人们,都是因为懒惰而招致失败;而普天之下古往今 来有才能的人们,又都是因为骄傲而导致失败。 深入解析: 人人都可以取得成功,但是有些人因为懒惰而导致失败,最终成为碌碌无为 的平庸的人;有些人天生聪明,本来可以成就大事业,但是因为骄傲导致失败,最 终一事无成,遗憾终生。曾国藩深刻地总结了古往今来人的成长经验与教训,概括 出了一个惰字,一个傲字,认为这两个字是许多人失败的根本原因,堪称 警世良言。首先,从惰字看,与惰对应的是勤奋,是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中 国有句古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就是那种坚韧不拔精神,具有这种精 神,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都能最终取得成功。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 看到一些人本来天赋不是很好,可是就是因为勤奋、刻苦,最终取得成功。其次, 从傲字看,与傲字对应的是虚心,是谦虚谨慎。 29、荀子:不积跬①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难点注释: ①跬:半步。 原文翻译: 不一步一步地走,就不能达到行千里路;不汇聚一条条的小河,就不会有浩荡 无边的江海。 深入解析: 荀子主张人要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攀登上学问的高峰。为什 么?他指出,研究学问就像人走路一样,不一步一步地走,就不能到达千里之外; 也像流水,不汇聚一条条小河,就不能形成大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但它却 隐含着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这就是: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质变必须有量的积累。 荀子虽然还不能明确地阐述这个道理,但是,显而易见,他已经认识了这个基本规 则。运用到学习问题上,他就提出必须刻苦读书,必须广泛地研习各种经典,掌握 大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社会情况,打好基础,这就是量的积累。在大量的坚实 的基本知识基础上,经过一个理解、消化、吸收和融会贯通的过程,到一定程度, 就必然产生质的变化,形成新的知识、新的思想,跃上新的高度。 30、曾国藩: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曾文正公全集》 原文翻译: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就必须倾注全部的精力在这一件事情上,而不可见到别的 就产生兴趣而转移精力。 深入解析: 在这里,曾国藩强调的是人的一种专注精神、坚持到底精神。表面上看这句话 很朴实、很简单,但实际上,这里蕴涵着很深刻的哲理。从认识论上讲,人的认识 是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人对真理的认识就是不断地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但 又永远达不到绝对真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困难,遇到 一些意外情况,如果没有专注精神,没有坚持到底精神,就会中途改变主意,或者 左顾右盼,分散时间分散精力,最后导致失败,前功尽弃。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在 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不畏劳苦的人们,才 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应该说,马克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就是要不怕苦,要专 注,要坚持到底。读书学习、科学研究是这样,做其他工作也是这样。 31、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 ——《论语》 难点注释: ①畔:同叛。 原文翻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的学习文献,再用礼节加以约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 道了。 深入解析: 博与约的关系怎样理解、怎样把握,是古今思想家、学者经常争论的一个极 其重要的问题。孔子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有很深刻独到的见解,也有可以讨 论的地方。 从学习、研究的观点看,广泛地研读各种文献经典,了解古今中外的各 种思想观点,然后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的分析,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形成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方法。但是,用什么思想去指导,去 统领整个学习、研究,这又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 孔子主张用礼来指导,来统 领,这就有问题了。我们知道,孔子所说的礼,是指周礼,而周礼到了孔子生活 的时代,已经崩溃,所谓礼崩乐坏,已经不合时宜。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 克己复礼,要用礼的观念和规范来指导人们的学习、研究,规范人们的行 为,显然是不妥当的。 32、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全集》 原文翻译: 在知行关系上,认知是行为的开始,行为是认知的完成。 深入解析: 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朱熹认为知与行是两回事,知先行后;王阳明则认为知是 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就是说,学习一开始,行动就在其中了,知行其实是一 回事。他还作了个比喻,指出学孝必须侍奉父母,学射必须拉弓射箭,学字必须拿 笔在纸上写。在他看来,知与行,只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真正的切实有力的就是行,而只是理解明白的就是知,两者不能分离。 王阳明为什么强调知与行不能分离呢?我们知道,朱熹从理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认 为世界有一个总的理,世界万事万物,就是这个总的理的体现。但是,一物又有一 理。人们要认识理,必须通过格物,一个一个地格,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豁然开 朗,获得理。王阳明坚决地反对这个观点,认为心即理,世界万物只是一个理,理 在心中。所以,要认识理,只需内省,不必外求,知与行也就不能分离了。 3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 学也已。 ——《论语》 原文翻译: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求饱足,在居住上不求安逸,勤快做事而谨慎说 话,常常亲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算作好学了。’ 深入解析: 人类的生活追求多种多样,但从本质上讲,无外乎两个:一个是物质追求, 一个是精神追求。孔子认为,一个好学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是注重精神追 求,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而不应该过分看重物质利益。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 一个好学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孔子认为,首先,要勤奋做事,谨慎言语。就 是说,要多做实事,少发空论。儒家学说,最精深处,就是践行,践行各种道德规 范。只说不做,是他们所最反对的。其次,接近有涵养、有道德的人,不断地规范 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 要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之中。在孔子看来,环境的长期潜移默化,加 上自己的刻苦磨炼,必有成效。 34、君子尊德性而道①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 难点注释: ①道:以……为途径。 原文翻译: 君子应当尊崇德行而又好学善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而又能深入细致精妙之 处,具有极端的高明而又依循于中庸之道。 深入解析: 人的修养与学问是什么关系?学问的博与精是什么关系?思想境界与行为方式 是什么关系?这是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中庸》对此作了深刻阐述。在《中庸》 看来,人首先要提高修养,尊崇德行,然后努力读书,勤学好问。但是,修养与学 问又不是孤立的,相互排斥的,相反,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由德行而到学问, 通过学问增进修养。那么,怎样做好学问呢?首先要尽可能多地读书,广泛了解各 种知识、各种问题,做到博,然后深入研究,把握精髓,把握精神实质,达到精微 之处。在这样的基础上,最后形成自己的思想,进入新的道德境界。有了深厚的学 问和高尚的道德,运用于实践,必然就能采取一种不偏不倚的符合实际的行为方 式,就能取得成功。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很自然,也很辩证。 35、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反①身而诚,乐莫大焉。强⑦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 难点注释: ①反:反省。②强:努力。 原文翻译: 万物的道理我都周知了。反问自己,而所有的道理都是实实在在的,快乐没有 比它更大的了。努力按照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它更近的了。 深入解析: 孟子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就是说,人只要充分发挥天赋之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进一步就可以了解 天,天地间万事万物,也就皆备于我了。所以,人要认识世界,提高道德水 平,不用去接触任何外部世界,只需反躬自问,不断地反省自己,尽其心,诚其 身,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人生的乐趣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按照这个思路,努力 实行恕道,推己及人,己所不欲,莫施于人,实现仁,没有比这个更便捷 更接近的了。显然,这是典型的先验论。 不用实践,不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实际就 是顿悟。但是,孟子的这个基本观点,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为什么?因为它代 表了一条认识路线,代表了一种人生修养的主张。 36、墨子: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 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 原文翻译: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利于他;诋毁别人 的人,别人也必然诋毁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深入解析: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争频仍,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也很复杂。目睹这种社 会现状,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在他看来,只有兼爱才能从根本上解 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他指出,有力气的人,多帮助些弱者,有钱的人也分一些给穷 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多做些教育工作,等等。这样做,别人也一定会给他以相 应的回报。这就是他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的基本内涵。他认为,人人都能做 到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各样的残酷斗争就会消除,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就能出 现。应当说,墨子从实际利益出发来考虑社会道德建设,比起儒家学者单纯注重动 机,更现实些,也更合理些。我们知道,任何道德建设、政治建设,都必须以经济 为基础,都必须是在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之后才能实现。 37、颜元:盖吾儒起手便与禅异者,正在彻始彻终总是体用一致耳。 一《颜元集》 原文翻译: 儒家从一开始就和禅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本体和发用始终统一的。 深入解析: 体用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颜元根据理气融为一片、以 气为主导的基本观点,从理事关系人手,对体用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体 用一致的观点。他认为,理与事,事为主,理只能表现在事上,而没有事外之理。 所以,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像程朱学派那样,只是停留在明理上,而 必须见理于事,这样才能达到彻底的境界。做到见理于事,就能真正达到 理事关系的统一。这样的统一就是体用一致,体用一致的体用才是真体真用。他认 为,尧、舜、周、孔都是强调事或物的,他们知道,不这样,就会导致理与事物的 割裂,理就会成为虚悬的理,置于事物之上。相反,佛教主张无用之体,这不但取 消了用,实际上也取消了真正的体。他还指出,用是粗率的,体是精微的;用是具 体的,体是抽象的,两者是统一的,不能只谈无用之体。所以,真正的学术提倡体 用一致,就是要从粗中求精。 38、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 原文翻译: 学问的方法没有别的,就在于把丢失了的善心找回来。 深入解析: 这是孟子修养学说的核心。孟子认为,人的修养、人要达到至高的道德标准, 没有别的途径,也不必去寻找别的什么途径,只需人们真诚地去把自己舍弃了的心 收回来就可以了。怎么理解孟子这个思想?我们知道,孟子是性善论者,在他 看来,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善心,所谓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人后来变 坏,出现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根本原因是人舍弃了善心。 所以,要提高修养 水平,要成为一个有高度道德涵养的人,就要不断地反省自己,尽量减少自己的各 种欲望,把散失了的善心找回来,从而最终达到目的。显然,从哲学角度看,这是 极其错误的。人没有与生俱来的天赋的善心,人要提高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必须 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闭门思过,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但是,从道德修养角度来看,提倡认真检查自己的各种错误行为,从灵魂深处不断 地反省自己的各种私心杂念,加以克服、纠正,也是十分重要的。 39、王阳明: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王阳明全集》 原文翻译: 《大学》八条目中所说的致知格物,其意思就是:把我自己心灵中本有的 良知良能,推致、扩展到我们生活世界中的事事物物中去。 深入解析: 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中的传统命题,历来都有各种各样的阐释。朱熹认为,人 的心中生来含有一切事物之理,但心不能自己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工夫, 今天格一个,明天格一个,日积月累,到一定时候就豁然开朗,认识天下之理,这 就是格物穷理。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观点。在他看来,客观物质世界本来就 不存在,客观规律也不存在,所以,他从根本上否定了格物,否定了感性认识。但 是,他又认为,人都有良知。这种良知与生俱来,是心的本质,也就是天理,所 以,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在良知之中,体认了良知,就达到了天理。从这里出发, 他认为,致知,不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只是达到心中本来就存在的良知。格物 不是接触外在事物,不是分析研究事物存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反省、改正 自己所思所念,把心中固有的天理贯彻到万事万物中去。 40、大学①之道,在明明德⑦,在亲③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难点注释: ①大学:古代的大学是太学,但在这里则是大人之学的意思。②明明德:第一 个明为动词,第二个明为形容词。③亲:通新。 原文翻译: 大学的目标,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在于更新人民的道德风貌,在于使人们达 到至善的境界。 深入解析: 把大学之道概括为三个基本原则——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十分精辟, 也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根本精神。大家知道,《大学》是根据孔子、孟子的 仁政思想而阐明治国平天下理论的著作。而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性 善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善性——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明德。《大 学》认为,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做的是从自己开始,彰显人的善良本性,弘扬人 的光明的德行,这是治国平天下的资本、资格。 这就对治理国家的人提出了明确的 道德要求,治理者先治理好自己,非常合理,也非常现实。在这个基础上,治理者 再通过自己的道德行为去感化人民,运用光明德行的道理去教育人民,提升人民的 道德水平,改变人民的道德风貌。这就是经世济用,也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要求。 4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①,如好好色⑦,此之谓自谦③。故君子必 慎其独也。 ——《大学》 难点注释: (D恶恶臭:第一个恶为动词,厌恶;第二个恶为形容词。②好好色:第一个好 为动词,爱好;第二个好为形容词。③自谦:同慊,满足。 原文翻译: 所谓诚实自己的意念,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和爱好美 丽的颜色一样,这就是自我满足。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 深入解析: 人的道德修养,儒家最重视内求和自觉,这里集中地表现了这个特点。在社 会生活中的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念头,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道德修养,就 是要求人们不断地去掉不健康的念头,培养、发展起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民族道德 规范的观念、意识。这个过程,当然主要是靠自己在生活中自觉地磨炼、提高。但 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弄虚作假,行为不端,甚至胡作非为,可还要装成 很道德的样子;也有一些人虽然不是故意假装,但意志力不够,自觉性不强,在大 庭广众面前表现一个样,在背后又是另一个样,而且在内心世界里还有许多私心杂 念。所以,《大学》突出地要求人们要诚意,要慎独。 42、老子:五色①令人目盲,五音②令人耳聋,五味③令人口爽,驰骋畋④猎令人心 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 难点注释: ①五色:指青黄赤白黑。②五音:指宫商角徵羽。③五味:指酸苦甘辛咸。④ 畋:打猎。 原文翻译: 缤纷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纷乱的声音令人耳朵眩晕,丰富的味道令人口不知 味,纵情打猎令人心情放荡,稀有物品令人行为不当。 深入解析: 老子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是无为而治,其哲学基础是道、是无的理 论。那么,如何才能认识道、认识无,从而做到无为而治呢?老子提出 了一种他叫做玄览的内心直观方法。在他看来,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打扫 干净,不让灰尘沾染,就可以足不出户而认识道,认识世界万物。从这个基本观 点出发,他反对人接触外物,反对社会实践。他认为,各色各样的外物,各种各样的 社会活动,会严重地影响人的认识。所以,他要求人们排除干扰,不要为各种颜色、 声音、味道以及各种活动扰乱人的感觉。显然,这排斥了感性认识,违反了认识规 律。我们知道,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首先接触客观事物,获得感性材料,然后再通过 理性思考,获得新认识。这是认识的完整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完成认识。 43、曾国藩: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文正公全集》 原文翻译: 人自身的气质,本来是天生而来,难以改变的,但是唯有读书却可以改变人的 气质。 深入解析: 张载把人的性分为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认为天地之性是太虚之气的本 性,是善的来源,人人都有。而气质之性,是人生成后形成的每个人的特殊本性。 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但是通过道德修养,又可以改变。于是,他提出了变化气 质的学说,指出,气质不好的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正是在这个思想基础上,曾 国藩进一步提出,读书可以变化气质的观点。应当说,曾国藩看到读书对于人的道 德水平的提高具有极端重要性,是十分深刻的。读书知礼,这是生活的基本经验。 实际上,通过读书学习,了解人类文明的各种积极成果,提高文化水平,人的道德 水平、思想境界必然随之提高。但是,曾国藩把读书看成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的唯一 途径,就有失偏颇了。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那么古人的实践是什 么呢?首先就是修身。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是一个由自己 出发再到外界社会的不断推扩出去的样式,所以他理解 的实践,就是由自己到家庭,再到国家,最后到整个宇 宙…… 44、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⑦,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大学》 难点注释: ①忿懥:愤怒。②好乐:好,动词;乐,音要,用作动词,安逸。 原文翻译: 所谓修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是指,心如果有所愤怒,就不能端正;如果有所 恐惧,就不能端正;如果有所喜好,就不能端正;如果有所忧患,就不能端正。 深入解析: 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最根本的是端正自己的心理,这是《大学》的基本观 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心理端正呢?就是不要有所愤怒,不要有所恐惧,不要有 所喜好,不要有所忧患,一句话,就是排除一切个人杂念,清心静气。这是符合儒 家的思想逻辑的,也有一定道理。儒家注重品德修养,而修养的基本途径是内求。 所以,端正心理是其必然要求。从认识论上讲,要真正地认识事物本质,认识真 理,首先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态度,就是从实际出发,排除各种主观因素干扰。只有 达到真理认识之后,才有可能对事物价值做出科学判断,才能自觉地实践。但是,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利益关系不同,立场、观念就不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 和方法也不同,要排除主观因素做不到,要得出相同结论更难。 4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①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难点注释: ①中:符合,音重。 原文翻译: 喜欢、愤怒、悲哀、快乐这些情感尚未表达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达出来 后而能合乎礼节,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事物的大根本;和,是天下事物的共同道 路。达到了中和,天地便能各安其位,万物便能生化不息。 深入解析: 中和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在《中庸》看来,如果天下的人都能达到中和这种 境界,天地就能各安其位,万物就能自然生长,生生不息。所以,人应该努力追求 中和。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中和呢?简单地说,就是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 控制好,最好不要让其发生,从而使人的本性展现出来;但是,人的情感又不可能 绝对没有,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喜怒哀乐之情。所以,《中庸》提出和,就是 说这些发出来的情感要适中,控制在适中这个程度就可以,这就是中和。人人的道 德修养都能达到中和,就能产生使天地安定、万物兴旺繁荣的效果。这里,突出强 调控制情感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提高的极端重要性,有积极的意义。因为,情绪容易 使人失控,而且影响人对事物认识的客观性,所以必须加以控制,使其不能影响人 的认识,不能影响人的价值判断。 46、子①日:学而时②习之,不亦说乎?有朋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 不亦君子乎? ——《论语》 难点注释: ①子:古代对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论语》中专指孔子。②时:按 时。习:温习,亦可解释为实习。说:通悦。③朋:同门为朋,同道为友。④ 愠:懊恼。 原文翻译: 孔子说:学习后按时进行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学友从远 方而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理解我,而我不为之懊恼,不是一位有修养的 君子吗? 深入解析: 读书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对学习作如此大声疾呼,并要求把 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联系学习方式、教育方式的革新,联系道德的修养,做出全 面的阐述,孔子是第一人。两干多年前,社会生产力还很低下,人民物质生活还很 困难,人们还很难做到勤于学习经典,所以,孔子首先呼吁学习,把学习放在第一 位。 在此基础上,他突出强调实践,要求人们经常地学习,经常地把从经典中学来 的道德伦理规范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并使之成为人们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在孔 子看来,做到这样,就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这就把学习与社会实践联系了起来,与 政治联系了起来,学以致用,突出表现了儒家的思想特点。而要做到这样,孔子认 为,学习方式、教育方式要改变,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互相切磋,做好 了,也是人的生活的一种乐趣。 47、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①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②矣。 ——《中庸》 难点注释: ①赞:参赞,帮助。②参:三。 原文翻译: 只有天下做到了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本性。只要充分发挥天 赋的本性,就能发挥人全部的天性。能发挥人全部的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天 性。能发挥万物的天性,那么就可以参赞天地的生化万物。能帮助天地生化万物, 那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深入解析: 这里的核心精神是诚。在《中庸》看来,只有达到诚的最高境界,才能使 自己的天生的善良本性发挥出来,进一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本性也能发挥出来; 所有人的善良本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天下万物的本性也就能充分发挥,这样,就 必然可以推动天下万物的发育、生长。达到这样,人的道德修养也就达到了至善至 仁的境界,人也就可以与天地一样永恒。毫无疑问,诚十分重要。将诚引入普 通社会生活,就要求人们忠诚、实在、诚实不欺,这是很积极的。我们知道,在实 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社会中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竞争,各个家庭、各个 人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十分复杂,也就出现许多不诚实的现象。所以,思想家 就想通过提倡诚实等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良好 的社会生活环境。这就是积极意义。 48、子曰:笃信①好学,守死⑦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③,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 难点注释: ①笃信:坚定的信仰。②守死:至死保存。③见:通现。 原文翻译: 孔子说:要信念坚定而努力学习,誓死保卫人间正道。危险的国家不进入, 混乱的国家不居住。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一番事业,天下不太平就隐居起来。国家政 治清明而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深入解析: 这是孔子倡导的为人原则和处世原则,其根本精神是:人要有信仰,要坚持 正义;同时,人还要有灵活性。就是说,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要把原则性与灵 活性结合起来。坚持原则性,就是要坚定信仰,敢于用生命来保卫正义,这是基本 原则。没有这个原则,人就失去灵魂,人也就难以立足。但是,社会生活很复杂, 形势经常变化,人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生安全,实现美好人 生。所以,他还要求人们要善于观察形势,形势不好,就应当隐退,韬光养晦;形 势好,就应当积极进取,有所作为,这就是灵活性。但是,这种灵活性是有度的, 这个度就是符合信仰,符合正义。从这些基本观点出发,他指出,国家政治清明可 以作为而不作为,失去时机,没能取得应有的成就,这是人生的耻辱;而国家政治 黑暗应当隐退而不隐退,即便取得很大成就,也是人生的耻辱。 49、朱子: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 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朱子大全》 原文翻译: 人心是灵明的,自然就都有认知的能力;而天下间的事事物物,所有的都有 自己的道理。而为什么人的认知有不足的地方呢,是因为对有些事物之理没有去探 究穷索,那么他的认知就有所不足。所以,大学八条目开始就讲格物致知,就是说 让学者对于天下间所有的事事物物,都基于自己已经知道的道理,而进一步探究穷 索,从而追求达到极致的程度。 深入解析: 朱熹认为,人的心里都有知,天下万物都有理。因为人心不能自己认识自己, 所以,人必须格物,才能认识物理。而天下之物很多,物理很难认识穷尽,所以 人的知识就有所不足。在他看来,人之所以需要不断地学习,是因为人还必须运 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认识还没有认识的物理,使自己的认识达到更高的程度。应当 说,这里有合理因素。首先,他看到了真理的不可穷尽性;其次,他看到了人的认 识能力的相对性。所以,他认为,人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需要不断地认识,不断地 提高。这对促进入的学习,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是,朱熹讲人心里有知.是 指天赋的知识,即封建的伦理纲常原则;他讲的格物,也不是接触客观事物,而是 一种人心的内求。在他看来,作为世界本原的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封建伦理纲 常,就在人的心中。 50、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①。 ——《大学》 难点注释: ①格物:穷尽事物的道理。 原文翻译: 古代要把自己的德行彰显而推扩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好自己的道德:要 修养好自己的道德,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诚实自己的意念; 要诚实自己的意念,先要扩充自己的认知。而扩充认知则在于穷尽事物的道理。 深入解析: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并把自己的光明德行推广于天下、 影响天下呢?《大学》把这个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深刻。首先,这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认识过程和修 养过程。致知在格物,就是说,人的认识必须首先接触认识对象,经过一个过程, 才能真正获得认识。 运用认识,进行修养,指导实践,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先诚其 念,把后天掺杂进来的私心杂念去掉,然后端正心中所思所想,提升道德水平; 其次,这里阐明了一个重大问题,即一个治国平天下的人应当具备较高的基本素 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应当说,这个要求是合理的。没有相当的文化,就不 可能深刻认识客观事物,既不能认识历史,也不能认识现实,更不可能认识未来; 没有相当的道德水平,就不能影响群众,就没有感召力,也就承担不起领导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