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激励人的经典古语(精选198句)

名人名言2022-02-07121举报/反馈

1、人生各有志。一(汉)王粲《咏史诗》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论语·泰伯》

3、良马期乎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4、少年心事当拿云。——(唐)李贺《致酒行》

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左传·僖公十四年》

6、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一(唐)张九龄《感遇》

7、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8、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孟子·尽心上》

1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12、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宋)司马光《盘水铭》

1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一《荀子·不苟》

14、生得其名,死得其所。——(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15、知人易,自知难。一(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外传》

16、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唐)李白《妾薄命》

1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唐)杜牧《泊秦淮》

18、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自行来修

19、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论语·泰伯第八》

2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1、相思不解说,明月照空房。——(唐)权德舆《相思曲》

22、离合理之常,聚散安足惊。——(晋)李充《送许从诗》

23、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一(明)于谦《春日客怀》

24、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

2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2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唐)杜甫《秋兴》

2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2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第四》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3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一(唐)杜甫《题柏学士茅屋》

3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汉)刘向《说苑·政理》

33、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明)刘基《梁甫吟》

34、贫人愁贫贫不去,病人愁病病不疗。——(清)陈确《君莫愁》

35、羊羹虽美,众口难调。——(元)邓玉宾《粉蝶儿·普天乐》

36、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庄子·天地》

3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38、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宋)晏几道《玉楼春》

3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里仁第四》

40、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汉)蔡邕《太尉乔玄碑》

41、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2、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43、行不苟合,义不取容。——(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44、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45、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一(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46、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一(汉)班固《汉书·陈汤传》

47、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管仲:《管子·九守第五十五》

48、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一(唐)李世民《晋宣武帝总论》

49、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逸周书·芮良夫》

5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1、处身行道,辅世成名。释义:修身行道义,救世立名德。一(汉)班固《答宾戏》

52、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53、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故先王贵善。◆管仲:《管子·枢言第十二》

54、凡勤学,须是出于本心,不待父母先生督责。——(宋)包恢《论立身师法》

55、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子思:《中庸·第十五章》

5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57、明其视,则举不失德;广其听,则野无遗贤。一(唐)白居易《请行赏罚以劝举贤》

58、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59、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一(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60、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释义:想要影子正,须端正投下影子的标杆;想要

6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62、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一(晋)陆机《叹逝赋》

63、以天下为度者,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64、常知足则常足,故富;能脱俗则不俗,故贵。一(明)李贽《焚书·富莫富于常知足》

65、绝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唯有衷肠断,无应续得期!◆白居易:《白居易集·有感》

66、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6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唐)杜牧《阿房官赋》

68、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

69、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70、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71、官不必备,惟其人。释义:任命的官员不在多,但要称职,是有贤德之人。一《尚书·周官》

7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唐)王翰《凉州词》

73、子渭收日:我未见欲仁好义而不得者也,如不得,斯无性者也。◆王通:《文中子中说·魏相篇》

74、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干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

75、数人而居一官,则不竞其公而竞其私;数人而治一事,则任其功而不任其责。一(宋)杨万里《冗官》

76、关尹子曰: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虾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关尹:《关尹子·六匕篇》

77、君子非人者,不出之于辞,而施之于行。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谕矣。◆《鬻子·卷上》

7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79、尔胆怯等症由于阴亏,朱子所谓气清者魄恒弱。若能善晓酣眠,则此症自去矣。◆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80、知不知上,尚矣;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老子:《老子·七十一章》

81、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82、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释义:春去秋来,有时节的更替,人间的道理也是如此。一(晋)陶渊明《饮酒》

83、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释义:害怕自满,就要思考学习海纳百川的精神。一(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84、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莫扯满篷风,常留转身地。弓太满则折,月太满则亏。一(清)石成金《传家宝》

85、独王之国,劳而多祸。释义:有独断专横的统治者的国家,疲于奔命而祸端不断。——《管子·形势》

86、关尹子曰:目视雕琢者,明愈伤,耳闻交响者,聪愈伤,心思玄妙者,心愈伤。◆关尹:《关尹子·五鉴篇》

87、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一(汉)司马迁《史记·楚元王世家》

88、人人之梦各异,夜夜之梦各异,有天有地,有人有物,皆思成之,盖不可以尘计。◆关尹:《关尹子·二柱篇》

89、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释义:选拔人才不要求全责备,使用人才不要超过限度。——(唐)元稹《遣兴》

90、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释义:堵塞天下人的口,使一世的民众成为愚民。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91、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释义: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严格。——(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92、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论语·泰伯第八》

93、舍己从人,最为难事。己者,我之所有,虽痛舍之,犹惧守己者固而从人者轻也。◆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94、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释义:人生在世,哪个能免于一死?要紧的是要死得有价值。一(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95、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老子:《老子·五十四章》

96、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韩非:《韩非子·显学》

97、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释义:开始做得好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就很少了。一(唐)魏征《论时政第二疏》

98、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释义:秋风萧瑟,吹不散思妇们对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99、爱人多容,可以得众。释义:爱护民众,宽宏大量,便可以得到民心。——(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皎传》

100、君子失时,白首抱关。释义:一个人尽管才德均优,但失去了时机,可能终生不过是个看门人而已。——(晋)陶潜《韩非》

101、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释义:心地不纯洁就无法明察事理,志向不坚定就不能建立功业。一(宋)林逋《省心录》

102、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释义:心里仰慕的是巍然屹立的泰山、华山,不屑于八面玲珑之类小巧的山。一(宋)辛弃疾《临江仙》

10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释义:堆积九仞高的山,由于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一《尚书·旅獒》

104、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

10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释义:自然灾害还可以想方设法避免,自己作了罪孽则无法逃脱。——《尚书·太甲中》

106、天有大命,人有大命。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曼理皓齿,说情而捐精。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韩非子·杨叔》

107、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释义:要想种好粮食,就要不违农时;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因势制宜。一(汉)桓宽《盐铁论·遵道》

108、先择而后交,不先交而后择也。释义:应当先选准交际对象之后再与之交往,不要先交往而后再选择。一(晋)葛洪《抱朴子·交际》

109、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入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

110、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容策筹,善行无关键而不可开。是圣人尝善救人,故无弃人;善救物,故无弃物。◆高濂:《清修妙论》

111、政不以利淫,振雷霆之威。释义:管理国家政事不过分追求私利,他的言行就有雷霆般的权威。——(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

112、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释义:路途遥远才能知道哪个是千里马,社会风气不好时才能知道谁是贤能之人。一(三国·魏)曹植《矫志诗》

113、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释义:要把一些重要的语句放在关键的地方,使它成为全篇文章中的警句名言。——(晋)陆机《文赋》

114、才者,璞也;识者,工也。释义:人才好比未雕琢的玉,识才的人则是雕玉的工匠。——(五代·南汉)王定保《唐摭言·四凶》

115、君子所贵在守道,不在求荣。释义:君子可贵在于坚守天下的大道理,而不在于追求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明)李豫亨《三事溯真·征圣章》

11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释义:处在平安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这样才可能避免祸害。一《左传·襄公十一年》

117、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释义:结交朋友不要以别人贫穷为耻,嫌贫爱富就无法结交真正的朋友。——(汉)佚名《古诗·采葵莫伤根》

118、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释义:那些立志做大事的人从来不计较小事,那些立志成大功的人从来不计较小功。——《列子·杨朱》

119、禹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知,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吕氏春秋·乐成》

120、马知良御,进取道里;人知善政。令行禁止。释义:好的御手能使马听从指挥;善施政令就会使民众遵从法令,认真执行。——(汉)李尤《辔铭》

1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释义:莲花虽然是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洁净无染;虽然沐浴在清澈透底的水域中,但朴实无华。一(宋)周敦颐《爱莲说》

122、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但开口昧神灵。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竟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张文潜:《元代散曲选·嘲贪汉》

123、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之?释义:毁自己的是自己本身。如果自己不自我毁灭,谁又能够使之毁灭呢?——(明)吕坤《呻吟语·修身类》

124、创造与境界羿之道,非射也;造父之术,非驭也;奚仲之巧,非断削也。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管仲:《管子·形势第二》

12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释义:秋天里阴雨连绵,霜迟迟不降,枯死的荷叶上不停地传来滴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2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日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老子·二十四章》

127、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释义:出仕可以用万物普济天下百姓,归隐可以提高自己的节操而抵御世俗。——(金)元好问《新斋赋》

128、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释义:得人心的办法,最好是给人以利益;而给人以利益的办法,最好的方式是教化百姓。一《管子·五辅》

129、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释义:详察并揣度时势,考虑成熟并心中有数,那么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一(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130、安得天下之吏廉且循,庶政如水无冤民?释义:怎样才能使天下的官吏清廉守法,行政像水一样平正,不再有蒙冤受屈的人呢?——(元)揭傒斯《燕氏救兄》

13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释义:傲慢之心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能使自己乐到极端。——《礼记·曲礼》

132、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释义:忠诚仁义之人不因为政治形势的衰落而改变自己的节操和心志。——(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133、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释义:道德低下而地位显贵,智慧平庸而图谋大事,能力不足而担当重任,是很少能成事的。一《周易·系辞下》

134、英雄云者,常人所以奉于非常人之徽号也。畴其所谓非常者,今则常人皆能之,于是乎彼此皆英雄,彼此互消,而英雄之名词,遂可以不出现。◆梁启超:《梁启超选集》

13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释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行进的道路还很漫长,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战国·楚)屈原《离骚》

136、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子墨子曰: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土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墨翟:《墨子·公孟》

13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释义:看见贤人,应学习他的美德,并努力赶上去;看见不贤的人,则应以其缺点为鉴,并自我检查有没有类似的毛病。一《论语·里仁》

138、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释义:人生在世,总是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相传,永无止境;江上的明月,却是一年复一年,恒久不变。——(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39、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释义:除去心中不良的心计,以便自己与他人彼此无隔阂的交往,这是天下第一快乐的境界。一(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140、世之所不足者,理义也;所有余者,妄苟也。民之情,贵所不足,贱所有余。故布衣入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所不足也。◆《吕氏春秋·离俗》

14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吕氏春秋·诚廉》

142、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释义:才高德崇的贤人最初看起来与常人并无两样,一旦时机到来,就会干出非凡的事业来,这是愚庸之辈所不能料及的。一(唐)李白《梁甫吟》

143、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荀况:《荀子·法行》

144、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庄周:《庄子·缮性》

145、关尹子曰: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兵刀金铁;好礼者,多梦簋簋笾豆;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役于五行,未有然者。◆关尹:《关尹子·六匕篇》

146、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释义:由于天下的人都不了解自己而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仍独自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无所畏惧,可算是最大的勇敢了。一《荀子·性恶》

147、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释义:神龟虽然长寿,但还是有死的时候;腾蛇即使能乘雾飞天,最终也会死去,变成尘土。——(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148、为人皆须具有气节,当言则言,当行则行,持正不阿,方可无愧。气节非可猝办,必须养之于平日。惟寒微时即与正士益友以名节廉耻互相激发,则积久而益坚定矣。◆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輶轩语》

149、颜渊、子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五》

150、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151、语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以圣人贵夜行,游乎人之所不知也:虽然,人知实难,已知何害,目中无照乘摩尼,又何以夜行而不踬乎?子舆赞舜明察并举,盖非明不能察,非察不显明。◆冯梦龙:《冯梦龙诗文集·察智部总叙》

152、学之言觉也,以先觉觉后觉,故萃野以畎亩乐尧、舜君民之道;学之言效也,以后人师前人,故傅严以稽古陈恭默思道之君。觉伊尹之所觉,是为尊德性;学傅说之所学,是为道问学。◆魏源:《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一》

153、无人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其名必极。◆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庄周:《庄子·达生》

154、或以妒正性命,丑忌娇,曲忌直,父亦妒子,妻亦妒夫;或以攻正性命,细攻大,貌攻物,窳攻成,侧攻中。细攻大,将以求大名,侧攻中,将以求中名,谓之舍天下之乐,求天下之不乐。◆龚自珍:《龚自珍全集·壬癸之际胎观第四》

155、心之官则思,一息不思,则官失其职,故人无思而无乎不思。绝无所为,思虑未起之时,惟物感相乘而心为之动,则思为物化,一点精明之气,不能自主,遂为憧憧往来之思矣,如官犯贼,乃溺职也。◆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子刘子学言》

156、人类之生,其性善辩,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兽颛颛冥愚,不辩不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此。智人之生,性尤善辩,心尤善思,惟其圣也。民生颛颛顽愚,不辩不思。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在斯。◆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1卷《教学通义》

157、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故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韩非:《韩非子·解老》

158、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已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孟子·告子上》

159、或问铭,日:铭哉,铭哉,有意于慎也!圣人之辞可为也,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珍其货而后市,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成道也。君子之所慎,言、礼、书,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扬雄:《法言·修身第三》

160、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一(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161、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9币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况:《荀子·儒效》

162、凡岁时讲律令,讲乡约,官府所不能尽达者,士则因而宣之。使百姓知何者为正道,何者为,又知正道之必可致福,而之徒为取祸。其从者则告于富而奖励之,否则告于官而纠饬之。岂独立绝,将六德,六行,六艺,皆由此兴,虽至刑措不难。◆黄爵滋:《黄少司寇奏疏》

163、但古之圣贤,从根本上便有惟精惟一功夫,所以能执其中,彻头彻尾无不尽善。后来所谓英雄,则未尝有此功夫,但在利欲场中头出头没,其质美者乃能有所暗合,而随其分数之多少以有所立,然其或中或否,不能思善,则一而已。◆陈亮:《陈亮集·寄陈同甫书之九》

164、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

165、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子思:《中庸》

166、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释义:结交朋友要始终如一,不要因为走运、倒霉或贫富有差而中途分手。一(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之五何以报知者,永存坚与贞。‘释义:应该如何来报答知心朋友呢?那就是永保自己对朋友的信任和忠诚。——(唐)孟郊《答郭郎中》

167、子犹日:天下事被豪爽人决裂者尚少,被迂腐人耽误者最多。何也?豪爽人纵有疏略,譬诸铅刀虽钝,尚赖一割;迂腐则尘饭土粪而已,而彼且自以为有学有守,有识有体,背之者为邪,斥之者为诱,养成一个怯病天下以至于不可复,而犹不悟。◆冯梦龙:《冯梦龙诗文·古今谭概各部小引》

168、嗣同纵人也,志在超出此地球,视地球如掌上,果视此躯曾虮虱千万分之一不若。一死生,齐修短,嗤伦常,笑圣哲,方欲弃此躯而游于鸿蒙之外,复何不敢勇不敢说之有……视荣华如幻梦,视死辱为常事……惟必须节俭,免得人说嫌话,至要至要!◆谭嗣同:引自《湖南历史资料》

169、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干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170、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事奚足遗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周:《庄子·达生》

171、今夫轻爵禄,易去亡,以择其主,臣不谓廉。诈说逆法,倍主强谏,臣不谓忠,行惠施利,收下为名,臣不谓仁。外使诸侯,内耗其国,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日:交非成不亲,怨非成不解。而主乃信之,以国听之,卑主之名以显其身,毁国之原以利其家,臣不谓智。◆韩非:《韩非子·有度》

172、且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若夫怀道以迷国,详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婉婉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黄耆,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王逸:《楚辞章句序》

173、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是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近世士大夫,惟狃于进,退则昏然无所猷为,甚而茹愧怀惭,蹙缩不敢一出户。夫轩冤,古人以为傥来之物也,其有也何所加,其无也何所损。不思良贵在我,唯假于物以为重轻焉,则其人品之卑下,不待论而可知矣。◆徐元端:《吏学指南·进退皆有为》

174、是则好生以及物者,乃自生之方;施安以及物者,乃自安之术。挤彼于死地而求此之久生也,从古及今未之有焉;措彼于危而求此之久安也,从古及今亦未之有焉。是以昔之圣王知生者人之所乐,而已亦乐之,故与人同其生,则上下之乐兼得矣;圣王知安者人之所利,而己亦利之,故与人共其安,则公私之利两全矣。◆陆贽:《陆宣公集》

175、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鬼谷子》

176、唯之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老子·二十章》

177、祸之所自起,乱之所由生,皆存乎欲善而违恶。今天下老师先生端弁带而说,乃以是召乱也。学者相与熏沐其中,扃而亦唯此之事,是事祸也。父以是故不慈,子以是故不孝,兄以是故不友,弟以是故不共,夫以是故不帅,妇以是故不从。君以是故不仁,臣以是故不忠。大伦蠹败,人纪消亡,结辙以趋之,而犹恐其弗及也。◆《子华子·北宫子仕》

178、昔者吴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黄帝之世,不鹿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椁。事不同,皆王者,时异也。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故时变也。◆商鞅:《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179、见利思义与见利思害,讵二事哉?无故之利,害之所伏也;君子恶无故之利,况为不善以求之乎?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于誉,斯无毁。暴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非其利者勿有也。非其功者勿居也,非其名者勿受也。窃人之有者害,居人之功者败,无实而享显名者殃。福利荣乐,天主之;祸害苦辱,人取之。《诗》

180、佛说六经罗蜜,以布施为第一,持戒为第二。真空之所以能勤修者,戒也;众居士之所以布施者,为其能持戒也。真空守其第一,以获其第二;众居士出其第一,以成其第二。可知持戒固重,而布施尤重也。布施者比持戒为益重,所谓青于蓝也。众居士可以勇跃赞叹,同登极乐之乡矣,千千万万动,宁复是此等乡里之常人耶!◆李贽:《焚书·篁山碑文代作》

181、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余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故读书无手抄之册,居官无可存之牍。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今署中内外服役之人,厨房日用之数,亦云奢矣。其故由于前在军营,规模宏阔,相沿来改,近因多病,医药之资漫无限制。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182、然苟趋重实业,分工交易,彼有余衣耳以为吾衣,吾有余食可以为彼食,各得丰衣足食,以乐天年,岂不善乎?此身体之快乐也。然但得身体快乐,未可谓满足,因身体要死也。故尚需求精神之快乐。有身体快乐而精神苦者,似快实苦,终为愚人而已矣。然则精神之快乐如何?日:亦在求高尚学问而已。许多学问道理考究不尽,加力研究,发现一种新理,常有非常之快乐。◆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83、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城,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不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所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与人书一》

184、孔氏之书,言小人者数处:以其妄自尊大,则为骄而不泰之小人;以其好与人竞,则为同而不和之小人;以其惧人攻击,谋遁谋徙,则为长戚戚之小人;以其毫无实学,专务夸诩,则为的然日亡之小人;以其自以为是,巧于饰非,则为过也必文之小人;以其全不自反,惟知责人,则为不求诸己而求堵人之小人;以其力诋先儒,肆言谤讪,则为反中庸而无忌惮之小人。小人之情状,小人之肺肠,莫不如此。◆归庄:《归庄集·与吴修龄书》

185、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尊节退让以明礼。◆戴圣:《礼记·曲礼上》

186、天下之事,最为难应者,百万之众卒然临之,而群情有不测之优:坐观其来而望风清命,则惧至于失吾之大计;起而欲拒之,而又惧力之不足而反为大息。唯英雄之君,为能出身以当之,而其气不慑。观其势,审其人,随其事变而沛然应之,切中机会而未尝有失。此固非侥幸于或成而畏谨者之所能为也。故吾欲拒之,则以至寡当至众,而吾能保其必胜;而不能拒之,则啖以甘言,济以深谋,而彼必不敢动。二者之所为不同,而均于有成效。◆陈亮:《陈亮集·酌古论》

187、子西日:德其忘怨乎!余善之,夫乃其宁。子高日:不然。吾闻之,唯仁者可好也,可恶也,可高也,可下也。好之不福,恶之不怨,高之不骄,下之不惧。不仁者则不然。人好之则福,恶之则怨,高之则骄,下之则惧。骄有欲焉,欲恶怨福,所以生诈谋也。子将若何?若召而下之,将戚而惧;为之上者,将怒而怨。诈谋之心,无所靖矣。有一不义,犹败国家,今壹五六,而必欲用之,不亦难乎?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其子之谓乎?◆《国语·楚语下》

188、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日: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巳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189、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入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经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经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勉。《无逸》

190、自吾之事夫人友若人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9币,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绮,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枯,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

191、义者,宜也,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则何不利之有,君子只理会义,下一截利处更不理会。◆心之制,却是说义之体。程子所谓处物为义是也;扬雄言义以宜之;韩愈言行而宜之之谓义。若只以义为宜,则义有在外意,须如程子言处物为义,则是处物者在心而非外也。◆小人则只计较利害,如此则利,如此则害。◆小人只理会下一截利,更不理会上一截义,盖是君子之心,虚明洞彻,见得义分明。小人只管计较利,虽然毫底利也自理会得。◆朱熹:《朱子语类》

192、敏者与鲁者共学,敏不获而鲁反获之;敏者日鲁,鲁也日敏。岂天人之相易耶?日:是天人之参也。溺心于邪,久必有鬼凭之;潜心于道,久必有神相之,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告之。非鬼神之力,精诚之极也。道家之言日:千周灿彬彬兮,万偏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灵魂勿自悟。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中人可易为上智,凡夫可以祈天永命;造化自我立焉。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己之灵爽,天地之灵爽也。俯焉日有孳之,毙而后已,何微之不入?◆何坚之不靡?何心光之不发乎?是故人能兴造化相通,则可自造自化。《诗》

193、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不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谓彼而彼不唯乎彼,则彼谓不行;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则此谓不行。其以当不当也。不当而当,乱也。◆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公孙龙:《公孙龙子·名实论》

194、爱之范围有大小。在野蛮时代,仅知爱自己及与己最接近者,如家族之类。此外稍远者,辄生嫌忌之心。故食人之举,往往有焉。其后人智稍进,爱之范围渐扩,然犹不能举人我之见而悉除之。如今日欧洲大战,无论协约方面或德奥方面,均是已非人,互相仇视,欲求其爱之普及甚难。独至于学术方面则不然:一视同仁,无分畛域;平日虽属敌国,及至论学之时,苟所言中理,无有不降心相从者。可知学术之域内,其爱最溥。又人类嫉妒之心最盛,入主出奴,互为门户。然此亦仅限于文学耳;若科学,则均由实验推理所得唯一真理,不容以私见变易一切。是故嫉妒之技无所施,而爱心容易养成焉。◆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95、誉乎已则以为喜,毁乎已则以为怒者,心术之公患也。同乎己则以为是,异乎己则以为非者,学术之公患也。君子则不然;誉乎己则惧焉,惧无其实而掠美也。毁乎己则幸焉,幸吾得知而改之也。同乎已则疑焉,疑有所蔽而因是以自坚也。异乎己则思焉,去其所私以观异术,然后与道大适也。盖称吾之善者,或谀佞之虚言也。非然,则彼未尝知吾之深也。吾行之所由,吾心之我安,吾自知之而已。若攻吾之恶,则不当者鲜矣。虽与吾有憎怨,吾无其十,或实有四三焉。与吾言如响,心中无定识者也。◆非然,则所见之偶同也。若辩吾之惑,则不当者鲜矣。理之至者,必含于人心之不言而同然。好独而不厌乎人心,则其为偏惑也审矣。◆方苞:《方苞集·通蔽》

196、自上古以至今,圣人者不少矣,必多矣。自君四海、主亿兆、琐至治一曲之艺,凡杞人者,皆圣人也。周所谓道在瓦砾,在屎溺,意岂引且触于斯耶,故马医、酱师、治尽箠、洒寸铁而初之者,皆圣人也。吾且以治者举,人出一思也,人创一事也,又人累干百人也,年累千万年也,而后天下之治具始大以明备,忠而质,质而文.文而至于不可加,而具之权亦不可数。伎令者一人也,而日我自为之,而自用之,而又必待其全而后用,则终古不治矣。故治必累圣人而后治,夫既已如是而足以治矣,而彼一人者又日,我必自为之而后治之,则非愚则病惑者矣。故洽莫.利于因,因而博,则其自为而白用者不远也,推因而不博者得之。夫孔子学几七卜矣,老矣,铄而酌且审矣,亦博而且约矣,而所删所定所赞而所修者几何哉?治备是矣,民可以使由而止矣。◆徐谓:《徐谓集·论中三》

197、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归于富厚也。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做奸,拙家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携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弋射渔猎,犯晨夜,冒霜雪,驰坑谷,不避猛兽之害,为得味也;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司马迁:《史记·贷殖列传》

198、老子曰:名与身孰亲?庄子曰:为善无近名。此皆道家之训,使人薄于名而保其真,斯入之徒,非爵禄可加,赏罚可动,岂为国家之用哉?我先王以名为教,使天下自劝,汤解网,文王葬枯骨,天下诸侯,闻而归之。是三代之君已因名而重也。◆太公直钓以邀文王,夷齐饿死于西山,仲尼聘七十国以求行道,是圣贤之流无不涉乎名也。孔子作春秋,即名教之书也。善者褒之,不善者贬之,使后世君臣,爱令名而近名,岂无伪耶?臣请辩之,孟子曰:尧舜性之也,三王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后之诸侯,逆天暴物,**盗国,不复爱其名者也。人臣亦然,有性本忠孝者,上也;行忠孝者,次也;假忠孝而求名者,又次也;至若简贤附势,反道败德,弑父叛君,惟欲是从,不复爱其名者,下也。人不爱名,则虽有刑法干戈,不可止其恶也。武王克商,式商容之间,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是圣人奖名教,以激劝天下,如取道家之言,不使近名,则岂复有忠臣烈士,为国家之用哉?◆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近名论》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