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臂男孩杨孟衡的励志人生
宜良县文科状元,毕业于中山大学,十九岁自己出书,参加过《开学第一课》、《我是演说家》的录制,今日又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得知这样优秀的履历居然来自一个6岁就失去双臂的男孩,大家都表示很震惊,这简直是开挂的人生。其实开挂的不是人生,而是杨孟衡自己,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不放弃和父母亲友的鼓励,他达到了很多人这辈子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成长 从小树立不言败信念 1997年,杨洪彬6岁的儿子杨孟衡被10万伏高压电击中,由于伤势太重,截去了双臂。抱着失去双臂的孩子,看着痛不欲生的妻子,杨洪彬心痛得要窒息。 明天如何面对?这是杨洪彬家庭面前的首要问题。面对无情的现实,杨洪彬意识到,自己的无助只会断送孩子的未来,他决心要为残疾的儿子重新找回“双手”。 这么小的孩子肯定要读书,但怎么写字呢?在病床上,用一块画板做桌子,杨孟衡的母亲李玉芬先用大拇指和二拇指夹住铅笔示范给杨孟衡看,从一点一画、一横一竖开始了杨孟衡的特殊训练。开始时他连笔都握不住,只有不断地给他鼓励、表扬,加之病友及医生护士的赞赏,杨孟衡慢慢地不仅能握稳笔,而且横竖也划得有形了。 小孟衡截肢出院没多久,杨洪彬便开始每天清晨带他跑步,训练儿子的身体平衡力和体力;孟衡出事后不到半年,杨洪彬就让他重返课堂,并且顺利升上了二年级,确保儿子在群体生活中保持健康心理。孟衡刚上三年级,杨洪彬就教他用脚洗袜子、洗衣服,培养儿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孟衡刚满10岁,杨洪彬就要求他拖地、洗碗、炒饭,帮助妈妈照顾妹妹,强化儿子的家庭责任感。孟衡还在上五年级,杨洪彬就为他报名参加田径队训练,鼓励他到足球场上踢球,锻炼儿子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信念。 为了让儿子能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杨洪彬和妻子10多年来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早上他和儿子一起练立定跳远、“金鸡独立”,晚上他帮儿子练肩关节、仰卧起坐。杨洪彬的亲戚都说他太残忍,但杨洪彬清楚地知道,回避与同情只能让孩子过早地失去奋斗的动力。他给儿子讲张海迪的故事,他对儿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一样”。 失意 用家庭氛围重树信心 “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给他找出路。”杨洪彬说,孟衡刚考上高中,他就把他送到昆明市残疾人游泳队,为儿子争取未来发展的机会。然而当杨孟衡怀着奥运梦备战残运会前,莫名的脚背受伤让他成绩不理想,最终挥泪离开游泳队,重新选择人生发展的路线——回到学校,重拾课本,开始继续求学的艰苦之旅。 孩子的失意,也就是父母的失落,更是家庭教育最需要重新调整方向的时机。很长一段时间,杨孟衡一直处于一种迷失方向、不知置身何处的状态中,有时无名发火,不与父母交流,而是流连于电视和游戏里。 为此,夫妻俩苦口婆心、软硬兼施,红脸白脸转换角色轮番劝导,在即将绝望而准备放弃之时,夫妻俩的一番苦心终于让儿子内心有所触动,答应愿意回到学校,重新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改写人生轨迹。 在给儿子创造了一个和谐、乐观、进取的家庭氛围的同时,杨洪彬不断用古往今来的名人故事,启发儿子培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宽容大度、诚实坚毅的品德,教育儿子尊重师长、孝敬老人,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在杨洪彬的教育和鼓励下,杨孟衡养成了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心态,学习成绩优异。 成名 父亲却变得低调了 2010年6月,没有双臂的杨孟衡走进高考考场,用脚答完了全部试卷,并以594分的成绩,拔得昆明市宜良县文科状元的头筹,其成绩名列云南省文科前60名,最终被中山大学录取。 2010年8月,他参加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大型公益电视晚会《开学第一课》。2010年9月,他将自己的经历出版成长故事《无翼也飞翔》。2013年其求学事迹《无翼飞翔》在中央电视台12频道《社会与法》栏目播放。2014年7月2日,《南方都市报》发表对其大学生活记录专访采写的报道《励别人的志 走自己的路:无臂杨孟衡的大学朋友圈》;广东卫视“追梦在路上·人物典型”栏目跟踪拍摄其毕业典礼至研究生就读的生活细节;2014年11月,成为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节目选手;2105年8月成为安徽卫视《学霸是怎样炼成的》特邀嘉宾……短短几年,杨孟衡用自己的努力,不断刷新人生的高度。 儿子成名了、火了,可杨洪彬却变得低调了。他尽力去回避各种采访、各种讲座。他知道,这个时候他要做的不是借势,而是沉下来,去掉儿子身上的浮躁之气。 前不久,杨孟衡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高兴之余,杨洪彬却犹豫了。“除了高昂的学费外,儿子可能真的要离开了,没有了我们,他能过得更好吗?” 这一次,不等杨洪彬拿主意,杨孟衡已报名雅思考试。“他对我说,只要考上8分以上,就能拿到全额奖学金,到时候家里的困难就会减轻了。”杨洪彬说,儿子决定的事情,他都会放手鼓励他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