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原创美文 >

原创美文

用“双减”实效赢得认可

原创美文2021-12-03159举报/反馈

  摘要:周末节假日没有校外学科培训,平日里书面作业也变少了。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推行,我国基础教育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双减”之后,孩子们的时间去哪儿了?(11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

  “双减”政策的落地,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起点。从政策发布至今4个多月,无论对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社会,都能够感受到“双减”所带来的明显变化,比如作业负担少了、休息睡眠多了,校外培训少了、兴趣爱好多了,让孩子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在“双减”这一空前力度的改革下,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受到强烈冲击。一些家长难以适应变化,教育思维没有及时调整,焦虑心态反而愈发强烈,培训机构上不了,就“一对一”或“攒班”;学校作业少了,就自己买卷子让孩子“刷题”,这些理念与行为与“双减”背道而驰,也表明“双减”深入人心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一些家长之所以固执己见,根本原因在于功利化、应试化、焦虑化的教育氛围还没有真正消退,家长对“教育回归学校、学生学习回归校园”的认知存在不足。

  “双减”本质上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追求育人的高质量。要从根本上扭转家长心态、赢得家长认同,需要在家校协同上多下功夫,让家长能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双减”的重大意义和积极效果。在落实“双减”中,既要踩住“刹车”,把学生从过去繁重的作业和课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也要为学校教育迭代踩下“油门”,重构全面落实儿童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学校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用“双减”的实际成效打消家长顾虑。

  校外问题从校内多想办法解决,课外问题从课内多想办法解决。提升“双减”成效,学校必须在课程、教学、作业、课后服务等多方面综合发力,增强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回归全面和个性的发展,以教学改革实绩赢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持续深入推进配套改革,从深层次扭转教育导向,从根本上优化教育生态,让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协同育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m.Taiks.com)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