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你还在跳槽,是因为你不懂这5招

励志故事2021-01-27184举报/反馈

  你还在跳槽,是因为你不懂这5招

  文/东成西九(简书作者)

  2017年希望职场的朋友们把时间用在提升能力上,而不是用在跳槽上。

  001

  小刘是国内211高校的毕业生,学的专业是计算机,2011年毕业,当时去校招的企业很多,有央企,外企,民企,但最后小刘选择了一家规模比较大互联网民企,一方面是小刘想做自己的专业,他不想荒废学习了四年的专业,再者就是小刘觉得在互联网行业,民企的灵活性会更强,市场的适应力也会很强,而且小刘觉得他的个性也适合民企的风格,做事不会循规蹈矩的,比较有冲劲。

  小刘入职的企业在北京这个行业内还是比较有名气的,在这个领域内是公认的“黄埔军校”,老板在技术方面也是非常的有名气,所以也有很多员工镀金后跳槽到了竞争对手那里,还有的就自己创业做了老板。

  小刘到公司后先是被安排到了技术部门,做了一名标准的“程序猿”,但是一年后小刘就坐不住了,他觉得天天早九晚九的敲代码,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于是,他专门找了分管技术的副总裁表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想去做业务或者做管理方面的工作。因为小刘平时的表现还很不错,守纪律,正能量,还经常主动加班。副总裁就把技术总监叫过来商量此事,总监对他印象也很好,而且还不愿意放他到其他部门,于是小刘便顶替了刚离职的一个主管,当了一个6人团队的小头目。当主管后,小刘具体敲代码的工作就做的少了,除了把小组的工作安排好以后,他还主动帮总监做了很多类似助理的活,这样深得总监的喜欢,很多事情总监都让小刘去做。一年后小刘已经是技术部门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了。这个时候小刘毕业工作才两年。

  小刘的职场经历看似非常顺畅,我们来看看小刘都做对了什么。

  第一、应届生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工作最合适。因为是互联网企业,所以小刘选择的是民企,理由是“互联网性质的民企灵活性会更强,市场的适应力也会很强”,而且他觉得“他的个性也适合民企的风格,做事不会循规蹈矩的,比较有冲劲”。

  在国内,不同性质的企业在每个行业的优势是不同的。

  金融行业——央企、外企、民企。

  投资行业——外企、民企、央企。

  互联网行业——民企、外企、央企。

  制造业——外企、民企、央企。

  能源行业——央企、民企、外企。

  所以要根据自己选择的行业来选择公司。

  第二、踏实沉淀打基础。小刘踏踏实实的做了一年的程序员,而且给领导的印象是“守纪律,正能量,还经常主动加班”。这就是第一印象,刚迈入职场的表现决定了你此后的职场前途,领导不会给一个不守纪律,经常抱怨传播负能量的人升职加薪。你的部门主管一定是在第一时间把本部门不守纪律,传播负能量的员工调走。但小刘凭着一年的基础工作获得了机会。

  第三、小刘做了小主管后,除了安排好自己小组的工作外,主动协助总监做事,不计报酬,这样的下属,没有一个领导会不喜欢。关键是你是否可以做的到。我们刚开始进入职场,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高工资,不是舒适的办公环境和条件,而是有助于持续提升能力的工作机会,这个工作机会就包括做好本职工作,主动协助领导很好的完成其他工作,记住了“主动和很好”是两个关键点,还有就是不计报酬,千万不要因为多做一点工作就和领导谈加工资,你把事情做好了,领导能不替你想工资的事情呀?

  三年后小刘顶替了离职创业的总监,负责80多人技术部门。

  又过了一年,小刘也离职去了总监创业的公司,做了新公司的合伙人。
(m.taIks.com)

  从职场小白,到创业合伙人,小刘用了6年时间。

  002

  张军是2012年毕业的,在西安读了一个三本的大学,学校里也有校招,但是比较知名的大企业都到好学校去了,来他们学校招生的企业也是一般般。但张军不甘心,拿到毕业证后他就直接南下到了深圳,开始他投了很多大的企业和知名的企业,但全部石沉大海,一个面试机会都没有,眼看着弹尽粮绝了,他开始选择一些不是很知名的企业投简历,果然很快就有面试机会了,几经挑选后他选择了一家做电商托管的公司,原因有三个。

  一、公司已经做了三年了,老板既懂技术也懂营销,三年前公司是5个人开始做,现在已经有80多个人,应该是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的公司。

  二、公司的业务方向应该是一个顺应发展趋势的,2012年在阿里巴巴的推动下,很多传统企业开始触电,未来的业务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老板的个人魅力吸引了他,老板三年前创业,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他先是把内部管理做了很多标准化的规划,这样招来的人按照标准工作就可以了,然后老板亲自带队一家一家拜访客户,公司第一年的客户基本上都是老板一个人做下来。从第二年开始老板就组建了销售团队,现在的业务基本上不用老板做了,全是销售团队搞定。所以他第二次面试听了老板讲完创业经历后当下就决定入职。

  张军入职后从销售开始做,一年后就组建了自己的业务团队,二年后他的业务团队在十几个部门里排名第二,后面因为业务需要老板让他负责了整个公司的客服。

  又过了三年,张军已经是公司的副总了,这个时候公司还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拿到了一笔不小的融资。

  003

  陈春华教授在她的书中说,有一次,她和正在读研究生的女儿聊天,关于未来的工作和规划,她的女儿告诉她,她更倾向于去一家小一点的公司,而不是到一家大公司。理由是,小公司让你在短时间内能获得更多、更全面的锻练机会,但大公司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很窄的角色。

  从信息获取和锻炼机会的角度看,上诉观点是没错的。

  但我觉得,究竟是选择大公司工作还是小公司工作应该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判断。

  第一、从行业的角度去判断,你进入的这家公司最好是这个行业的前三名,这样就保证了你获取的信息、接触到的管理以及资源也是前三名的。起点决定终点。

  第二、从公司的发展阶段判断,一般情况下在公司快速发展期加入,伴随着公司一起发展对刚刚进入职场的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从公司的性质来判断,就像我在前面列举的例子一样,在国内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各个行业的优势是不同的,所以选择高起点就意味着你选择了未来。

  第四、从区域分布来判断,比如,金融和投资一定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其他的最好都不要去了,因为这两个行业对资金、人才、资源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深圳之所以排在广州前面是因为深圳实际上在科技,互联网、金融、智能等领域早就超过了广州啦。比如,房价,深圳的均价是6.6万排名第一,北京和上海的均价是4.8万,广州是2.3万。

  第五、从个人的性格和爱好来判断,一次吃饭时桌上有一个在中国电信工作了十一年的朋友,他之所以在电信工作了十一年不是说他的业务能力有多好,而是他的乒乓球打得好,而他的大领导也喜欢打乒乓球,所以他和大领导是球友。当然,这种情况是特例,我也听说,在国营企业有些人为了迎合领导的爱好,专门去学习某项技能。

  也就是说,看你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企业,每年有很多人报考公务员,一方面是公务员有稳定的收入和不错的福利,还有就是政府机关的办公环境不是什么性格的人都适合的。

  外企需要专业能力强和综合素养较高的人,不适合创业的人。

  民企更需要的是有资源,会公关,有营销能力的人。

  很多人毕业多年了还在不停的找工作,那是因为不懂得我说的上述五点。

  每个人前五年职业生涯最重要,TA给到你最大价值的不是工作经验,也不是业内人脉,而是职业习惯。

  就像秋叶老师说他自己,头七年的职业生涯养成了很好的自我时间管理习惯,养成了遇到事情总结分享的写作习惯,他因为做项目进行了大量的产品技术演示,所以他的结构化思考和演讲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固化到他的思维模式里面。所以他做成了全国最大的PPT训练营。

  以上只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做的总结,肯定也有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欢迎有想法的朋友留言互动。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