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耿仁国:探幽司里山

随笔美文2021-01-26180举报/反馈

  今年5月6日,初夏时节,风清气爽,阳光明媚,我专程前往司里山探访千佛崖摩崖石刻。

  自东平县银山镇沿220国道南行15里许,便到戴庙镇司里村。这里在古代曾设有巡检司,故名司里。村依山建,山亦称司里。司里山又名棘梁山,四周陡峭,顶部平坦,与周围的平原、山林、湖泊浑然一体,西南隅有一条路可供登山。

  进入景区,沿新铺的石阶攀爬其上,行走在茂密的山林中。山上,树木葱郁,空气清新,各种果树葳蕤茂盛。核桃树上结满了一个个青青的果子,柿子树、山枣树、葡萄树等花蒂上也结满了小小的果实,石榴树花开正旺,红的似火,白的如玉,令人眼花缭乱,仿佛进入了花果山。攀到高处,突见一泓池塘,上横一架玻璃吊桥,塘中,莲叶田田,睡莲怒放,蜻蜓飞舞其间,叫人看了,心旷神怡,非常惬意。

  沿着石阶,继续前行,视野逐渐开阔,旗杆窝、粮仓、点将台、宋江井等一些历史风物依次映入眼帘,据传这里是水浒英雄晁盖与阮氏七雄最先聚义之处,虽不可信,但是真实的历史遗存,讲述着绿林好汉当年曾经啸聚山林的盛况。另外,碧霞元君祠、龟趺碑、唐槐、玉皇庙等一些道教建筑和风物、以及自明代以来的几块碑刻,向我讲述着这里丰厚的历史文化。

  司里山最为著名的当属千佛崖摩崖石刻。

  走到北部山顶,即看到了明显断开的两块磐石,突兀高耸,犹如一座城堡,又如一堵断崖,人称“千佛崖”。东边一块东西较长,象一方印章,西边一块南北较长,象一个宝匣。东崖南侧,赫然入目的是高大的释迦牟尼雕像,头部虽有破损,仍不失其端庄静穆之美,视觉冲击力很强,有“中原北齐第一佛”之称。其左其右分别是两尊被毁的雕像,据说左为老子右为孔子,此为“三教合一”造像,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年代最早、内容最全、规模最大。这也是司里山千佛崖石刻精华之所在,无愧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两崖壁上,自北朝到明代,雕刻造像1000多尊,形态不一,各具特色,完整清晰者600余尊。司里山摩崖造像历时1500余年,好象中国摩崖石刻中的一部教科书,又可称为“鲁西石刻博物馆”,它对于我国的宗教史研究和美术书法史研究,以及对于我国摩崖石窟的造像印证断代分期和演变规律以及佛教的区域划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司里山造像中铭文众多,几乎每像(龛)旁边都有刻字、纪年题记,铭文字数最长者达500余字。这些造像题记对于考证我国佛像石刻的名称、年代、三教的融合以及佛教石刻的分布区域和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据题记可知,当年在此处造像者,除地方官吏和平民百姓外,还有来自京城的高官显贵和官僧以及山西商人,足见当时司里山影响之广。

  虽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之大气,与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之精致无法类比,司里山千佛崖石雕艺术还是有它独特之处,它以其粗野的风格、稚朴的雕法、奇特的组合令人耳目一新,可谓填补了四大石窟艺术的空白,让人们在闲情逸致中领略到石雕艺术的另类魅力,它与周围的腊山、六工山唐代造像和东平湖构成了东平境内人文和自然景观。

  站在司里山上,近瞰静静铺展在山下的村庄,远眺草树葱茏的青山原野,东平湖的俊美的身影映入眼帘,徐徐清风吹拂衣巾,更加感到这片土地的古老与神奇。

  今天是专门前来拜访,所以时间很充足,我在山上走走停停,尽情享受,呼吸清新的空气,聆听悦耳的鸟鸣,吸吮清甜的花香,品味悠久的历史,赏鉴精美的文化,竟进入了忘我境界,久久不愿离开。

  是为记。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