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北斗|绥德三题

随笔美文2021-01-2673举报/反馈

  “绥德”之名始于北朝,取“绥民以德”之意,位于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下游。东邻吴堡,西接子洲,南连清涧,北靠米脂,地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中游地区,历史悠久,建置较早。在陕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等诸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据境内出土众多的仰绍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考证,距今约五、六千年之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某年某月,匆匆而去,逗留一日,又匆匆返回,集小记若干。今忆当日,仿若昨日。忆及那里的山水、朋友、风景,有感而发,整理三题,以慰。

  千狮桥

  是谁的鬼斧神功之举,造就一千多头形态各俱、匠心独到的狮子,在一座桥上举案齐眉、脉脉含情、彼此对视着镶嵌在这历史的一隅?

  这一隅是被称作“天下名州”的绥德。“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我想:绥德的男人首先是勤劳而富于创造的。他们极赋灵性,因而这一隅是如此生动而丰富。一千多头狮子雄居一桥,一桥飞架南北连通经脉。在桥的栏杆上这些狮子是自由的、活泼的,它们具有生命的一切因素:有的抬头望月、顾盼生情;有的低首相嘻、顽态可掬;有的含珠欲吐、雄姿英发;有的回眸四顾、山应林呼……而它们雄性的血液,则注入这里的山、水,注入人灵性的血脉。

  夜晚,我躲开喧闹的人流,看川流不息的车灯从千狮桥上舞过,用心与这些石狮对视。千狮桥被称作绥德的地标,是西安——包头210国道的咽喉之地,横跨在绥德县城东的无定河上,始建于1987年,桥长300余米,因桥上两边护栏柱上及桥两端凉亭周围共有1008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刻狮子而得名。这里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刻狮群,因而千狮桥成了绥德县一处标志性建筑。走近桥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蹲在桥头的两只极其威武的大石狮子,炯炯有神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张着大口,像两位威风凛凛的壮士在日日夜夜忠实地守护着大桥,又像在迎接远道而来的人们。桥头两边有凉亭,供人们观光,休息,娱乐。在千狮桥上四顾环望,夜幕下的绥德城灯火通明、风情万种,一派蓬勃发展的美好景象。绥德人是伟大的,是富有灵性和朝气的一方水土养育下的人。你只要看看这座千狮大桥就可以知道。这里的男人,粗犷豪放而又不乏细腻真挚;这里的女子,温柔美丽且贤惠。白格生生的手儿,红格莹莹的脸儿,在蓝格莹莹的天空下唱着甜蜜蜜的歌儿。那些散落四处的顽石,那些一石一整山的巨石,经名州人的手掘起,精雕细刻,铸造它们成各具形态的生命。于是这些生命就跟名州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把多姿多彩的人生抛洒在这块殷实的土地上。在这里你不能说狮子是凶暴的,它们的灵性和温柔珠联壁合。它们是神奇的,这神奇来自绥德历代人民共同而杰出的创造。在阳光下,绥德城显得更加活泼生动,高楼鳞次栉比,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充满着生动不息的喧嚣,真是一种别样的韵致。生活在这里的人,安定、平静、惬意、幸福。

  轻轻踏在千狮桥上,用心丈量,我知道我也满盈了幸福了,我的幸福源自这美丽的名州。前面是一对年轻的夫妇,推着婴儿车,孩子粉嘟嘟地惹人爱怜。孩子的母亲在前面逗引,父亲在后面推着车子,一家三口把欢乐、轻松的笑声融入夜色,洒向四方;桥下的河水中有人在嬉水,高挽着裤管,用毛巾蘸了水洒在光着的上身上,一边还用脚撩起水,打在别人身上。他们叫着、笑着,专心致志挥洒着愉快,享受着欢乐,在河水里忘却疲劳、消除乏累。我知道他们一定是惬意舒适的,是幸福的。我想:如同创造这些千姿百态的狮子一样,善于创造的、富有灵性的绥德人民,一定会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生和生活!

  蒙恬

  三十万把黄土集向一处,尘土飞扬遮暗悲伤的脸庞,就这样以一座山的姿态,掩埋了一位英雄的躯体。三十万行泪水呜咽成河,忍把一生功名,换成石刻碑文,茕茕孑立。

  我毕竟是看见了,盛夏的山上已不是纯黄,有绿的颜色、有蓝的颜色,都是一种蓬勃生动的景象。蒙恬已眠,只把自己掩隐于红花绿叶中,头向天子的方向,脸上不写历史,不刻喜怒,坦然面对天地。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上游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击败匈奴各部大军,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不敢南下而牧马”。之后,他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杀死公子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便散布谣言,使胡亥不顾大臣劝谏,迫蒙恬吞药自杀。三军将士得知将军死后怀愤含泪,用战袍撩土,将蒙恬葬于绥德城西大理河川。蒙恬之死,直接导致了一个结局,就是30万秦军彻底溃败,导致秦帝国的灭亡。司马迁在《史记》中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唐太宗于贞观某日对臣僚说:“朕欲上比尧舜,不使冤案现于本朝。各位不妨说说,古代哪一将相死得最冤?”当时在场的有丞相房玄龄、谏议大夫魏征等人,或答“白起”,或说“伍子胥”。听罢臣僚们的议论,太宗摇摇头说:“朕观最冤的是蒙恬。”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丰功伟绩,让人感叹万千。可自古以来,英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各色的小人,致使很多英雄经常不是战死在沙场,而是饮恨不能善终。蒙恬的死也带着深深的悲壮、无奈与叹惋。

  蒙恬墓在今天的绥德县一中校园内。我是在夜晚的时候借着星光前来瞻仰的。这个时候月亮还没走出家门,云朵闲适自如。我的虔诚一如当年的三十万将士,手捧一把黄土献给孤独的英雄。英雄身边,莘莘学子执灯夜读,经夜不息。他们身边,英雄蒙恬又在想些什么?依傍何枝安魂息魄?站在他的屋顶四面远望,灯火辉煌处生命熙来攘往。他曾驻守的这块边防,绿茵遍野欣欣向荣,交通阡陌四通八达,充满生动不息的喧嚣,蕴满不屈而上进的力量。微风从耳畔轻轻抚过,像如泣如诉的述说,然而历史无语,一切都已远去。我的英雄,那可是你轻柔平静的呼吸?

  山音

  鸡一叫,天就跟着亮了。

  最勤快的要数窑洞里的婆姨,早早下了炕,洗脸漱口,然后扑进厨房,擦亮火柴,风箱就“扑嗒、扑嗒”地响了起来,窑洞顶上升起一簇簇青烟。

  山风轻凉凉的,人的每一个毛孔都舒坦。一轮早日从东山顶上升起,瞅着一家人在窑洞里吃油旋喝高粱稀饭,婆姨和汉子夹一筷子黄瓜丝丢进嘴里,脆格生生的。

  这时,远远的山洼里响起一阵悠悠的调子。细听,是唢呐的声音,还夹着钹子的合拍声。客人听不太懂,就问汉子:是不是谁家迎亲?汉子不语,只把稀饭喝的山响。客人忍不住又问:该不会是谁家下葬什么人吧?说完又觉得冒失。这曲调听起来很欢快,怎么会是葬人呢?汉子仍然不语,再瞅瞅婆姨,也只顾低头吃菜。只是孩子早已坐不住了,撂下饭碗一溜烟往山下跑。汉子追出来骂了句:兔子,不许瞎胡闹。孩子却早已听不见了。

  山下是两个汉子,黑黝黝的。一个拿杆唢呐,三尺长的铜杆,碗大的口孔,拉长了喉咙扩着嘴巴吹;另一个背着破旧的帆布包,双手拿副钹子,紧随唢呐打着节拍。两个汉子并不理会谁,走到每一家的

  窑洞前,立住。唢呐声钹子声立刻响起,一时山洼洼里回响的都是欢快的曲调。吹了三五分钟,窑洞里有人一掀门帘出来了,扬一下手,唢呐住了。两个汉子赶紧说些祝福的吉语,主人让给汉子每人一根烟,汉子不抽,闻闻,夹在耳后。主人于是掏出几元钱来,说:两位别嫌少,权当喝碗茶水。两个汉子作个揖,说声“吉祥如意”,转身走了。

  偏巧那家走出来个小女孩,举着一元钱:叔叔,你别嫌少,奶奶今年有病。两个汉子不接钱,摸摸孩子的头,转身走了。

  山坡上有辛劳的农人。累了,停下来,坐在锄把上,从烟袋里捏出一撮旱烟,点上,辣辣地吸几口;眼睛望着山下,吐出一个烟卷儿,不待散开,又猛地吸回,咽了下去……

  作者简介

  北斗,本名陈大贵,甘肃酒泉人。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西安晚报》、《酒泉日报》等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