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东屏村
东屏村是一个位于东海之滨的小山村,属于浙江省三门县。去年,在当地一位记者朋友的安排下,我去了此前从未听说过的这个小村落。 前一晚,我们住在潘家小镇,第二天上午,雇了一辆车,沿着蜿蜒的水泥小道前往东屏村。虽然已是黄梅季节,但那一天阳光灿烂。放眼望去,只看见群山叠翠,燕飞雀舞;只听得溪水潺潺,蝉鸣阵阵。一路上,这位记者朋友向我们介绍起东屏村的历史。 东屏村自古以来商业发达,人丁兴旺,但到了明朝,为防倭寇入侵,当地实行“海禁”政策。东屏村的数万人口全部被勒令搬迁,不愿搬迁的被当场斩首,房子被烧尽。后来,随着“海禁”政策的放宽,村民们陆续返回,重新建起村子。如今,村里还依旧保留着一些当年“海禁”时被烧毁房子的遗迹。 不一会,东屏村到了。东屏村面山环水,屋舍构建精巧,错落有致。虽然雕梁画栋已被数百年的时光销蚀了原先的精致与奢华,但在门楣上依稀可见的商号还透露着历史的余韵。我们穿梭在青石小径,看阳光在凹凸不平的小径上投下的斑驳光影,道旁随处可见瓦缸古坛,恍然有岁月倒流、时光穿越的感觉。 东屏村还是闻名遐迩的“台州武术第一村”。也许当年这里是抗倭寇入侵的前沿阵地,当地习武风气浓厚。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个小山村出了一位陈姓武举人。陈举人的习武器材是一把重达170余斤的铁制大刀与一对石墩。想当年武举人舞起这柄大刀时候,一定威风凛凛,气吞山河。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大刀已经浑身锈斑,如今,这柄大刀靠在陈家老宅的墙上,已悄然隐入历史;一对石墩也静静地栖身在天井,任凭日晒雨淋。 按理,上午十点左右的村庄应该是最热闹的,但是整个村子却静悄悄的,青年人、中年人难得一见,也很少看到孩子们欢快奔跑的身影。有多处老宅的门窗结着蜘蛛网,明显已是人去楼空。穿过几条小巷后,我们看到了一个祠堂,里面人声依稀可闻。走入一看,原来里面有四桌麻将,团团围着的全是六七十岁的老大爷,估摸着有四五十人。因为是老年人,打麻将时也少了喧哗。 穿过祠堂,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挺大的院落。在楼梯口,我遇到了一位穿蓝色对襟衣服、神态慈祥的老大娘。我对她举起相机,她摇着扇子,和蔼地对我笑着,说了一句当地话。我听不懂,就问陪同我们一起游览的老村长。老村长说,她是在问你吃过中饭了吗?我后来再次走过老大娘身边的时候,她又问了同样的话。我想,这老太太真是热心肠啊!老村长告诉我,这位老太太已经有103岁了。 院落中一个挺大的晒谷场,有位满头白发、佝偻着腰、穿着洗得发白的对襟布衫的老太正在晒稻谷。看模样,她也该年逾古稀了。她用一个竹制的长竹耙在稻谷上来回划着,不时地擦着汗。她一直默默地干着活,但当我们离开时,她突然大声问道,我们没有自来水,什么时候可以装上啊? 漫步东屏村,看着四处的青山绿水、田野阡陌、袅袅炊烟,呼吸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真是令人陶醉;但村子里连鸡叫狗吠也难得听闻的寂静,也让我的心情有些许压抑与感伤。我伫立在年岁已久、藤蔓攀援的拱桥,不禁思绪纷飞。 我想,由于“海禁”政策,东屏村曾经寂静过。近年,由于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青、壮年人大量进城,并带来老年人的赡养、孩子的教育等大量社会问题。像东屏村那样寂静的村子在中国应该还有不少吧。乡村是美丽的,乡村生活也该是美好的,年轻人依然抵挡不住现代生活的诱惑,义无反顾地离开。这是幸,还是不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