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佛句 看破红尘的佛经(精选54句)
1、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 3、谁也没有理论依据来介定好人与坏蛋,其实就是利益关系的问题。 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6、别再执着,别再纠结,放下执念,放过他人,也饶过自己。 7、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8、宁静则是心灵的洁净,宁静是一种禅意。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和永恒。 9、真理真相搞清楚,叫看破;做事圆圆满满,心里干干净净,叫放下。 10、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也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3、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不管你经历过多少事情,最后还是要放下,一切归于尘土。 1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5、思念渐选,余音犹存,我们是那么遥不可及。 16、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1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8、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9、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20、觉悟人生如过客,世间如旅舍,是真正的福报,真正的清凉自在! 21、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22、人生来就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态度。 23、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4、一个人的性格如果咄咄逼人,就算才华再超群、智慧再尖锐,也难有一展抱负的余地,如同太硬的木头最容易折断。所以,我们要懂得谦和、忍让、与人为善。 25、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26、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27、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现前;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 28、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29、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30、缘起即灭,缘生已空。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31、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说: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32、颠沛流离,只为寻找人生下一个落脚点。 33、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34、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5、再苦的人生也是人生,再难的日子也叫日子,众生都在漂流,悟者上岸,迷者随波逐流。 36、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37、年轮一圈圈密集,能回忆的故事却少之又少。 38、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9、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4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1、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42、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你不要用年龄和其他东西来束缚自己。年龄从来不是界限,除非你自己拿来为难自己。 43、历尽劫波始豁然。佛法无边,向上心欢。念佛醒悟绽芳莲,放下执着,自在随缘。 44、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45、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46、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47、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8、佛教从来没有教我们逃避现在,而是让我们勇敢地接受人生、超越人生,战胜生命中的一切烦恼和痛苦。 49、看得破放得下,才能入佛法之门;只要能看破放下,就能很快地契入佛法。 50、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51、所有的相遇,最终都会别离,只是告别的方式不同而已。这当中,没有可惜,没有不幸,只因这世界所有的故事,从缘起,从缘灭。 52、世上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之道,这个解决之道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有些事看起来之所以很难,是因为我们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了,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53、车水马龙的都市里,期待着繁华落幕,只为了寻找寂静。 54、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