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去世,他说活着就有希望

励志故事2021-01-26191举报/反馈

  2016年4月29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享年73岁,谨以此文怀念这位著名作家的一生。

  陈忠实:《白鹿原》实现了我的文学梦

  1942年,陈忠实出生在陕西西安灞桥西蒋村。父亲一直想让儿子离开乡村,到西安或别处去谋一份体面的职业。为了供陈忠实和他哥哥读书,父亲常常是变卖粮食和树木,很是艰难。

  高中毕业之前,陈忠实也谨慎地为自己谋划着未来,他的打算是:上上策是上大学深造,其次是当兵,再次是回乡村。遗憾的是当年大学招生名额锐减,他落榜了,军营也对他关了门。于是他便只得归去,时在1962年。他感到了命运对自己的捉弄。

  完全全当一个农民,他难以接受。好在对文学怀有强烈兴趣,在乡村当教师、当公社干部之余,他把自己埋进了文学创作之中。缘于此,陈忠实变得沉静起来。水深了才能沉静,而且沉静之中潜藏着波澜大惊。

  “单凭已出版的那几本中短篇小说集用做垫棺的枕头,我会留下巨大的遗憾和愧疚。我现在的心结聚集到一点,凝重却也单纯,就是为自己造一本死时可以垫棺作枕的书,才可能让这双从十四五岁就凝眸着文学的眼睛闭得塌实。”

  了实现“文学梦”,四十五六岁的关中汉子豁出去了,他和妻子约定,先写书,如不成,便去养鸡。在长安、蓝田查阅县志整整两年,他又告别妻儿,回到乡下,在自家祖屋里蹲了整整四年。

  期间,只用了十年就攀上文学高峰的路遥,也刺激着他,“慢慢地,我开始对这个比我年轻好几岁的作家刮目相看,我多次对别人公开表示,我很敬佩这个青年人。当他的作品获得文学最高奖项时,我再也坐不住了,心想,这位和我朝夕相处的、活脱脱的年轻人,怎么一下子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形压力。我下定决心要奋斗,要超越,于是才有了《白鹿原》。”

  陈忠实还清楚地记得,1992年1月《白鹿原》正式稿完成的那个傍晚,独自在家的他忽然觉得“缓不过气儿来”。他似乎已经在一个山洞里住了好些年,好不容易走到洞口,但“那种光明让人受不了”。他出门蹲在河边抽烟,还放了一把火,听着夜风中哗哗作响的荒草,才终于感觉到了一种压抑过后释放的痛快。

  《白鹿原》一出世,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如同一位智慧的老农在讲述岁月的变迁,彰显出大气和浓烈的地域风采。这部作品被评论家称为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学者赞称,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1997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此后,《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据不完全统计已发行逾200万册。

  功名利禄非他所想,《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又回到乡下,避开了热闹和喧哗。“我现在又回到原下祖居的老屋了……我站在我村与邻村之间空旷的台地上,看 ‘三九’的雨淋湿了的原坡和河川,绿莹莹的麦苗和褐黑色的柔软的荒草,从我身旁匆匆驰过的农用拖拉机和放学的娃娃。粘连在这条路上倚靠着原坡的我,获得的是宁静。”
(m.taikS.com)

  早上泡馍加稀饭,或馒头玉米粥。中午米饭,一素一荤加一汤。晚上面条或与中午雷同,但必须喝酒,得加点花生米、酥胡豆之类的下酒菜。打扮朴素而整洁,起居有常。写作顺畅时,奖励自己,要么听秦腔,要么找知己聊天,要么找人“杀”盘棋。他生活简单,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创作上。

  一口地道陕西土话,不会客套,说话几乎不用形容词,偶尔一两句玩笑话,逗乐在场所有人。他语言简朴,却总能一语中的。

  他说: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