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为春
草木长,百花开。庄子残碑前,蝴蝶飞过。似曾相识,是庄周,还是梦? 小城很小,却泯然众城,奔忙,世俗,春无归处。庄周安睡在城郊,幕天席地,枕草木梦花蝶,也算是最大的褒奖吧。“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其实是一面镜子,照着别人,活着自己。若心怀春天,春天便形影相随,无处不在了。 庄周将死,弟子欲厚葬。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说,怕乌鸢吃他。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不偏心,物我两忘,年年都随万物在春天复苏。 很多人眼里,庄周有仙气,是,亦非,彼时,却是败家子气。人很难回归内心,所以虚浮、彷徨。人活一口气,叫生气,生气方盛,“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万物皆然,那口气叫春气,春气发而百草生,“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春来困乏,都说是春气抬而所致。但为何万物复苏,唯人困顿?或许因为,心无归处,人亦浮萍;心无春天,春风不度。 积极向上,温暖消融,催生生命,呵护生灵。这就是春气。从地心走向世界,草木为径,鸟虫载途,春意盎然。这也是生气。吹绿自己,染绿别人,与物为春者,亦与春为物。 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何谓“才全”?孔子说,“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那么宏伟、繁复的难题,答案竟简单如此:与物为春。如何给予呢?答案也很俗,就是爱。一群小猪在吃死母猪的奶,很快惊慌逃散,因为母猪不看它们了。孔子说:“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春,四季之母。与物为春,就是用母亲的眼光,爱抚万物。因为母亲眼中,儿女没有多余的、无用、可恨的,万物皆是有用的、可爱的、温暖的。那消融冰冻的暖意,也是流淌于血脉的春气,从人心走向人生,善意为径,关爱载途,其乐融融。 《孟子》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一种盎然、明亮、温暖的君子气,可以消融阴冷、雾霾,让人如临胜境,如沐春风。儒家谈人论善追求圣贤,也多了功利性,所以身心疲惫,总困顿与身外之物。庄周物我两忘,不谈人不论善,乐得逍遥,所以一个庄周等于千载春天,“与物为春”也包容了一切。 有人说:用微笑面对世界,与人为善,与事为美,与物为春,在心灵中树起一种强大而自信的力量。虽有些文艺腔,春风般文绉绉、懒洋洋的,但正好适合风尘仆仆的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