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止谣治谣是关键
摘要:“武汉已全面封锁出入通道”“黄冈浠水火车站封闭”……前几天,看到这样两条疯传的“信息”时,在北京工作的湖北人杨林皱起了眉头。杨林拨通了黄冈老家亲人的电话,结果家人表示也看到过信息,但无法确定真假。不过很快,这两条“信息”被当地官方辟谣。(据北京晚报报道) 伴随着7月以来的新一轮疫情,又有不少相关谣言乃至骗局出现。口罩加上“神器贴”就能防新冠肺炎、打新冠疫苗能丰胸、有学生打疫苗出事了、投资生产新冠疫苗可以赚大钱……此类谣言,可谓一个比一个离谱、一个比一个夸张,当然也一个比一个吸睛,这正是恶意造谣传谣者的目的所在,为了吸眼球、博关注、引流量,借疫情再起之机,大肆赚取不义之财、行不端之事。 谣言之于疫情防控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当前,新冠病毒在变种,相关谣言的花样和内容也在不断“翻新”。 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的统计样本表明,与这次疫情相伴生的谣言中,相当一部分都与各地管控政策相关;涉及流调公民的隐私和科普类知识信息,也是造谣者重点锁定的目标;在疫苗接种、特效药物及核酸检测等方面,也不乏相关谣言出现。 在众多的涉疫谣言中,疫情进展、政策管控、虚假流调、病例研究等可称得上是“重灾区”,而这些也恰恰是人民群众普遍最为关心和关注的涉疫问题。因此,及时辟谣、重拳治谣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尤为重要,关系稳定民心、强化信心、坚定决心的防疫大局。 谣言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还在于其仍有生存的环境和土壤。从此轮涉疫谣言的传播情况来看,呈现渠道更加分散、人际传播和社群传播快等新特征。特别是基于身份、职业等因素的网络“圈层化”,更加剧了谣言的精准快速传播。 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任何一个普通网民、网络大咖、自媒体等,都有可能成为谣言的首发者和传播者。有些谣言内容还专门针对某些特定圈层群体进行“投放”,比如互联网企业员工、教师等,这些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身份就进一步强化了谣言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度”,无形中加大了辟谣难度。 违法成本尚不够高、惩戒追责相对滞后,也是导致造谣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造谣、传谣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的事实面前,只有让真相领跑、让法律护航,才能从根本上扼杀谣言、战胜谣言。各地各相关部门应强化信息发布、设立举报机制、缩短辟谣路径、严格依法查处,多措并举、多方合力,阻断谣言传播路径,斩断谣言幕后“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