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第二课堂手工活动教育随笔

随笔美文2021-01-2689举报/反馈

  导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学校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平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二课堂手工活动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第二课堂手工活动教育随笔【第一篇】:小象飞走了

  瞧,干恬一坐到位置上立马就动起来,将图案撕下来对于她而言再熟练不过了,只见其小手一下子就将其撕了下来,于是她就坐在位置上专心地折着她的小象,她黏上了小象的一边,但在小象的另一边上却费时了很久,就在这时顾梦媛过来了,她很热情得去帮助干恬,一手拿固体胶,一手拿着小象,认真地黏了起来,还真的别说,不一会儿就被她的巧手黏好了。

  接下来干恬开始粘小象的耳朵啦,“老师,我的小象做好了,你快来看看。”只听见干恬不断地叫着王老师。我转身一看,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让干恬检查一下小象真的做好了吗?干恬好好地看了一眼,发现了问题所在,立马把小象的另一只耳朵改了过来。最后她开心得把小象送到了美工区的纸工展示处,告诉我这样小朋友就可以看见她的作品啦!

  干恬的撕纸能力在我们班还是蛮脱引而出的,撕下来的纸工都能完好无损,是个内心细腻的小女生,她在黏大象另外一边时,虽然费时了很久,但她并没有急躁,而是坚持不懈地再次尝试,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顾梦媛的热情相助,让干恬更快地完成了,最后我利用自我检查的方式让她学会自己找到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其独立性。

  对于能力较高的幼儿可以推荐此幼儿尝试略有难度的手工,可利用点数进行难度分类,供幼儿更直观地去选择。

  第二课堂手工活动教育随笔【第二篇】:有趣的第二课堂

  “铃……铃……”上第二课堂的铃声打响了。科技小组的彭老师说:“今天我们去捉昆虫……”还没等老师说完,我们早已飞快地跑出了教室,来到了快乐体育场的草丛中。

  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草地上开始了“大围捕”活动。也许是我们声势浩大,昆虫们都小心翼翼地藏起来了,来来回回找了好几趟,大家都一无所获。于是,有的同学灰心了,跑去荡秋千了;有的同学则干脆改变目标,开始研究起小草来;还有的开始追逐打闹起来……

  我可不想放弃,独自寻觅起来。我蹲在草地上,瞪大双眼,仔细搜寻。突然,我发现草丛中有一只草蜢,就来了个飞身猛扑,,用右手捂住了草蜢。可我的手一松开,准备去用左手捏它的时候,草蜢就趁机逃走了。唉,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我垂头丧气地坐在草地上,四处张望,忽然,又发现草地上有个黑黑的东西在跃动。我仔细一看,嘿,像是一只小蟋蟀。我想:这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我又猛地扑过去,松开手一看,结果什么也没有,唉,又是一无所获。不过,一会儿,我又发现了那只蟋蟀,这次我可没那么冲动,我马上把伙伴们叫过来。所有的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蟋蟀,等着机会去捕捉蟋蟀。也不知过了多久,蟋蟀终于放松了警惕,低头吃草,这可是个好机会,四只小手不约而同扑向了蟋蟀。这可不得了,蟋蟀又逃回了草丛中。过了一会儿,蟋蟀又跑了出来,最后还是郭至恒同学眼疾手快,一下子把蟋蟀捉住了,它成了我们的俘虏。我们高兴地围着郭至恒又蹦又跳,庆祝这节课的第一个收获。

  我喜欢这样的第二课堂,喜欢这样有趣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手工活动教育随笔【第三篇】:手工活动

  案例背景:

  在我们日常的活动中,孩子们有时候会随活动产生的兴致进行提问,他们的小嘴巴里会冒出很多充满童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比较容易解决、有时很可爱、有时候会令人尴尬、无言以对。作为和孩子们最亲近的老师,当我们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采取的方法是随便的应付了事,或疾言厉色地对待,显然这些都是不恰当的方法。因为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提问是一种才智,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探索是一种明智之举。本案例通过列举了一次大班手工课上所发生的事情,通过这个事例来阐明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提问时,如果我们加以会耐心的,细心的回答孩子的每一个好奇的问题,鼓励孩子的好奇心,把握每一次的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去观察、发现、探索、从而点燃孩子心中不断求知的强烈求知欲,就能够让孩子感受更多成功的体验。

  案例描述:

  情景:这是一次大班的纸工课上,老师示范好纸折的蚂蚁,孩子们正在认真的观赏老师的杰作时,突然孩子们中间冒出这样一句话:“老师,这只蚂蚁怎么没有触须呀?”提出这个问题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的小淘气浩然。浩然这一发现可把老师给愣住了,让老师有些措手不及。孩子们没有在意老师脸上的表情,而是一阵窃窃私语的议论:“对呀,如果没有触须蚂蚁就没有办法说话了呀!”“就是哦,而且有两根触须,这只才是真正的蚂蚁!”孩子们抬起了小脑袋期盼老师把问题解决了。老师停顿了一会儿,考虑着该如何接好孩子们抛过来了这个球,终于老师微笑的开口说话了:“孩子们,你们想到了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样可真不错。不过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出好办法,把蚂蚁的触须做出来,你们自己来动动脑筋看,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把蚂蚁折出来。”

  对老师行为的评价:

  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老师首先反思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对蚂蚁制作的不够精心,在以后的活动上应该加以细心的准备。然后当面对孩子所提出的疑问时老师的态度是很欣然的接受了,并且把孩子们所抛过来的难题,非常巧妙的又抛回给孩子们。这一行为不仅能够体现出老师真实的做到了“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而且也积极的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和思考,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对幼儿行为的评价: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浩然是一个具有明锐观察力和会真实表达自己看法的孩子,他对老师制作的作品能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直言不讳。浩然的疑问,让孩子们所熟悉的蚂蚁形象再一次明朗。正是这一问题让其他孩子也注意到了老师的作品,引发了孩子们的低声讨论,对老师的这只没有触须的蚂蚁纷纷表示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期待老师的解释。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老师的这一次意外的“不精心”经过老师的引导让孩子得到一次学习机会,

  情景:这个时候,浩然对老师的解释好像不是很满意,嘴里嘀咕着:“没有触须蚂蚁就不能够讲话了,我要做一只有触须的蚂蚁。”这个时候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浩然的小脑袋说:“好的呀,老师和你一起开动脑筋,来试试做只有触须的蚂蚁。”

  不一会的功夫,好多的孩子按照老师的范例折出了纸蚂蚁,大家都在兴高采烈的玩着自己的成功作品。而浩然呢,跑到老师的前面问:“老师,你想到了没有呀?”老师又被弄愣了一下,原来浩然还想着蚂蚁的那两根触须呢!不过这个时候老师反问了一句:“还没有想到,你想出来了吗?”浩然说:“再给我一小会儿的时间,我会想出好办法的。”

  对老师行为的评价:

  面对孩子的好胜心和自信,老师鼓励了孩子,对浩然的想法给于了及时的支持与动力。

  当浩然再次跑向老师,询问老师有没有想到怎么做出触须时,此时的老师再次把问题交给孩子,同时也将探索的时间留给了浩然,引导浩然自己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浩然的回答也非常的自信,似乎在有力的预示着他一定会成功的做出触须。

  对幼儿行为的评价:

  在浩然的这句话中我们完全可以听的出来他有一颗好胜心,这使他肯定自己一定能够把有触须的蚂蚁做出来。

  当许多的孩子完成了杰作,高兴的玩还来不及,仿佛已经把蚂蚁有触须的事情已经忘的一干二净,或许孩子们觉得用纸的材料来做触须比较的困难,所以有些放弃的想法。而这个时候的浩然呢。却将了老师一军。

  情景:浩然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研究手中的作品,表现出来的那副认真劲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就是平常喜欢偷懒的浩然。过了一会儿的功夫,浩然准备好了沾触角的胶水,但是由于触须非常非常的细,还没有完全干的时候触须就马上从蚂蚁的头上掉了下来,实验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浩然放弃了这个方法,又在一边思考了起来。

  对幼儿行为的评价:

  在浩然的心里有一股不肯服输的力量,虽然制作蚂蚁的触角充满了许多许多的困难,但是浩然没有气馁,也没有寻找同伴的帮助,只是非常认真的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着,思考着,试图寻找出制作蚂蚁触须的方法,这一些动作足以可以证明浩然这个孩子富有强韧的毅力。

  情景:突然,浩然似乎找到了金钥匙一样跑到我前面说:“老师,能不能给我一根针和线?”老师满足了浩然的这一请求,并且注意着浩然如何的去使用这一辅助的工具,盼望着他的成功。这个时候浩然轻轻的拿起了触须和纸蚂蚁,用针一点一点的缝了起来,缝到最后的时候还会把线头一点一点的卷起来,或许是平时没有接触这些工具,浩然弄的有些乱。老师上前询问:“是想把线整理好打结吗?”浩然点点头,老师顺手接过来把挂着的两根线头牢牢的打上了结。浩然拿着做好的蚂蚁,浩然兴奋不已,激动的叫起来:“大家快来看呀,蚂蚁的触须长出来了。”手举着这只班中独一无二的蚂蚁,伴随着浩然的小手有力的挥动着,有了触须的小蚂蚁也变得栩栩如生了起来。“浩然你做出了蚂蚁的触须哦,太好了”,老师在一边为浩然努力后的精美作品鼓起掌来,“浩然,你这只小蚂蚁真好看,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做出触须呀?”在一边玩自己作品的孩子们逐渐靠拢过来,老师把这些孩子们集中了起来,请浩然来当小老师介绍自己是如何做出这对漂亮的触须的。

  对老师行为的评价:

  在中间的一个环节上,当浩然正在自己无法解决的苦难面前,老师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及时给于了浩然一定的帮助。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我们新《纲要》中的精神,老师活动中的正确地位也得以真正的体现出来。

  看到浩然的成功,老师给于了大力的肯定和鼓励。并且为孩子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请浩然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这一办法不仅提高了浩然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其他孩子们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了分享经验的机会。

  对幼儿行为的评价:
来源: m.taiks.com

  经过了浩然的动脑筋之后,他想到了选择平时生活中的工具来辅助做触须,使做触须的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一过程说明浩然是在投入了很多的努力后最终完成了这一作品――做成了一直真正的蚂蚁。浩然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评价反思:

  在这个案例里面,我们看到当老师面对浩然的问题,没有用随意的态度来对待,对于孩子指出老师折的是一只没有触须的蚂蚁,老师虽当时有些尴尬,但是随后却能够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上,尊重孩子的这一观点,并且积极的鼓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找出成功的经验。因为一个人自己探索出来的经验和从别人那里获取的成功经验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在这个案例里,老师所处的角色正如我们的《新纲要》里所指引的一样,是一个支持者、观察者、合作者,同时也是孩子们成功后的经验分享者和支持者。

  案例中的这位男孩子浩然是一个具有明锐的观察力的孩子,正是这一观察力让浩然发现了老师的“成功之作”其实不高明――没有触须的蚂蚁。而在后来的一系列的环节中也足以证明浩然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创造性的幼儿。他不满足于当前,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他始终注意于这一创造内容里,对这一内容屡屡的尝试,而且没有轻言的放弃,不断的探索,就是这样一股坚持的力量,让浩然成功了,终于给蚂蚁装上了美丽的触须。

  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我们老师要学会引导孩子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且创造机会引导幼儿和同伴进行讨论或在争论中独立的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些过程中,幼儿有可能通过几次的尝试失败,改进方法,获得最后的成功;也有可能通过与同伴之间思维的碰撞,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但这些都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努力和探索才能够获得的,而这些也远远比我们教师直接给予的经验更加深刻,也更加的有价值。

  第二课堂手工活动教育随笔【第四篇】: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集体主义,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发展智能。沈抚新城方大实验小学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辟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合唱、腰鼓、文学社、趣味英语、轮滑、田径、手工、绘画、科学、书法等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优化及提高。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增强,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同时也让每个孩子树立了自信心,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坝仔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本学年开学初,学校就成立了鼓乐、书法、美术、乒乓球、篮球、田径等兴趣小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该校通过摸索逐步形成了“三定、二结合、四有、四坚持”的管理办法。

  三定,即一定时间;二定地点;三定小组成员。依据学生兴趣、特长划分小组进行活动。

  二结合,即一是学科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互相补充,形成整体,做到基础与特长并进;二是校内与校外结合。

  四有,即一有辅导教师;二有教学计划;三有总结;四有成果展示。

  四坚持,即一是坚持每周活动一次;二是坚持因材施教;三是坚持科学辅导;四是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学校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平台。

  第二课堂手工活动教育随笔【第五篇】:中班教育随笔

  对于刚上中班的孩子,绘画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我决定先来一次涂色巩固的练习,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兴趣,我印了很多白雪公主、奥特曼、公鸡、花猫、螃蟹、长颈鹿等图案,供孩子们练习涂色,中班美术教育随笔。在涂色前,认识了一遍蜡笔的颜色,并给孩子们说,我们要用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黄色的这些漂亮的颜色去涂,黑色只能用在头发上,白色涂了看不出来所以不要用。

  涂色练习开始了,我巡回整个教室,了解并指导孩子涂色的技巧,大半的时间过去了,我走到清清面前,一看,怎么什么也没图,仔细一看,他正在用白色的蜡笔使劲往猫咪身上图,我说“老师不是说了,不要用白色的蜡笔涂颜色吗?”他是一个不太善于言表的孩子,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孩子都说“猫咪是白色的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想:恩,猫咪的确是白色的,而且我印的是一只,pettycat,动画片里也是白色的。我拿起他的纸,看了好久,猫咪虽然是用白色的蜡笔涂的,但是涂得非常认真细腻,连黑色的轮廓线上也没有蘸到白蜡笔。

  其实,画画只是表意的,白色的猫咪真是孩子想心中想要表达的,我的目的只是让孩子练习涂颜色,不必拘泥于什么颜色,黑色白色或者是红色黄色,都是一些漂亮的颜色,可是引导孩子不要使用某种颜色而让画面绚丽,却对孩子的审美产生了误区。孩子的作品应该随性一些,可以不要去追求型,追求色彩的艳丽。

  让我想到,今后在班级开展涂鸦活动时,在活动中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自由发展。

  由此,我明白了,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绘画感兴趣,老师要为他们提供轻松快乐的绘画氛围,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主性,给予幼儿充分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的个别差异,以及个性化的出现,成人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