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大学食堂随笔
导语:又到一年毕业季,说起大学食堂,总让人产生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大学食堂菜被戏称为第九大菜系,讲求“丑、少、贵”,主攻“乱炖”和“瞎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且看大学食堂随笔》,欢迎阅读。 且看大学食堂随笔【第一篇】:大学食堂随笔 又到一年毕业季,说起大学食堂,总让人产生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大学食堂菜被戏称为第九大菜系,讲求“丑、少、贵”,主攻“乱炖”和“瞎炒”,更有代表作月饼炒辣椒、葡萄炒玉米、橙子炖肉等食材“混搭”太离谱的奇葩菜品。 不过事实上,奇葩菜的诞生不是因为高校厨师太业余,多数情况是他们有意为之的创新之作。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华闵食堂的另类食堂菜葡萄炒玉米,正是厨师刘玉红平时钻研新菜品,为吸引学生就餐的成果。菜品一经推出不仅红遍师大校园,更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很多师生前来试菜。华闵食堂尝到甜头,最近又推出了加入火龙果的升级版,还有脆皮芭蕉和油条灌蛋等新品。华闵食堂的奇葩菜已成为吸引师生的隐形招牌。 虽然,华中师范大学东二食堂的熘炒葡萄被网友们集体吐槽,厨师王长龙却不以为然。“味道没有想象中的诡异”,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将黑加仑、马奶、红提三种葡萄在特调的酸甜酱汁中熘炒,口感爽脆,酸甜适度,是道不错的开胃菜。这道菜是他在《中国大厨》杂志上看到鸡丁炒葡萄,为迎合学生推出的改良版。事实上,华中师大的学生对此很买账,这让王长龙想要推出更多的创新菜。 熘炒葡萄被网友集体吐槽,厨师王长龙不以为然,他说这道菜是他在《中国大厨》杂志上看到鸡丁炒葡萄,为迎合学生推出的改良版。 就在上学期,东北农业大学推出了“动物馒头”,硬是把普通的大白馒头做成五颜六色的卡通动物造型。这是学校为了保住“吃在农大”的声名,让厨师们不断出新的杰作。早在二三十年前,“吃在农大”的说法在哈尔滨传开来。那时物资相对贫乏,土豆、白菜是东北多数食堂的主打菜。而农大因教学所需,自产蔬菜、自养家禽,这些食材就近流向学生们的餐桌,农大的学生总是最有口福。 这些稀奇古怪的食堂菜,有的是厨师们的创造,有些本是八大菜系中的一道,只是不太常见。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南区食堂的菠萝炒年糕,其实是豫菜。华南农业大学的南瓜煨番茄,是正宗的粤菜。 不过,有些高校的奇葩食堂菜确实值得被吐槽。比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月饼炒辣椒。月饼是中秋节学校为留校学生发放的免费月饼,担心剩下的月饼过期浪费,索性和辣椒配在一起炒。这种刚巧就剩两种食材,索性就配在一起的做法,还诞生了北京体育大学的西瓜炒香蕉,中国人民大学的青菜炒橘子,武汉大学的草莓炒鱼丸和山东体育学院的橙子炖肉等。 最有趣的大学食堂还是华东师大,它曾为力挺校友刘翔推出萝卜丝饼。2011年的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决赛,刘翔在跨越最后一个栏时,被旁道的古巴选手罗伯斯挥臂打到而错失冠军。转天,为了给刘翔出口气,母校的早餐主打与罗伯斯同名的萝卜丝饼。 且看大学食堂随笔【第二篇】:食堂随笔 从小到大,相比很多人,我在食堂吃的并不多,我是从初三开始在学校食堂吃的,因为住校没办法,所以只能选择食堂。说实话,我不喜欢在食堂吃饭,但我喜欢点了外卖拿到食堂吃。而我在初三前不到食堂吃也是因为不喜欢,不喜欢食堂的大锅饭。 到了大学,我发现我该追忆似水年华了,因为当年的红烧大排已经不复存在了!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往前进的,大排的配料换了一个又一个,酱油走了,玫瑰腐乳也走了,红烧大排彻底被赶下了食堂饭菜的舞台,留下的只有炸猪排。但我也不必伤心,毕竟最基本的食材还在,只不过名字由大排变成了猪排。但实际依旧还是有可感伤的地方,就比如我说“来快大排”,里面的阿姨大妈总是迟疑半天,而我说“炸猪排”,她立马就帮我拿一块,服务相当到位,估计那也得有个星级饭店的水平吧。 回到大排本身。初到大学看到这个大排,心里还是有那么点激动的,脑子里一下蹦出两个字“真大”!点了后觉得价格也不贵,心里还没来得及欢腾,咬了第一口,一下子就跌到了低谷。这排骨的大与厚原来都是靠面粉包装出来的!哦,其实我早该想到了!这年头卖的东西,不是毒的就是假的。不坑你坑谁啊?从这个大排的横剖面,我看到了面粉抗争大排的心酸血泪史,这一天,面粉终于胜利了,它站起来了,它的单层的厚度已经超过大排的厚度了!这是全体面粉的胜利啊!更是食堂的胜利啊!面粉战胜了大排,而食堂打败了我们。 终于,我没忍心吃下这享受着胜利果实的面粉,剥离之后,我看到了猪排,天啊,你吃减肥药长大的吗?你是受虐待长大的吗?难以想象,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这头猪终于修成正果来到了餐桌。看着这块猪排的结构,我不禁浮想联翩,我想到了那些穿着貂皮大衣看上去很胖其实脱了大衣依然很胖的所谓贵妇人;我想到了那些大腹便便躯壳除了脂肪内脏完全腐朽黑心的吸取民脂的官员;我想到了那些利欲熏心不顾工人死活只要赚钱白天体面晚上禽兽的老板;我想到了各种欲望……真他妈的,要不是看到你这猪排和这么厚的面粉紧紧相拥,我会想这么多不该在吃饭时想的丑恶嘴脸以致胃口全无吗?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算你狠! 且看大学食堂随笔【第三篇】:大学食堂随笔 大学时代,我是很早就告别食堂的。 当然,这话不是说交大的食堂做得差,而是在学校里,除了食堂以外还有更多的选择。我开始越来越怀念那些可以不吃食堂的日子。 每每说起食堂,就争相开始吐槽,而少得可怜的荤菜品种,自然是首当其冲遭到批判的。 大排、大肉、狮子头,我们单位食堂的荤菜老三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如果哪一天小鬼端回来的餐盘里有一份鱼块或者是白切鸡,这便是一件很了不得的大事,以至于其余所有人会立马两眼放光。 没错,这就是食堂菜,让人有点无奈的食堂菜。 有人说,中国菜除了八大菜系外,还有第九大菜系,那就是食堂菜。而食堂菜中,又以固定不变的几样荤菜作为标志性的代表。大排、大肉和狮子头,正是光荣的代表。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单位食堂里的荤菜是职工们追捧的对象,因为只有在这里,能一饱口福。 很多人的记忆中,食堂大妈“高超”的打菜技巧是令人生厌的,也许这一勺菜落入你碗中之前的一个颠勺动作,一份莲白回锅肉的某块肉片就这么被颠回装菜盆里去了。相比之下,一块大肉、一块大排和一颗狮子头,似乎是无尚公平的买卖。 当然,大荤终究是改善伙食的奢侈品。老师傅口中,那时候的单位食堂里曾经风靡过一种与阳春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美味”。 排油面,抑或是排油拌饭,即是用烧制大肉大排的卤汁拌面或拌饭,是一种廉价但美味的果腹品。 人永远是智慧的,没能吃到肉,但能尝到点肉味,也是一件令人心满意足的事情了吧。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感谢食堂,正是食堂大锅烧肉的盛景,才造就了长时间炖煮后浓稠的汤汁和酥嫩的口感。而且有意思的是,食堂制作大荤料理的方式看似粗放,在自家厨房的小灶头上却很难复制。 不过,尽管各家食堂有着自己的“独门秘方”,但论及大肉、大排以及狮子头的味道,则基本上保持了出奇的一致。在包邮区,浓油赤酱的风格是基础,无非苏南比浙北在甜度上多了几个加号而已。 故而哪怕你不是老饕,在浸淫多年的食堂风味后,你也能很快的判断出,咬下去的这一口里,肉是不是新鲜的,狮子头的淀粉放多了还是放少了,大排是烧老了还是恰到好处。 也难怪,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以后,一旦人的嘴巴变得刁钻起来,这些昔日里改善伙食才能吃到的大荤,天天供应却反而不那么受待见了。 就说有那么一回,大家一块儿吃中饭,荤菜是一盆干菜大肉,结果饭都快吃完了大家发现,菜盆里的干菜被一扫而空的同时,大肉却剩了完好无缺的两块。 老师傅像是命令一般的说道:“来来来,你们几个小伙子把肉分分掉”,而我们则连连推让:“X师傅,还是你吃吧。” 最终,老师傅盯着餐盘半晌,摇摇头:“哎,想不到吃大肉也有吃伤的一天!” 且看大学食堂随笔【第四篇】:学校食堂随笔 时下瘦身浪潮依然汹涌澎湃,追求时髦的美眉们更是为此痴狂。腰间敦敦的脂肪,总是让她们嘟嘟着嘴巴。我说美女们,别灰心,别丧气,到我们学校来吧,保你梦想成真。 话说这个星期一,我与我们学校最时髦的美女教师坐在一起聊天。她说她上个星期熬死了,星期五回家之前,她就打电话给她妈妈,让她妈妈炖好肉,她回去要吃,回家后,她就立刻吃了两大碗。她又说,星期六的时候,她家又烧了她从我们这里买回去的土猪肉,她又吃了两大碗。我说,仅仅上个星期一星期没买烧过荤菜,你就苦成那样啊,这种饮食生活以后应当是常态哦。她立刻就惊讶地说:“不会是真的吧!”我说,怎么不会呢?你没来的去年,我们在学校,吃一个星期萝卜,吃一个星期白菜是常事。现在与更以前打比,已经好多了。我说完,只见她无奈的咬着嘴唇。我又说你实在熬不住,可以自己从家带口锅星期中间炖点肉吃啊!她就未置可否地笑了一下。她那么想吃肉,你们一定觉得她很胖吧,她可是绝对的标准身材;在我们学校想吃成个胖子,那绝对是异想天开。 我们学校食堂的伙食虽然很差,但也是一步步的朝好的方向发展的哦。下面就让我依次来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饮食发展史吧! 家乡有句俗话,说,先生先,屁股尖,一粒米,吃三天。这话虽有些夸张,不过也是当时一种艰苦生活的反应。记得那时候,我们学校的食堂,由老吴先生负责买菜,诸位博友,你能猜想出他每天买些什么才回来吗?我说出来,也许没人信。那时候每天的中餐,他就给每个人安排一块豆腐,半个辣椒。早晚餐,他就买一些便宜的菜处理才回来,叶老师豆芽白菜萝卜等。那一年,大家吃饭时总是怨声载道,结果一个个人长得像豆芽一样。前一段时间,有一老师肾结石病发作,住院回来,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我得结石病住院的费用,老吴要给我报销一半,我是他那个时候老迈豆腐吃,吃下的结石病。”听后,老师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之后就把矛头一致指向老吴。幸好,学校只让他买了一个学期的菜,要不然大不是变成石头,就得变成豆芽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的后勤主任上任总该改善一下生活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是没有经常买豆腐吃而。每餐的菜,依然是每人一唐僧钵盂三分之一大小钵盂。总是菜没了,饭还大半碗,只好伴着那点菜汤味往下咽咯。 伙食不好,这后勤主任就走马观花似的换,前年轮到我小吴做后勤主任,老吴主任留下的传统,我可不敢轻易地就把它变了。也是经常买点豆腐和白菜回来吃,有所改变的是,我经常买点鸡蛋回来吃。 这种情况,直到张老师调了,由他任后勤主任,才有了根本性的变革。他在答应任职前,说:“要我做,那一钵盂一钵盂的端菜,我不愿意,要我做,每餐就多炒几样菜,大家围在桌上一起吃。”大家都纷纷表示赞成。目前这点生活的阳光,就是从他手上传下来的。大家围在一起吃饭,虽然基本都是些素菜,但吃饭时,你一句我一句,说说笑笑,吃起饭来,还是蛮有滋味的。物质的贫乏,只好用精神来补足的。 说到这,诸位吃货可能会对我们学校的生活敬而远之。但我们学校的食堂,还是经常有些预料之中的惊喜的。我们学校有几位老先生,附近村庄每有哪家老人百年之世,都会请他们去写祭文,上祭。报仇就是,送一只羊腿给他们,他们自己在家舍不得吃,惺惺惜惺惺,每次都把羊腿拿到学校食堂来,让大家美餐一顿。 更有那些吃货可遇不可求的食品,正宗锅巴粥。去年我们学校从县城分来一位老师,回家一说,我们学校的锅巴粥好吃,她的全家人都想到我们学校来吃一次。我们经常对她开玩笑说,你干脆用盆子装点回去,带给你的家人吃。 因我们学校坐落在水库边,绝对正宗的天然无污染的野生鱼虾、泥鳅、团鱼等也是偶尔能吃上一大顿的。 生活就是这样吧,我需要在苦中寻乐,让平淡清苦的生活能激起一些美丽浪花;也正像我们上课一样,需要把那些味如蜡的文字,添加一些幽默的滴剂,让学生在快乐中消化掉那些文字中蕴含的知识、养分。 同样是人,为什么一做先生,就变得那么吝啬了呢?难道那句“先生先,屁股尖,一粒米,吃三天”的俗语,永远都会是先生们的谶语? 且看大学食堂随笔【第五篇】:学校的食堂 学校的食堂是大家最熟悉的地方。每当下课的铃声一敲起,学生们都会到食堂用餐。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食堂的规模不大,但设备齐全。食堂售卖的食品更是多样化。 学校里有很多长桌子和长凳。每当学生购买后,就可以坐下来享用。上课时,清洁工人就会把坐姿清洁干净,以保持食堂的清洁和美观。所以,清洁工人的功劳可不小呢! 下课时,食堂的座位每次都挤满了人,十分热闹。食堂的事物常常飘出阵阵的香味,因为那里摆卖了许多令人垂涎三尺的食物。学生们都很守规则,都会排队买食物。虽然如此,巡查员仍然站岗维持秩序。 食堂的角落里摆放了一个大盆子。每当学生用餐完毕后,他们就会把餐具放进大盆子里。这样一来,就能方便清洁工人收拾餐具,而且也可以配汤学生的良好习惯,真是一举两得呀!食堂也有几个洗手盆、几面镜子和洗手液,学生可以在饭前后洗手,以保持卫生。 墙壁上有个布告板。上面贴着一张张布置精美的海报。它提醒我们不可浪费食物,也要注意摄取饮食均衡的食物,及保持食堂的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