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是一种需要引导的情感表达
摘要:前不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插入地图对一起诈骗粉丝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涉案人员韩某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而在该案中,5名受害人全都是急于入场见偶像一面的年轻粉丝,甚至有4人为“00后”。最小的被骗粉丝年仅14岁,被骗走了2500元。 尽管此案属于个案,但是近年来伴随着粉丝经济的不断繁荣,追星粉丝低龄化和去理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点毋庸置疑。从这个角度讲,此案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因为有媒体在调查中发现,加入到追星行列的青少年有不少都是“00后”年轻粉丝,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为见所谓的“爱豆”一面,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瞒着家长不惜一掷千金,为一些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创造了可乘之机。 从追星现象产生的那一天起,喜欢追星的青少年就或多或少地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焦虑。我们不能说社会和家长的反应毫无道理,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去追星,的确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追星也因此成了一个带有负面感情色彩的词汇。但是,当我们对孩子不理性的追星行为说“不”的同时,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追星背后所隐藏的情感需求。 人是感情动物,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情感的陪伴。但是我们发现,如今的很多青少年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评价也多围绕学习成绩而展开,他们内心真正的情感需求却很少被关注。而对不少孩子来说,追星不仅可以纾解被压抑的情感表达,而且还可以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有价值,因而追星也就成为青少年找寻自我价值、实现情感共鸣的一种表达方式。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份难舍的情结,所以从可以满足情感需求的这个角度来讲,青少年追星其实并无过错。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问题在于,一方面青少年心智尚不够成熟,容易导致追星的情感需求不能理性表达,甚至会走向极端;另一方面资本裹挟下的饭圈文化充满最低等的商业逻辑,青少年追星的正面价值可能会遭到无情摧毁。所以,单纯反对青少年追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既然从某种程度说,青少年追星的非理性现象不断出现,反映出了成人世界过于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他们情感需求的客观现实,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步骤,就应该是补齐青少年情感教育缺失的短板,引导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满足他们健康有益的情感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学会用健康的心态去看待明星身上的光环,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未来生活的复杂环境,让生命之舟顺风远航。 (m.Taik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