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四代的求学梦想
我们家祖辈都以务农为生,虽然谈不上是诗书传家,但是祖辈们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到了我们这一代,皇天不负有心人,鸡窝里终于飞出了金凤凰——哥哥、我和弟弟相继都考上了大学。这件事在村子里成了爆炸性新闻,父老乡亲们都夸赞父母养了三个好儿女,不但光耀门楣,也为村子增添了光彩。但是在这美丽的光环背后,却承载着我们家祖孙四代人的求学梦想。 祖父的求学梦想——绝望 祖父出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那是一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年代。少年时代的祖父,生活过得十分艰辛,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看着有钱人家的孩子走进私塾,祖父很是羡慕,于是央求父母让他也上学。曾祖父曾祖母哪里不知道祖父的心智聪颖,是一个可造之才,可眼下,在祖父之后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儿女,哪里有闲钱供他读书?所以,祖父的央求被一次次地拒绝,最后得到的竟是一记愤怒的耳光!祖父跪在地上,苦涩的泪水顿时淹没了他的双眼,无声的啜泣在诉说着他内心的痛苦。曾祖母一把将祖父搂在怀里,早已泣不成声:“孩子,不是你爹他心狠,这一大家子老老少少的口都等着他一个人填饱呢,你要理解你爹的苦衷啊!”祖父绝望了,他这时才明白了:读书对他来说,是一个美丽的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 父亲的求学梦想——遗憾 父亲比起祖父来,可以说是幸运多了。解放后,公社将我们村子西边的城隍庙改造成小学,许多穷人家的孩子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了,十二岁的父亲也在其中。 父亲的学习十分刻苦,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每天放学后,先帮助祖父祖母干家务,因为他是家中的老大,弟弟妹妹还都小。干完家务后,父亲就在昏暗的油灯下刻苦读书,一直到深夜。父亲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三年后,十五岁的父亲初小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小。他高高兴兴地等待着上高小,但是迎接他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回家务农!父亲当时就懵了,后来才得知,当时因为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极度匮乏,只能让一小部分学生继续升学。升学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年龄,二是成绩,缺一不可,父亲就是因为年龄超过了规定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十五岁的父亲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学校,回到了家里。后来经队长的推荐当上了大队会计,一干就是十几年。 我的求学梦想——苦涩 祖父母去世得早,父亲因为是老大,很早就独立支持了,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家。父亲母亲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为的就是能将我们兄妹三人抚养成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家的日子依然很艰苦。我们三人的学习开销就花掉了家中的大半收入,为此,父亲在农闲之时还经常外出打工,以补家庭开支。 每天放学后,我们三人便趴在院中的石桌上写作业,父亲默默地翻出他用过的旧账本,给我们钉本子,母亲则把平时收集起来的碎块布料拿出来为我们一针一线地缝制书包。虽然我们兄妹三人没有漂亮的书包和文具,但是我们学习都很用功、刻苦,这点让父母感到无比的欣慰。 后来我们三人相继上了初中、高中和大学,家中的负担急剧加重,以至于负债累累。好几次当看到父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我都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当我把想法偷偷地告诉父母时,得到的是他们斩钉截铁的回答:“如果你是因为学不懂的话,我们也不拦你。可是你能念书啊,如果这样半途而废,我跟你妈会后悔一辈子的!你只管读你的书,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们也要供你上学!”父亲的这句话永远地铭刻在我的心里,使我一辈子也无法忘怀。 就在父亲和母亲的苦苦支撑下,我们兄妹三人终于从大学中走了出来。 儿女的求学梦想——幸福 儿子和女儿是一对孪生姐弟,出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他们的确是时代的幸运儿。 我跟爱人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第一代人,对农村孩子的上学之苦都有切身体会,因此我俩商议,决不能让孩子再遭自己的那份罪,要让他俩上条件最好的学校,受到最好的教育。2007年,我们在县城买了房,并赶在孩子上小学之前装修好。现在俩孩子都在县城实验小学上学。平时他们需要什么东西,只要是与学习有关的都满足他们。书包一年换一个,文具盒有铁皮的、拉链的,各色铅笔每人一大把,除此而外还有钢笔、中性笔、水彩笔、勾线笔、油画棒、橡皮泥、旋笔刀等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就是这样,儿女有时还觉得不满足。当我给他俩讲述了祖父、父亲和我求学的艰难历程后,他们脸上显露出惊讶的神色:“咱们家里以前就那么穷呀?” “可不是吗,不敢跟你俩比啊!你看,你们现在的校服多漂亮呀!一套春秋装,一套夏装,尤其是夏装,弟弟穿上是个小帅哥,姐姐穿上是个小美女,我多么羡慕你们呀!”俩小家伙听后,脸上洋溢着得意幸福的笑容,就像两朵绽放的花朵。 唯愿他俩快乐、用心地学习,健康、茁壮地成长! 编辑点评: 祖父、父亲、作者兄弟姐妹三人及一双儿女,四代人的求学梦想,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变迁。人们的日子由苦变甜,梦想亦由梦成真,这是多么好的时代啊!作者朴实的文字里,充斥着自豪感和幸福感,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行进在光明、幸福的大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