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陶渊明的散文随笔
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八十一天的官场生活后,亦然决定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己那魂牵梦绕的家,享受天伦之乐。下面是美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品读陶渊明的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品读陶渊明的散文随笔:寂寞陶渊明 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这不光是对他所生活的时代而言,就是在现代社会,能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不多。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饮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中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里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不妨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 且让我们想象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清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从繁华的官场抽身而退,谁能理解他的寂寞?作为晋大司马陶侃之后,步入仕途、承续家风乃是社会的通常要求;而对一个少有高趣,心存不灭理想的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来说,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也须得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即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生活,也得去做官。实际上,自陶渊明四十一岁归田到他六十三岁辞世,这漫长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未尝一日忘却澄清天下的理想。鲁迅曾经提醒人们注意冲淡平和的陶渊明,背后还有刚猛雄放的一面,就是要我们理解陶渊明不曾一日淡忘他少年时的抱负。而且,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可能。统治者曾在他四十九岁和五十四岁时两次征召他为著作郎,他都毫不动心。江州刺史檀道济上任后亲自带着米肉去看望他,也算礼贤下士了。但陶夫子不买帐,将其米肉挥而去之。 将自我从名利场中放逐,他走得这样的彻底,没有一点藕断丝连。是什么使得陶渊明意志如此坚决,再也不愿将自己侧身官场?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表白,以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倾诉,可以感受到他的孤洁高傲的人格理想与污浊昏朽的社会现实的背道而驰。正是经历了丑恶官场的历练,感到深深厌倦之后,才有毅然背弃的举动。“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有何快意可言?“世与我而相违”,“门虽设而常关”,从寂静的树木草丛中,从袒露的石头泥土中,从悠悠的空气和风中,从“农人”“亲戚”的“情话”中,陶渊明真正领受到了生命回复本性的快乐和幸福。 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乱世中,当我们见多了沽名钓誉、贪饵吞钩、奴颜屈膝、背信弃义等等卑劣无耻的行径之后,他这样安守寂寞,独善其身,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执着地坚守着他的精神家园,将种豆、采菊、饮酒、读书、睡眠、行路、乞食等日常生活和草木、飞鸟、片云、鸡鸣、狗吠等日常景物诗化,甚至于将死亡也诗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什么能够和这诗化人生相比的呢? 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请与千年诗魂一道,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品读陶渊明的散文随笔:粗略品读陶渊明 中国文脉,行至魏晋,又出现了一座时代的高峰——陶渊明。 魏晋文坛,辞藻华丽,文风虚浮,竞尚浮诞,清谈玄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重形轻质,内容空泛。 就在这样一个文学虚浮低迷的时代,陶渊明横空出世,独辟蹊径,大放异彩。陶渊明以其戒色彩,戒夸饰,戒繁复,戒深奥,戒典故,戒精巧,戒黏滞的清新诗文,文以气为先,一扫虚浮文风,为魏晋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气血,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文风,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朴素自然、洁净淡远之文气。 陶渊明其人,少壮时,“娴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少时即有热情奔放的性格和“胸中吐万丈长虹”的壮志。其诗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勾勒出了一个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少年俊杰的英姿。致仕时,三度出仕,三度归隐,三起三落,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山林,躬耕幽居。归田后,彻底放下仕途经济的思想包袱,彻底得到精神解放的陶渊明,从此纵情山水,情系田园,读书写作,吟诗作赋,弹琴吟唱,解忧明志。开始了田园诗人的后半生。 田园牧歌般的隐居生活,使得陶渊明深入地了解到了山水田园和风土民情,深切地体会到了人事人文和人理人情,帮助他创作出了大量清新隽永的山水田园诗,帮助他创造出了中国文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人”的人生境界,帮助他创造出了中国的“乌托邦”,一个虚无缥缈而又令人无比神往的美丽的理想世界——“桃花源”。 陶渊明的诗,现存125首,以五言居多(116首),大略可分为田园诗、咏怀诗两大类。 陶渊明的田园诗,巧妙融合景、情、理,描绘优美清新的田园风光和朴实真挚的人际关系。把枯燥平淡的耕读生活,写得异常充实丰满令人向往。主要作品有《桃花源诗并记》、《怀古田舍》、《劝农》、《归园田居》、《西田获早稻》、《下馔田舍获》。在诗人的笔下,田野的景物是清新的,“鸟弄欢新节,冷风送余善”。田间的劳动是愉快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诗人笔下的美丽田园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是何等令人神往的田园生活呀?我们不难从他的田园诗中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平淡冲和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优雅风采。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桃花源诗并记》为首,是其代表作。《桃花源诗并记》描写了一个没有帝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由平等的理想的彼岸世界——世外桃源。诗中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美丽景象,有“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的生活氛围,有桃源百姓纯朴真挚的精神世界。这是陶渊明探索人类美好未来的思想结晶。以这首诗为代表的陶渊明的三十余首田园诗成了后世中国田园诗的基石。 陶渊明的咏怀诗,继承发展了汉魏以来抒情言志的诗歌传统,内容颇为丰富,既有中年宦游时的行旅诗,又有晚年归田以后的杂诗。陶渊明生逢乱世,怀才不遇,诗人虽经三仕三归的痛苦,但仍无法熄灭心中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之火。其三仕三归所经历的痛苦与欢乐,都真实地写进了咏怀诗中。主要作品有《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归林》、《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杂诗》、《饮酒》、《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咏荆轲》等。其中不乏“火气十足”的“金刚怒目”式的咏怀诗,比如《读山海经》和《咏荆轲》,表现出了诗人俯仰宇宙,上下古今,豪气凌云的豪放气魄。 除了诗歌,陶渊明还着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虽不多,但水平很高,影响巨大。主要作品有《闲情赋》、《感士不遇赋》、《归去来兮辞》、《扇上画赞》、《读史述》、《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等,其中《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堪称千古绝唱,历久不衰。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与官场诀别的宣言。开篇从决计归田叙起,起始就是激愤决绝之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吾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接着写启程舟行,抵家见闻,息交绝游,扶策涉园,农事西畴,登临东皋,也都是归家之前的悬想预拟之辞。结以永不复仕之旨。环环相扣,剪裁取舍,恰到好处。 而诗序《桃花源记》,则是堪称浪漫派文学鼻祖的绝好韵文,其思想艺术成就更是超过了其正文《桃花源诗》,成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上上珍品。 除了《桃花源记》以外,寄托陶渊明个人理想的抒情散文《五柳先生传》也是人们千古吟诵的名篇。陶渊明的诗歌,不废人事人文,不离人理人情,志趣高远,超然于境遇形骸之上,“以其乎平昔所行之事赋之于诗,无一点愧词”,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众多诗人。 陶渊明的辞赋,继承了汉代辞赋结构恢弘、气势磅礴,与魏晋辞赋短小短小精悍、纤丽严密的优点,走上清新自然、朴素平淡的道路。 陶渊明的散文,无论叙事抒情,都以意尽而后快,行文如行云流水,造语精到之至,如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对后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陶渊明有着如此高超的文学水平,但在其有生之年和南北朝时期,他的诗文并未得到文坛应有的重视。《文心雕龙》没提他,钟嵘《诗品》只列为中品,直到萧统搜集陶渊明的诗歌、辞赋、散文,为之编集作序,陶渊明的名声才渐渐兴起,可是在萧统的《文选》里也只选了他8首诗1篇文。到了唐代,陶渊明才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之后。名声大震,唐代推崇他的文人很多,王维、李白、高适、孟浩然、颜真卿、杜甫、白居易、韦应物、柳宗元、都非常欣赏陶渊明的人品和才华。宋代文人对陶渊明的推崇更是无以复加。欧阳修对陶渊明推崇备至,苏轼“独好渊明之诗。”陆游夜读陶诗,乐以忘食。朱熹更是视陶渊明为古今第一流高士。从此以后,陶渊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直到今天。 陶渊明的作品,在国外也有广泛的流传。朝鲜文学家许筠、朴厚享深受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写了许多与陶诗风格颇近的诗文。公元8世纪左右,陶渊明的作品流传到日本,日本著名诗集《万叶集》里有些作品就深受陶诗的影响。正如大矢根文次郎所说:“长期以来,陶渊明的作品在日本一直有着重大的影响。日本各个时期的艺术家都极为推崇陶渊明清高、贞洁的人格,十分爱好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接受过陶渊明的熏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陶渊明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诗人,他的作品在日本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品读陶渊明的散文随笔:仰慕陶渊明 陶渊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位伟大的人,对于他我们知道那些呢?我们该仰慕哪些呢?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和总结一下关于学大散文欣赏-仰慕陶渊明的相关信息,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的来学习和了解一下。 陶渊明绝对是一个智者和圣者,值得我们大家仰慕。 怎么说他也是做过彭泽县令的人,我不知道这样一个职位在当时的社会中对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在今天,许多人寒窗苦读、孜孜以求,为谋求一个公务员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如果能够做到一个县令的职位,至少也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给家族脸上添了光彩了。只要这个人不是因为政治原因(比如贪污受贿)被国家权力机关双规甚至处理了,你让他主动从县令的职务上退下来,基本上不大可能(除了正常的工作调动或者离职)做出这种被别人看起来“二哥”的举动。 可能有人会说,陶渊明之所以弃官归隐,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太黑暗了,他太向往美好清新的田园生活了。 是的,陶渊明绝对热爱田园生活,这从他虚构的那个世外桃源当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那里“落英缤纷,芳草鲜美”,那是与世隔绝的神仙世界,要找到这样一个世界,其难度绝对比得上今天全世界搜救失去联系的马航。但是,老陶最先并不是对那个官场完全不抱希望的,至少从《归园田居》里的那句“一去三十年”可以印证,他曾经多么热衷于官场,可以说这一点和今天的所有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老陶为什么会归隐呢?我想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是做官太不容易了,容易受到别人的牵制、排挤甚至打击。仔细品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完全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可以想象,老陶当时把自己看做是“笼中鸟”“池中鱼”,完全失去了自由,不能随心所欲,和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比较起来,自然少了几分悠闲和惬意。我想,老陶当时一定是被上面多得数不清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才做出“弃官归隐”的打算并且付诸实施的。 第二是自己太清醒了,所以总是痛苦、无奈甚至绝望。他一定受到屈原的影响很深,“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绝对是人生的最大不幸。太清白,别人从你身上捞不到好处;太清廉,别人无法从你身上谋取利益;太清醒,别人无法往你身上泼污水。于是,老陶无法融入官场,适应黑暗的能力太差,只好半途而废。 我说陶渊明是一个智者的原因,就是他明白“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并且死守清白,守得无法再守的时候,他可以全身而退。 那他为什么又是一个圣者呢? 圣者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可以“饮清风”“抱明月”。陶渊明和我们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不担心归隐后生活会没有着落。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他还可以到乡间开荒种地,虽然他种地常常是“草盛豆苗稀”,但他毕竟有“方宅十余亩”,有“草屋八九间”,维持生计、栖身基本没有什么忧虑了。我们今天的人虽然对现实看得比老陶还要清楚,对有些人有些事比他更愤世嫉俗,但是肯定没有放弃的勇气。因为,我们每个月必须靠着有限的薪酬,用来抚养子女、赡养老人,还银行遥遥无期的房贷。我们不可能有十余亩土地耕种,有八九间草屋居住。即使有,我们基本上也没有那个勇气和力气,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了。 所以老陶是一个圣者,他可以像神仙一样,摆脱现实,回归田园,回归自然,回归自己“爱丘山”的本性。 从这一点来看,陶渊明绝对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山。 向高山致敬! 仰慕陶渊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