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又是一年野菜香

随笔美文2021-04-20155举报/反馈

  春意正浓时候,山坡、桥头、沟畔……野菜飘香。

  我的家乡在鄂东南地区,有很多能吃的野菜。一般在春季里长势最为茂盛,有地菜、野竹笋、香椿等,每次我在同学群里说起,总会勾惹得那些身在异乡的同学们口水直流,浓浓的乡情总是能唤起不尽的话题。

  地菜又名荠菜,是家乡长得最早的,立春一过,有时连旧历的新年都还没来,它就从土里冒了出来,像一朵绘图的雪花一样形状,紧紧地贴着地面,青色的,叶子慢慢长了些,才会离了地面,边缘的几片叶子尖总向地飘斜着,才发现叶子是长椭圆形的,呈锯齿状。地菜一般生长在松软的荒菜地里,潮湿的河坪上,或是刚种不久的小树根旁。干地上长的地菜大部分是青灰色的,水土肥沃松软的地方则是嫩绿色,水亮亮的。

  地菜在有些貌似会长的地方一棵也看不到,但找到它了就是一块一块的生长着,给采挖地菜的人带来了方便。采挖地菜的工具是窄窄的小铁铲子或是割谷麦的旧砂镰刀,紧挨着地菜的根部,将铁铲用力的抵进土里,随即将地菜轻轻地提起来。

  地菜是不起秤的,想要吃到一菜碗炒地菜得采挖老大的一包,稍嫩的地菜更是体小,特大颗的地菜都是将老或已老的,茎骨都显了,硬硬的扎嘴,不能要。地菜靠近根部的那一撮总是藏了很多细小的沙子,一定得用清水精心的洗过多遍,洗干净了的地菜过一下开水,为的是去掉土腥气。过了水之后,放在油锅里爆炒,地菜很吃油的,要稍微多放油,加上红辣椒、蒜末儿,色味十足,香辣爽口。

  其实地菜最好的吃法是包饺子,那样的地菜都不用焯水,趁新鲜的洗得干干净净的,合着五花肉绞成肉馅,包进饺子皮里。地菜的青气合进了肉香里,些微的韧性也糍实了,是完美的佳肴。这两年开春我会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挖地菜,给小孩做几顿饺子吃,明明半颗青菜不沾的她,听到有地菜饺子吃便会欢快的大喊:吃大餐啰!吃大餐啰!

  野竹笋是家乡春季里最常见的,随处的山沟里、塘埂外、河堤边、岸堑边都会长出来,夹生在野竹丛的周围。长长短短,大大小小,浅绿色的笋衣子一层层包裹着,像春姑娘的纱裙。

  抽野竹笋是有趣又危险的。少少的野竹笋会长在野竹丛的外围,只需走过去,握住竹笋,垂直的向上一拉,竹笋就从土里干净利落的起来了,没有半点根须,不染半点尘土,像是从地里取出一支仙笔来了。大多数的野竹笋是夹生在野竹丛的中间,与杂藤、炸刺一起茂密的生长着,人得猫着腰使劲地钻进去拉扯它,被勾缠着,被刺伤是经常的,在沟堑边更是惊险,一不小心还可能滑倒,狠狠地摔上一跤。野笋子在春雨过后长得尤其快,这时家乡婶娘、阿姨们都会穿上深深的黑胶皮靴子,戴上一对半旧的袖套,提上个密蔑篮子抽野笋子去,一个上午就能来回倒满两三趟。

  把抽取的野竹笋堆放在院子里,剥掉外皮,笋肉就露了出来,白白绿绿的,嫩脆脆的,看着喜眼。我们这里许多人都是剥笋子的高手,拿个小弹簧刀片子在笋子的一侧直线向上一划,刚好去了一边的笋衣,再用食指从笋尖一缠转,从另一边下来到笋底部,一根笋肉就完整的脱离了。野竹笋食用前得用温水煮一下,撕扯成条状,切点肥猪肉片子,放点生姜、辣椒,合在锅里爆炒一会儿,再加些清水,倒点酱油,盖上锅盖焖上十几分钟,鲜辣清香,很适合我们鄂东南人的胃口。

  野竹笋煮水撕条后还可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制成干笋,这样就可以保留得更长久。寒冬腊月里或是新年里,拿出干笋子先煮软熟了,再合在腊肉里炖,又香又有嚼劲,是我们这一带的名菜。每年我婆婆和我妈妈都会在春季的大晴天里晒上几篾簸箕,给我们家,小姑子家,小舅妈家,小姨子家和弟弟家都分上一大包,家吃的,外带的都有了。

  在农历二月花朝节时,家乡人必吃软萩粑。软萩也是一种野菜,家乡人还把这种野菜分成了两种,一种叫糯米软萩,是比较珍贵的,叶子是浅绿色,肥厚而柔软,从茎部到叶尖都覆盖着一层白霜,这种软萩捏在手里,细腻柔软,有糍性。另一种软萩被称为野软萩,叶子薄些,绿色更深一点,白霜几乎没有,除了摸起来叶子有一点点糯软以外,不仔细辨认,就可以和荒地蒿混淆。软萩是不能炒和煮的,将新割取的软萩洗净,用石臼捣碎,现在也有人用机子绞碎,但味道略差些,合着糯米粉就可以做成时令食品软萩粑。

  软萩和糯米粉加水混合揉搓后,就变成了翠绿的一团,包上黑芝麻红砂糖、腊肉豆干做馅,放进热锅里,用微火慢烤,成两面微焦的半熟粑粑,放起来留着慢慢享用,或是作为礼品送人,名曰吃春。不得不说家乡人是智慧的,想吃的时候,或烤或煎或蒸,现在用微波炉转转也行。小时候每逢花朝节及前后两天,我和小伙伴们都会把家里妈妈亲手做的软萩粑带上五六个,奉送到老师的面前,以示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每每把老师的讲台堆成了绿色的小山丘。

  家乡的野菜很多,值得一提的还有苦菜、蕨菜、荆芥、马齿苋等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野菜和家乡的空气、阳光一样,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它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总不会忘记家乡的泥土气息,家乡对自己的抚育。它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瑰宝,是最对味的。
来源: m.taiks.com

  编辑点评:

  一篇充斥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既有独特地域风情,又有浓浓的乡情乡韵,更有醇厚朴实的农村生活的方式,给人以温馨,以感动。纵览全篇,细腻质朴,有关于芥菜、野竹笋、软萩的一幕幕生活画面,在作者的笔下鲜活地呈现于读者眼前,并这些生活画面中酝酿着浓浓的乡情乡韵,搭建起醇厚朴实的农村生活方式,从中找到了蕴含精神成分的存在。感谢文友的再次支持,推荐欣赏,问好祝福!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