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投身公益,绽放光彩

随笔美文2021-04-20164举报/反馈

  几日前晚饭后,与妻子一起料理了一下家务,我就去离家不远的江滨步行道漫步健身。已往回走的时候,感觉沿江风较大,担心被吹感冒,就走在了大堤下树木间的曲径间。这里可以躲风,但离步行道近在迟尺,相互眼可见,耳可闻。我正迈着大步走着,步行道上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那不是正满腔热情投入公益事业的戴君的嗓音吗?随即把目光投过去,可不嘛,一面有金色队号大字和标志图案的红旗,在灯光下,在劲风中,发出猎猎声响,数个穿着红色夹克公益服的人正有说有笑地行进着……。

  这是一支以捡拾垃圾、维护环境卫生为己任的公益队伍。戴君,我刚认识不久。承蒙他的诚邀,我加入了他们的微信群。从群里看到,他们开展公益有声有色,几乎每天都有活动。我早有想参与他们的活动体验一下的想法,却总因时间或其他原因未得实现,今天正好。于是我紧走几步,从前面的台阶上了步行道,我喊着戴君的大名,来到这支队伍中间。戴君一边热情地应承着我,一边忙着把我介绍给身边的各位队员。我说“今天主要是做什么事呀?我也参加行吗?”戴君高兴地说:“欢迎欢迎!”便忙着分出一叠粉红色的纸塞给我。并介绍说,为了巩固“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成果,让市民更加自觉地爱护一江清水,保证好水永续,市治水办印了一批《致全市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十月份他们每天晚上从六点开始,到十点都要在城区江滨两侧巡走,向市民发放。随后,我高兴地与他们一同前进,每遇到走过或坐着的市民,我们纷纷向他们分发,并简单告知这是“五水共治”的知识,希望学习一下,大部分市民愉快地受领之,少数人却挥挥手不愿按受,我们对此不勉强。

  我与队员们一边走,一边聊,一边发公开信,一边又想起,以前走在江滨,走在街头,也有人在发红红绿绿的纸张,也有向我发的。那都是些做生意类的广告传单,有的时候,我也懒得接它们,大多数时候碍于礼貌,或基于对分发者的同情也受之,不过基本是当作废纸处理。今天,我也做起了发“传单”的事,但这个事与经营没有一点儿关系。这传单的内容不为某个人的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提高人的环保意识和素质,为了市民甚至下游人民的用水质量,保证身心健康,意义真不是发一般的传单所能比,是在做一件既为自己又为他人的高尚的事。于是心中升起了一种自豪感和愉悦感。难怪队员们如此乐此不疲呢。

  我们一行走上了连接江边两侧公园的游览桥。天气好的时候,这里人流熙熙攘攘,吹拉弹唱的,游戏聊天的……把几十米宽,逾百米长的桥面挤得就像繁华的街面一样,今晚却因气温较低,江风阵阵,游人寥寥无几,从这头快走到那头,才碰上不到十人,公开信也就发得不多,快到头时,在那可避风的一圈石椅处,有十多位中老年人在那坐着聊天,我们走过去向他们分发,并作介绍,这些叔叔爷爷辈的人们很乐意接受,只有一位说,他已于前几日接到了。我还发现有个有趣的现象,当集体发放时,大家会等着也发他一张,原本他可能不想要的,这时他也会要了,为什么呢?人们要求平等的心理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为什么别人有,而我无?如果不发给他,他就会有一种受轻视的感觉,同时,一般他也不想做拒收的另类,因此,当还没有发到他时,他的手就已经准备来接了。这种微妙,我以前似乎还没有怎么体会过呢。

  队伍走到桥头时,右侧的野外大电视屏幕上正播放本市特色电视栏目《锦绣江山》,这期的内容正是全面回顾本辖区内“五水共治”的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效。如今,我身居的这个小城市,已不愧是个宜居宜游的幸福之城。而青山绿水,环境整洁正是先决条件。这个电视节目与我们今天的行动相契合,就像是在为我们鼓劲。同时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以前……。

  我的老家是在一个高山坞里,只有五六户人家(现已全部搬迁下山脱贫),别的似乎难以拿来赞美,唯独那水那树是真的好。特别是水,那小溪里的水可以掬起来就喝,清洌甘甜。不是说水至清则无鱼吗?我出生的小山村,小溪里真的就无鱼呢。为此小时候的我还怨起自己的家乡来,怎么别人处的河里有鱼,而我处的溪里无鱼呢。稍大些,到公社所在地读书,为了改变自己家里小溪无鱼的状况,曾在放学后,与小伙伴一起在别处有鱼的地方用饭盒捞过石斑鱼,每次把难得捞到的几尾小鱼儿如宝贝般投入自己家的小溪里,希望它们能长大并繁殖。此后每次下溪里洗东西,总想看到这些鱼的踪影,当看到它们出现,心中无比高兴,一旦没看到,就惆怅起来。但终究,我家的小溪里还是没有鱼。这是什么原因,水太清无疑是原因之一吧。

  那个时期的水质,我家的小山溪水清并不是例外,我到大队读书,到公社读书,到区所在地读书,那些地方的溪流比我的小山村要大得多,但那水也是够清澈透明的,就算比较深的地方,也几乎能一眼看到底,家家户户烧水煮饭也大都直接从溪流里提水的。

  慢慢的,随着经济的粗放式发展,物质富裕了,而优良的生态环境也被人为破坏了。别的且不说,单说水吧,可以说,不少的溪流河渠、山塘水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地方,不能下河洗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河里直接打水用更成了以往美好的回忆……。从小溪到大河,一路不断地受侵害,那生命之源,人们赖以生存的水,已不堪重负了。

  紧要关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如黄钟大吕横空出世,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随之吹响。响应上级决策,一场声势浩大的“五水共治”在我市全面持续铺开。经过上下几年的持续努力,成效有目共睹,特别是污水臭水变成了清水洁水,水的原始态恢复了,溪面、河面、塘面、湖面的污染物不见了,好一派“碧波荡漾鱼虾戏,绿水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色。城里人特别是年纪不大的人们,不禁会由衷地赞叹,还真没见过这么好的水呢。包括我自己,在城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看到城区段河里有如此洁净的水,也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称赞声,一种满满的获得感充溢胸间。

  “五水共治”是政府行为,又是社会行为,同样是人民群众自己的行为,真正是上下同心,群策群力。而应运而生的就有如这支以环保为服务宗旨的自发的民间志愿公益队伍。他们毫无私心、毫无报酬地经常巡察大大小小的河道溪流,及时发现污染源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及时清除河面上,河道边的垃圾和漂浮物,随时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爱护水源知识。如今水治好了,在享受胜利果实的同时,在喝着用着久违的清水时,怎能忘记,他们理所当然是功臣之一呀!我从内心升起对他们的钦佩之意。
(m.tAiks.com)

  当我把思绪拉回到现实,我们一行已走了很长的路,公开信又发出不少。我又好奇地问这支队伍的情况来。这支队伍从最初发起的三个人,到现在已有近二百名志愿者加盟。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有男有女,年龄以中青年为主。他们以休息日或业余时间分组分片做着不要什么技术含量甚至是不被人看重的清除垃圾、宣传环保事务。他们不图回报,不怕脏累,无私奉献,保护自然,服务社会。尤其是三个发起者更让我感兴趣,而今天恰好他们都在,便不由自主地来了次现场采访:

  戴君,是主要发起人,四十多岁了,给我的印象是不修边幅,不讲仪容,文化程度不高,忠厚纯朴。他家住乡下,在离城不远的另一个镇里开了一家农资店。由于经营稳定,主要由妻子在打理,而他的主要精力便投入到这个公益事业中,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组织并亲身参加每天的环保工作。不专心于自己的营生,却全力做公益,真是个怪人。我说,你妻子不埋怨你?他说,不会,她也支持我做这项有意义的事。我开玩笑说,你应受表扬,你妻子也应受表扬。他呵呵地付以笑声,憨厚又快慰。

  另一个发起者,姓廖,且叫他小廖吧,他差不多才三十岁年纪,朝气蓬勃,戴着眼镜,谈吐斯文。他在市区一家中等规模的超市做采购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他向我介绍了这支队伍的活动情况,比如,每个星期一,都要组织一批人到本市国家五星级景区——“江郎山”景区做卫生清除和服务游客工作。我说,现在游客还乱扔垃圾吗?他说,文明的游客占多数,特别是有他们在,无形中游客们就会表现出更好的文明举止。但总有人随意丢垃圾的,丢在路面上还好,他们看到马上就清理了,有的人把垃圾扔在路外悬崖下,没办法下去清除,真让人痛恨又无奈。他说,所以,这支队伍很有必要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对一些不文明的游客也是一种无声地教育和影响,游客的素质会慢慢提高。

  还有一个发起者,姓柴,也四十多岁,家住城区附近的一个镇里,是一家木门企业的管理层成员,队员们叫他柴经理。他说,最近厂里因故停产,他在家里没做什么事,就每天参加公益活动。他还是离异家庭,一个孩子跟他。平时做公益是自己开车去的,今天因为搭朋友的车下来,所以结束后要坐公交车回去的。我说,你这样做公益没什么收益,愿意?他说愿意呀,不但没收益,还要倒贴钱呢,比如今晚,吃了顿快餐就花去十多元钱,但他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虽然不起眼,但比起时时只考虑赚钱或荒度时光来得更有意义。这话说得简直有些精彩了,我心里不由赞赏起来。而这不正是他们这些公益人的心声吗?

  他们三人住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家庭状况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志向走到了一起。他们,还有那些更多的志愿队员们,这些普通又可爱的人儿,他们都是最基层的草根一族,当社会上不少人还只是一味地围绕着自我物欲满足而不遗余力甚至于不择手段,或者是只知抱怨不知尽责的时候,他们却已把人生的追求放到了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既有物质追求,又有精神追求,而且把这种追求和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他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挑选着力所能及,又很普通的事务,利用空闲时间和个人特点,为国家为社会做着有益的贡献,同时,客观上他们也就实现着自己的另一种价值,享受着不一般的快乐,丰富着不一样的人生。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他们获得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生命之花得到尽情绽放!

  正像这支队伍一样,公益事业,正在我的家乡方兴未艾地发展着。有“启梦”公益、“滴水”公益、“锦绣江山”公益、“大江山”公益……。这些公益队伍,有各具特色的服务内容和项目。他们践行着中华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有他们的存在,我的家乡真的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居民喜笑颜开,游客“乐不思蜀”。

  时间飞逝,十点到了,我与队员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相约下次再同行。回家的路上,我不由想起,比比他们的精神和行动,自己不免有些惭愧,还有值得升华的地方。是的,自我感觉看来还不能太好,在为他人、为社会无**务上还应更上一层楼,以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更加出彩!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