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感触
序言 传统文化近年一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许多人开始从关注传统。像《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作品,也开始慢慢回归人们的视线。然而,大家的热情似乎多停留在关注与倡导上,至于更进一步的了解,则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只停留在读过,会背的层面。鉴于此,我想对这些作品做一点自己的解读,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在解读之前,先对“弟子规”三个字做一解释。弟,兄弟姐妹;子,为人子女;规,行为准则。人生在世,谁不为人兄弟姐妹,谁不为人子女,既降临于世,总会有某一种身份难以回避。有了身份,便有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也有了相应的处世准则。 《论语·学而》中有语“子云: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整篇《弟子规》即以此条为准则,故说是圣人训导。现不急于言说其含义,先谈古今教育的目的。 仅从《论语》中的这一条,我们就可以看出孔子被称为万世先师的原因。从教育角度而言,孔子的确有其了不起之处。读[完整部《论语》,我们很少看到孔子的教学活动,更多是教育。孔子只是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等。他告诉弟子多是处事准则,就这就是学问,而非知识。世事洞明即学问,知识只是学问的辅助。 《论语·学而》篇有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即在家庭、职场、社会上与人交往时,皆以最基本准则与人相处,便是有学问之人。所谓学问,非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懂得与人相处的准则。如今所谓教育,似乎只注重到知识的传授,忽略处世、处事方面的教育、教导。 在当今教育行业流传一段话,是对我国教育现状的概括(可能不全面,但很有代表性):幼儿园学小学课程,小学学初中课程,初中学高中课程,高中学大学课程,大学学幼儿园课程。这样的现状让人觉得很有讽刺性,更让人感到可悲。更可悲的是,最一阶段,大学生已经不相信幼儿园的课程了,人生那些最基本的信条被许多人搁置一边了。在学校里,成绩是最重要的,德育只是点缀。 在我们国家,有这样一句标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从这标语,我们就可以知道,教育是长期过程,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如今的教育太功利化,商业化了。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再往深里说,父母是孩子的终生老师。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行为得体,语言得当时,我们会说这个人家教好。我们认识里,已经默认这一切都源自于他的家庭教育。当这一特质沿续,几代之后仍如此,这一行为可以称之为家风。我们这一时代,家教多而家风少了,就像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样,有点边缘化了。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至现在也有些淡化了。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丧礼中的跪拜礼该不该取消?看到这消息时,心往下一沉,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吗?若我们连自己民族最基本的礼节都开始怀疑,做不到,我们根本无从谈起继承传统文化,更谈不上振兴了。近代以来,我们被西方文明惊吓到了,至今犹有未归魂。我们先从科技上西方学习,再从制度上,最终走向了文化。 是我们的文化真的落后了吗?还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失去了自信?当世界上几乎每一民族都在宣称,我们的文化是世界上是先进、最优秀的文化时。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继承人,竟然不知所措,迷茫了。在礼仪上,我们拱手礼变成了握手礼,跪拜礼化作揖礼等。这一切看似只是简化了一下程序,但也变得更随意了,没了传统礼仪中那份敬意。因此,我们觉得现在的孩子对人少了一份敬意,我们从最基本的礼仪开始就已失去了敬意。现在的孩子一声称呼,就算是打过招呼了,也是很随意的。等其稍稍长大一点之后(初中、高中阶段),对父母的话,不是言出必从,多是言出必驳,并以此为能。那些在某些方面所沉迷的孩子,“父母呼”“父母命”于他而言只是一种干扰。他们多采取“充耳不闻,闻而不应,应而不为”的态度。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眼前事,只有“我”是最重要的。父母的教化与责备,子女多不从自身找原因,只觉得是父母与自己过不去。 至于像黄香九岁时,冬日为父母暖被,夏日为父母凉席之举,许多孩子可能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更有人会觉得傻。一个人为父母尽孝,会被人如此看待,我不知道傻的是谁?“晨省昏定”在如今这一时代已不太现实了,然“出告返面”则不可省,如此只为让父母担忧,居住之所也应让父母知,理与前同。 这一段说得是孝的态度——敬。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有了恭敬之心后,敬就应付诸行动。 我们的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后,开始讲个性解放,释放天性及民主自由。在这里不想说西方文化如何不好,也不想说我们的文化有多么优秀,而是想言我们不应丢弃传统,尤其是那些很实用的传统。常言一方水土一方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每一民族都有与之相应对应的文化,而不是一味羡慕他人,贬低自己。孝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古至今皆如此。虽然孝的形式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核心不变,那就是敬。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类似这样的教谕与今天社会的发展显得格格不入了,古时的“子承父志”,“三年无改父志,可谓孝矣”的教导,在很多时候显得已无需做到,并且有点像是笑谈。现在社会对人的要求是有所担当,自己的路自己选。这事是大是小,决定权在自己手中。事虽如此,但当我们面临抉择时,还是应该给父母说一声的,说明一下自己如此选择的原因,若有理有据,那父母会为你的选择而高兴;若只是一时兴起,那还是听听父母之言吧。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孝。 “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人常言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父母爱的无私,倾其所有只为让子女过得舒心。父母对不会与子女计较太多,这不代表父母不会心伤。当子女越长越大,也就意味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大,有些事孩子不想让父母知道,有些物件也不想与父母分享。每当这些时候,你仔细看看父母的表情,你会读到伤心、失望等。当你不想让父母与分享想,想藏一些物时,给父母说明一下吧,尽力让他们理解吧。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对于这句话,个人觉得应该有一前提,亲所好若为善,力为;亲所好为恶,力谏。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此观念下,在我国古代时期髡首也是一种刑罚,所谓髡首即剃光头。这刑罚若是在今,可能在意的人一多。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我们对剃光头的人第一印象一般都不太好,许是与此观念有关吧。回到我们自己,小时候自己稍有点磕磕碰碰就急于告诉父母。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有点小伤,尤其是受到大伤害时,不愿意让父母知道了,我们怕他们担心。而子女对父母最多伤害就是,在学校里、在社会上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甚至是一些违法乱纪的事,这才是最让父母抬不起头的。因为,在他们的耳边会时不时传来这样的话语:那XX家孩子,又怎么样怎么样了。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在我国《二十四孝》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如今再去看那些故事,有许多是不近人情,甚至是违背人性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所有的价值。二十孝故事中的舜的父母、闵子骞的父母对他们都不好,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放弃孝。他们的这些行为,在今人眼有些愚笨,甚至是很傻,一点也不值得提倡。果真如此吗?这个问题,我没答案,我只提问,答案在你们心中。 不知何时起,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甚至是圣贤也会有过,这世上本就没有无过之人,那父母岂能例外。父母之过,父母未必知,或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愿意承认,“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言及此,忽想起一生活场景:红绿灯前,父母带着孩子过马路。孩子说:老师说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父母则不管不顾,带着孩子走了。此时的父母知错犯错,这只是小,可也从一侧面告诉我们,父母会犯错,而且他们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啰嗦这么多,我只想说这样一个道理,理易明百事难行,此谓知易行难。且古语有“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之训诫,可见改过之难,尤其是这过是被晚辈指出的。这里面就涉及到劝说父母的方法或是技巧吧。 对长辈之过,其一次不听,等待时机再劝,直到其认错改错。这样的行为有一前提,那就是出发点为善,言语也应该善。至于最终结果则两说,有好有坏。个人认为,劝谏之行,至三不改则至,否则只会自取其辱,或许有些偏激,但至少还有那点亲情在。在劝谏过程中,对长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望其能弥过。此时,对长辈不顺即孝。所谓孝顺,不管是孝还是顺,都是有条件的。 当该做的,能做的都做完了,长者若还一意孤行,甚至以长者的身份对你欺凌。那只能是:小杖则受,大则逃。勿让自己受伤害,勿让长者负恶名,此亦为孝。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曾有人批判“亲有疾,药先尝”这个故事,理由为:是药三分毒。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也不过是听上去有道理罢了。这里所说的“药先尝”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汉景帝。说是景帝母亲生病后,景帝衣不解带,亲侍床前,每次母亲喝药前,景帝都要先尝一下温度,觉得温度适合再让母亲喝。注意只是尝,是试温度。这里重要的不是尝药温这个行为,而是孝的这种精神。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高高在上的,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可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母亲依然是那样恭敬,在那时,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母亲的孩子。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句俗语,道出多少人间辛酸,人世苦楚。我们许多人没有汉景帝那样的地位和权势,但同样也没有景帝般那样的颗孝心。而孝在于心,不在于行。就像《论语.为政》篇所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好一个不敬何别乎?对生者如此,对死者也是如此。古时的三年之礼,与当今的社会确已不相符合了。可古今那份孝心、那份心情应该是相同,也就是对父母的那份敬。敬神如神在,祭奠父母也如父母在,不能因父母逝去那颗孝心就失去了。生死大矣,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死是与生同等重要的大事,可现在,人们懂得东西多了,于是很多事就少了敬重感、庄严感。 就以父母的丧礼为例吧,如今在我们的各个地方都会看到丧事喜办的场景。父母去世之后,歌舞表演,乐队演出,甚至还有艳舞,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比比皆是。父母生前如此吗?不是,只是那些子女们在表演自己所谓的“孝心”,尽那已不知迟到了多久的孝道。至于悲情,似乎看不到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