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的随笔
回忆鲁迅先生的随笔【第一篇】: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没有高品学位,没有高贵身份,更没有风流才子高官豪富的贵冠。但他高度之民族责任感,他不屈之文人气节,他追求良知摒弃腐朽之独立剖析与思考的坚韧人格,构成了鲁迅先生不朽的精神圣殿。致身于那个腐朽没落时代的先生,摇旗呐喊,奔走呼唤,横眉冷对,深刻剖析。他是时代的产物,是民族复兴的需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几十年来,理论学术界将鲁迅先生定格在“新文化运动的勇士”,鲁迅先生无愧于这一称谓,鲁迅精神永远属于民族文化“进化”历史中的绚烂章节。 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是鲁迅精神的精髓。因家道中落的鲁迅先生,决定了他是社会普通民众的一员,对于中国社会主体中的广大民众的蒙昧和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生存中的痛苦争扎的现状。深深刺痛他善良博爱的心灵。他作为书香门第的传承人,决定了他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这些使他清晰的认识到,封建的民族文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决定性作用,对民族精神发展走向的深刻影响。他毅然弃医从文,以医治国人精神为己任,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情感中,鲁迅先生没有放弃和颓废,勇往直前。他深刻的剖析和思考,忙碌的抗争和作为,时时刻刻都在显现他对民族悋爱和痛惜,时时刻刻都在践行拳拳赤子的责任,死而后已。 不屈的文人气节,是鲁迅精神的品格。在封建传统文化培养下成长的鲁迅先生,凸显出可贵的判逆精神,他以他坚定得信念,坚守真理和良知,不为名利所导,不为淫威所动,绝不趋炎附势,无畏威胁、利诱与残害,勇敢牺牲自我,致荣辱于度外。在他战斗的一生中,曾几度为了正义而愤然辞职,曾因言获罪被通缉。在“千夫指”的境况里,不投降,不妥协的顽强的战斗。面对腐朽和黑暗,他言词犀利,豪不留情,穷追不舍,痛打落水狗,鲁迅先生是那个时代文人中难得的“硬”骨头;面对权威不盲从,敢于与守旧大家理论真知,勇于质疑的传承经久的文化精髓,鲁迅先生是具有“韧性”的新文化斗士。 独立思考与剖析的人格,是鲁迅精神的个性。有人称:“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微,看得远”。他不停歇的独立的思考与剖析源于他对民族的责任感,即对民众苦难的同情,对阴暗社会的痛恨。在对民族文化中的瞒和骗,庸和礼,顺和奴的审视中,透视国民的劣根性,深刻的剖析和揭露,毫不留情抨击和批判。他以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藐视群雄豪迈论战。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塑造出有如阿Q、孔已己、祥林嫂、润土等国民性典型形象。鲁迅作品的民族文化批评的深刻度和广泛度以及国民精神的根性容量,到今天,似乎还未有人完全突破。 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七十多年了,我们痛惜他英年早逝。或许是在先生的有生之年,没有来得及思考清楚民族未来的走向,更没有描绘民族未来发展宽广的途径;或许是先生有意将这一伟大的命题留给有如他类的来者。鲁迅先生是医治民族精神“破”的先贤,而非民族精神走向“立”的引路人。鲁迅先生绝非圣贤,在他丰富的思想里,或许有丁点不足,但无损他深邃思想的伟大。今天,在意识形态多元,文化价值混沌社会现实中,我们需要传承鲁迅先生思想的同时,更需要弘扬鲁迅先生的精神,那就是: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不屈的文人气节、独立思考与剖析的人格。 鲁迅先生在天国呼唤来者,传承他伟大的精神,继承他未竞的事业。 末了,引用(《坟》:《论睁了眼看》)一段话作结:封建等级制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给每一个人民以“独立经济”的幻影和“爬上社会的上层”的迷梦。这都是几百年来的“空前伟大的”烟幕弹。在极端重压的没有出路的情形之下,剥夺了取得智识文化思想自由的民众,大家在欺人和自欺之中讨生活。世界在日日改变,我们的文化人需要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 回忆鲁迅先生的随笔【第二篇】:二重性格 圣像一旦熄灭了光环,得到的决不是亵渎,而是真正由衷的敬仰和礼赞。鲁迅在中国人的心里,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圣像,而今,越来越多的探索者,从膜拜的跪垫上站起,走近这尊雕像,去抚摸、敲打以至解剖。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现代精神的集合体,正在被重新认识、重新雕塑。在这一过程的进行中,我们会愈来愈清晰地看到,鲁迅体内交织着那么多相互矛盾的二重性格,诱使我们去进一步开掘、分析与探讨。最终将会发现,正是这些对立统一的二重性格,组成了鲁迅这一伟大而复杂的有机体。 鲁迅的言语之间、行动之间以及言与行之间,常常涂满着矛盾色彩。他最喜欢把两个反义的概念、现象并列在一处。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于无声处听惊雷”,“炎天凛夜长”等等。他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常常好像很不一致。他一方面说文艺不能“俯就大众”、“媚悦大众”,说全部大众化“只是空谈”;另一面又主张“将文字交给一切人”。一会儿肯定“一切文艺都是宣传”,一会儿又说要“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文艺与革命》)一面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另一面又说“无产者无论写什么,都有贡献意义”。(《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他的一些做法也似乎令人难以理解。他到日本留学,是弘文学院江南班里最早剪掉象征封建压迫的辫子的,并且拍了断发照片同时寄给周作人和许寿裳。但是他1905年暑假省亲,却装上了假辫子。当日本学生以教员漏题给鲁迅的暗喻侮辱他时,他一面提出强硬的**,消灭了流言,另一面却又妥协似地退还了匿名信。他一方面能够宽容那些伤害过他的种种青年、文人,另一面却又坚持着“执滞在几件小事情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费厄泼赖”。鲁迅认为人生是苦的,可他又不肯逃避,而是“专和痛苦捣乱”,在奋斗中寻找乐趣,不像周作人、林语堂等主张无所作为。他认为艺术是苦的,却偏偏抛弃了医学来稿艺术。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大加挞伐,甚至主张青年“少看——甚至不看——中国书,多读外国书”,(《华盖集·青年 必读书》)另一面,却又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搜集、整理工作,还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著作。他既相信未来会有“黄金世界”,又认为“将来会变成现在”,“将来就没有黑暗了么”。既对世人满腔热血,却又总怀着“人心惟危”的念头。他既担心与“害马”的爱情会影响了战斗,却又没能像《野草》中的“过客”那样拒绝了小女孩的布…… 总之,他既爽朗,又阴郁;既豁达,又念仇;既果断,又彷徨;既机智,又呆板;既深刻,又幼稚;既诚朴,又狡黠……几乎一切中国人视为两极的品性都被他力挽双驹地熔为一炉。 以上所举的鲁迅性格的种种矛盾表现,并非是他一人所偶然独具的。在许多同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身上都可发现这样那样的性格矛盾。如李大钊作为向一切封建传统宣战的最前列的勇士,却与旧式婚姻结合的夫人相敬如宾。郁达夫在文坛上声名日震,生活上却沉沦难以自拔。纵观世界历史,每一变革时期的先觉者,不论是俄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新人”,日本文学史上的自然主义大师,欧美文学史上的所谓“垮掉的一代”,还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都各自表现出具有时代烙印的性格两重性,只不过这一点在鲁迅身上体现得尤为全面和醒目罢了。 鲁迅的二重性格首先是时代的反映。“五四”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国外各种文化蜂拥而入,世界上几乎每一角落的思想都直接间接地投影到这块昏睡百年的土地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巨大的喘息抗拒着、挣扎着,同时也不得不容纳着、吸收着。最古老、陈旧的,与最年青、崭新的,在同一狭小的时空里进行着决战。各种势力、各种阶层的代表思想鱼龙混杂,在同一舞台上演着千百种戏。各种矛盾的思想犬牙交错,互相影响与被影响,形成大大小小的矛盾思想体系。所有这些矛盾思想体系的合力矢量,就是这场决战的总趋势。而这个总趋势,必然要反映到最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某些、某一个由若干人甚至是一个人构成的思想体系上,那么,这个人,就正是鲁迅。 这种历史角度的偶然性转到个人角度就又具有了必然性。恩格斯说人的性格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鲁迅的这种二重性格也不例外。社会关系中的关键部分是教育,鲁迅所受的教育正是一个庞大的矛盾体系。他生于破落的书香门第,厅上悬着“品节详明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对联,从小读的是“粤自盘古,生于太荒”的《鉴略》,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后来又就学于章太炎,造诣日深,古文运用得游刃有余。不仅能写出《斯巴达之魂》那样字字金石的文言小说和《摩罗诗力说》那样运斤成风的万言宏著,而且连自诩国粹大师的章士钊之流也被鲁迅在“小学””方面所击败。但另一方面,鲁迅又接受了世界上一切最新的思想。进化论的影响他终生也未能完全摆脱。他学过矿务,学过医学,而且在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化学和生理卫生教员时,给学生们讲解生殖系统,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破天荒之举。他不仅翻译了许多社会科学书籍,而且还介绍了许多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居里夫妇发现的镭。鲁迅除了得到正式教育外,受各种民间文化的熏陶也很深厚,形成了他那种真正全民的文化观。所以鲁迅不仅精通子曰诗云,也懂声光化电;既背过“非礼勿视”,也看过衍太太的春画;既明了佛门弟子的普渡众生,也牢记吴越祖先的复仇雪耻;既肯定“民亦载舟,民亦覆舟”,又大力主张“任个人而排众数”,一切对立的思想在他的灵魂深处互相消长着。 鲁迅的人际关系网也是复杂的。有最先进的无产阶级战士瞿秋白、李大钊、陈独秀,有发动复古的章太炎、章士钊,还有趋向恬淡幽默的周作人、林语堂;有学识渊博的钱玄同、沈钧儒,也有目不识丁的章运水和阿长;有最先进、解放的新女性许广平、刘和珍、萧红,也有仍戴着封建枷锁的母亲鲁瑞和朱安夫人;有正直善良的左翼青年柔石,也有吮血肥己的另一类“文学混混”。这些活生生的人对鲁迅产生的影响也许比书本更大,鲁迅对待他们及他们所代表的更多的人必须要采用不同的交往态度和交往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片矛盾的环境土壤。 鲁迅的个人经历也一直是顺境与逆境的交织。幼年的家庭人欢书朗,接着忽然由“小康陷入困顿”。鲁迅求学江南水师学堂,是被人视作走投无路,只得将灵魂“卖给洋鬼子”的,母亲只能给他筹办了八元川资。临近毕业又前途暗淡时,他又有幸被派往日本留学。在日本他由寂寞转为呐喊,弃医从文。归国后又陷于沉寂。婚姻问题的烦恼,兄弟失和,自己在社会上名声日震,被视为“思想界的权威”,却又只能“忍看朋辈成新鬼”;南北流寓,与许广平的结合,投入无产阶级的营垒,却又频遭背后的冷箭……曲折坎坷的人生旅途铸就了他矛盾重重的世界观。 时代的要求加上鲁迅的个人条件产生了他复杂的二重性格体系。他的精神之所以能够代表我们民族,是因为这种二重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化的多元归一的倾向。中国文化能够长期保持海绵性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一个辩证思维的指导机制,虽然它有时堕落为中庸之道。这种民族性的辩证思维能够轻易地吞噬掉单一的外来文化侵袭。而当它受到四面八方扑来的与它相矛盾、而且自己之间也相互矛盾的文化大围攻时,便表现出时左时右、进退不定的矛盾状态,实际上是以无数个局部的矫枉过正来与其结果的互相消长达到整体上的本质稳定和海绵体的良性膨胀。这个过程就是无数个两极对立和总体上由渐进而渐变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既看到鲁迅身上存在那么多的矛盾之处,而又觉得他的性格是完整统一的原因。 鲁迅在其性格各个侧面的种种矛盾的推动下,整体思想上一步步接近了时代的制高点,最后成为了一名冲锋陷阵的民族文化战士。他的性格达到了一个新的统一高峰。但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其种种典型的二重性格并不因此而消失,而是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展、消长。因此,他的二重性格决不能妄谈为无一定之规的二重性格,甚至是只为个人利益的实用主义。正是这种二重性格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造就了这样一个大思想家,这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因此,我们说这种二重性格是伟大的。这一伟大性直到今天还似乎仰不可及,固然是一种历史的悲哀。但要承认,无论“黄金世界”何时到来,鲁迅永远不会消逝的,他的二重性格已经沦浸到我们的血液中,代代相传了。 回忆鲁迅先生的随笔【第三篇】:纪念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来自高中的语文书。记得那时,鲁迅的文章可以被认为富有含义的;因为在分析文章时候,老师总得从文章中的每一句,每一短语,每一字挖掘出各种不同的意义表达。这种的深入的分析的最大结果是,直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曾经读过鲁迅的文章,记得文章中的味道,那风格。 高中念完之后,几乎就没有接触过鲁迅的文章了,反而更多听到的是关于他的评论,尤其当听到关于艰涩难懂的评论,更是倍感自豪,因为自己是极好这种艰涩难懂的风格。去掉过多辞藻,直接面对惨白白的语言,而又暗含另一番意义,总让感觉无比真实,尽管会是痛苦的真实,也足是丰盛的享受。 把鲁迅照片和其文章联系起来,就会越觉得:嗯,先生就要应该写这样的文章。硬得就是一块石头,没有丝毫的委婉和妥协,就那么直直地竖在那里,丝毫都不会觉协调。那针刺的头发,那浓浓的一字胡,那矮小而硬板的骨骼,那一罩长衫;就是他了!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出自《记念刘和珍君》,很形象为鲁迅文章做了最完美的注脚;亦道出了鲁迅寄望于文章唤醒国人麻木精神。正如鲁迅直面惨淡,正视鲜血,才有其之文章。当我们历数同时期文人,从不缺乏革命无畏之精神,亦不屈强权武力,却缺乏了鲁迅先生这种“勇士”的气度;木讷,直接,不修饰,不侥幸,不扭捏,毫不留情,以及来自骨子里的自负。 庆幸,我的高中有经历鲁迅先生文章洗礼。活着距离近70年的现在,鲁迅先生依然矗立在那里,至今还没有哪位作家能与其并立,哪怕无需如其那么的高大,仅仅有胆量站立在鲁迅旁边的,还是没有。孤零零,萧萧索索,却那么倔强。 感激鲁迅先生的存在,更要感激那时高中语文课本的编委收录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感激我的语文老师带领我们一字一字推敲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离先生的距离更近,记忆尤深。 庆幸早生几年,不知道现在高中学生是开心于鲁迅文章的消失,还是伤心,毕竟,鲁迅先生对于社会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其文章对于学生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少了鲁迅先生那“直面惨淡”般的洗礼,或许生活更美好。 回忆鲁迅先生的随笔【第四篇】:那些值得怀念的人,怀念的文章 偶然翻看一封为细看过的邀请函,上面印着一些名人给往届获奖者颁奖的照片,下面注着“全国政协委员,鲁迅之子周海英”“全国政协委员,老舍之子舒乙”的注释。我脑子里立刻闪现出“我姥爷他姓毕”。 不错的,我们祖上也曾阔过! 记得小仲马在写《茶花女》时,隐去真实姓名为了“吃到自己够的苹果”而非站在父亲大仲马的肩头。也记得牛顿在发现力学三定律并将其成功推广到空间之后,曾这样肯定他的先驱第谷:“我之所以看得更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对于实力很强,对我们有大影响的前辈来说,抛开其成就,自己创立一份事业是一种勇气,如小仲马。但往往过于耀眼伟大的前辈我们无法避开,这就需要一份虔诚与尊重,如牛顿。但如果将前辈的名字当作一种荣誉称号堂而皇之地大声叫出来,我不得不说:“我也姓赵”,不知他们敢不敢说“比秀才长三辈”。 那么,秀才说:“你也配姓赵!” 我不由得愈加佩服先生了,先生能在我气得无话可说时说出一针见血的话。更重要的,毛主席说过“:鲁迅有最硬的骨头!” 就是在那个遥远的1936年,至今已近七十三年,先生病逝。那长衫,那头发,那方脸,那浓眉,拿着烟,个子只有一米五八的先生,在青年的热血沸腾,群情激昂中,离开了人世。 先生在短暂的五十五年里,还要除却幼时或儿时的懵懂,在仅有的几十年,始终关注国运民生。先生自己从不会承认在关注大事,改变命运。他只认为是一介布衣,教书匠而已。 先生的散文读来深沉,那是一个漂泊的人对乡土、对童年的追忆与依恋,乌篷船,罗汉豆,纸风筝,闰土,在安详中有着对岁月流逝的依稀伤感,对物事人非的无可奈何。 先生的杂文读来犀利,那是一个“铁屋子”里“醒着的人”,向世界发出的呐喊。有人认为他过于刻薄,可他的刻薄,是基于对群众的同情,对国运的担忧,对“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完美诠释。先生不怨世,因而杂文便无恶意的嘲讽。 可是,就有人说先生“过时了”,高中语文课本要删去部分鲁迅文章,换为金庸小说的节选,不敢比较文学价值的孰高孰下,单是先生作品的深刻,作文背后做人的虔诚与真诚,对民生的关切,对社会的关注,对于现代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常人或常文难以望其项背的。也有人说“太难了”,论的文章深晦难讲,对于一般老师是个挑战,我想不是“太难了”而是“太对了”,因为先生对自我,对国民性,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使得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惰性”、“奴性”、“愚昧”、“麻木”、“怯懦”、“巧滑”、“中庸”、“投机”、“残忍”、“虚伪”、“吹牛”、“撒谎”、“健忘、“盲从”、“自欺欺人”、“粉饰太平”、“怯于外斗而勇于内争”、“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自我劣根的展露是需要勇气的,而老师这一高尚的职业更需要一份自我剖析的清醒与诚恳。 10月19日,先生离开了我们,尽管这之后,仍有千千万万的人仍然在瞒和骗中如鱼得水或挣扎不已,但先生的作品,先生的思想却也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而这千千万万的人,正要“去上那光明与希望的长途”。 无幸与先生晤面,时间与空间都太远,而在这半尺方的语文课本里,我看到了一个江南才子的傲骨铮铮。我愿追随先生的足迹,说真话,做真人。 我的语文老师曾这样说:“在中学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是选得最多的,有太多的理由这样做。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拥有鲁迅是幸运的,他让我们清醒;在我们这个年代,拥有鲁迅是幸福的,他让我们成熟。鲁迅的文章,永远值得一读再度。”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回忆鲁迅先生的随笔【第五篇】:向鲁迅先生致敬 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与觉醒…… ——题记 也许,我们对鲁迅的了解大多在于他的作品,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为革命献身伟大品质和崇高精神。一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塑立起了他在中国历史上高大形象,在人们心中刻下了他的印迹。 巴金爷爷曾经赞美鲁迅“你象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象一颗永不殒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 鲁迅总是活在他自己著作里的。他写下了很多深刻的话,也说了些过激的话。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圣人”,而且一辈子也没有承认谁是“圣人”。他的祖上也“曾阔过”,到他却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户儿”;父亲久病,作为长子的他经常奔走于当铺与药铺,受尽白眼;他曾因溜进百草园翻何首乌,捉斑蝥,被先生责罚;他留过学,学过医,成绩平平,弃医从文;他思想活跃,先是进化论,继之超人哲学,后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国近代思想快速发展的痕迹。但他自己的世界观,影响几代中国人。他“呐喊”过,想凭一己之力,唤醒沉睡的同胞,捣毁令人窒息的“铁屋子”;他也“彷徨”过,孤独地在故纸堆里抄写古碑;他更妥协过,接受了母亲“赠送”给他的“礼物”;他绝对疲惫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总之,他同普通人一样,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对,他自己也曾说“矫枉必须过正”;他深情祝福中国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无法“忘却”! 不久,我学习了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从文中我懂得了鲁迅先生立志救国,年轻时到日本仙台学医,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自从在学堂看了电影后,看见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那些中国人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枪毙,还拍手欢呼的情景,鲁迅先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受伤,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体,只能使国民变得强壮,但是并不能唤醒中国人的麻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给俄国人看客。因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医学,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 这位巨人,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反抗黑暗势力,追求光明,他的行动蕴含着中国将要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他为了中国,为了民族,为了新中国的到来,她真是费尽了心血。今天,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惜,他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更应该汲取鲁迅精神力量的领域,继续向鲁迅思想前进,迎接更多的挑战,为提高民族的精神文化境界而奋斗。 (责任编辑: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