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纽约客随笔

随笔美文2021-04-0594举报/反馈

  纽约客随笔【第一篇】:《纽约客》读书笔记

  寒假里读的书杂七杂八,多半都是停在半截,等待某个时间再和我久别重逢。唯一读完的只有白先勇先生的《纽约客》。

  我以前是想不明白的,白崇禧一代将军,将门之中如何会有这样一位笔法细腻,温雅如玉的男子。我还记得白先勇的那篇《树犹如此》。我看的时候大概是下午,阳光洒然。文笔如温水,隽隽袭来,最终绕织成密密的网,你无处可逃,只有卸下羞耻,伏案恸哭。 他一生的生死之交,他的恋人,他的手足,他无法去人定胜天。生死之前,无能为力。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他的书不能看第二遍。

  今次读了他的《纽约客》。几篇短篇小说,勾勒出战后初期到九十年代,华人在纽约这座天堂与地狱并存的城市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纽约客》之名或许是借美国文学杂志《NEW YORKER》,但恰恰他另一本书《台北人》成为一个对列。(《台北人》这书我还真没看完,太过沉重,无法忍受)前者六篇小说中的人物大抵都是来自上海与台北,而后者则是来自上海,住在台北,缺失身份的一群人。前者与后者相比,或许《纽约客》所包含的意蕴要更为广大深远。它不仅仅是对身份缺失,人生断裂的探讨,还有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立,还有对于艾滋病同性恋者的悲痛和同情,以及对中国人政治选择是否具有正确性的探讨。

  这六篇小说中,真正的纽约客,其实是最后两篇小说《Danny Boy》和《Tea for Two》中的人物。而前面四篇中的人物,我觉得与其说是他们纽约客,不如是纽约的过客,他们没有一种对纽约的归属感。这两篇小说,讲的都是艾滋病同性恋者。或许因为白先生自身也是homosex,在他作品中永远是少不了这一个边缘群体。(譬如他的《孽子》。当真是极为悲恸)而他在描写这一群体时,总会让我觉得字里行间产生一种奇妙,无法言说的感觉。是怜悯?是同情?是悲痛?都不是,无可言说。前四篇中的人物,譬如李彤,譬如吴振铎,他们对纽约永远不会有归属感。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即使在纽约再如鱼得水,他们一样不过是游荡在荒野的孤魂野鬼。李彤属于仙境,却坠入凡间。吴振铎身处高位,却依旧后悔不回中国。但却是这一群边缘人,在纽约真正找到了归属感。云哥从台北到纽约,白日上班,夜晚奔走释放。他在自己的故乡台北受到无以复加的痛楚,却在异国他乡的一家医院中,在身染重病的时光里,得到生命的救赎与归宿。而“我”在纽约一个小小的“联合国”中,感触到故乡无法给与的爱与善。

  这六篇小说,从《谪仙记》中东西方的不对等,再到《夜曲》中对中国政治的反思,最后到《Danny Boy》和《Tea for Two》中对爱的涉及,白先生从国族的角度出发,最终升华成站在世界主义的高度。

  不知不觉搞出如此官方的文笔,我几乎没有地方去表达我自己的感受。此书依旧是在一个下午所看,阳光洒然,书页素雅。故事永远不会有激荡冲突的情节,色彩浓烈的描写,诡谲莫测的主题。有的,是那种贯穿终始的悲悯与爱善。如同一泓温水,隽隽袭来,绕织成密密的网,你唯有卸下羞耻,伏案恸哭。为这无辜错位的生命,为这惨然却依旧心怀明亮的人们,为这你无法寻求解释的人生,恸哭一番。然后,你默默告诫自己,此人的书不能看第二遍。

  但无论如何,你大脑皮层的某一处,已经记得这种感受,记得这些爱善。你人生道路上,遇到相似的事时,它就会如同隽隽水流,包裹全身。

  而一本好书的定义,当有此条。

  纽约客随笔【第二篇】:纽约客读后感

  白先勇的文字总是很好读,就连想我这样龟速读书的惯犯,翻起白先勇来,一个晚上也能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

  这一次看的是《纽约客》,这本书总是要和《台北人》一并提起的。如果说《台北人》描写的是一群国破家亡的落魄之人,那《纽约客》则是汇集了一帮客居他乡的孤魂野鬼。

  我原本之前对这本书也没有过多期待,以为也是台北人,无非是换了一个环境。前两篇《谪仙子》《谪仙怨》的确如此。富家女李彤家道中落,即便是光芒难掩,也落得个自尽身亡,黄凤仪被母亲筹钱送到美国,终究只是做了个陪酒女郎。

  不过眼越看,心越惊。

  《纽约客》开始直面1949年后的大陆,直面1966年。在《夜曲》中,主人公白芳音乐世家,学成回国,心里激荡着要报效国家的年轻热血。可是赶上了错误的时代,受尽了各种屈辱。《骨灰》就更悲壮,“民盟斗士”最终被斗成了脊椎严重弯曲,带着夫人的骨灰来到美国,想着自己和家人要一起葬在美国,绝不回去。感觉白先勇很关注七八十年的大陆厕所啊,不只一篇文章提到大陆公厕脏,唉,我想要辩驳但无力辩驳,同时也让我想起前段时间陈升说的“等你们什么时候知道上公厕关门了,再来谈两岸统一”……

  在《纽约客》最后两篇的小说中,白先勇诉说的都是同性之间的爱情。不管是安弟还是DANNY BOY,都是性格温柔容貌清俊的翩翩少年,落寞的大眼睛里渴望着温暖,我想这肯定是白先勇的影子,想必他在寻求认同的过程中备受煎熬。的确啊,有谁想到堂堂的国民大将白崇禧竟然会有个同性恋的儿子?!所以才有了《孽子》一书吧。同性之爱无可厚非,我想白先勇写这些故事也是给自己疗伤,就像要把酒精洒在伤口上,最初的刺痛是难免的,但这是治疗伤痛的有效办法。

  纽约客随笔【第三篇】:纽约客都在读什么

  纽约的地铁中从不乏手捧书本的人,而从这些纽约客读的书中可以窥见整个城市文化生活的缩影。那么他们在看些什么书呢,是闲书、娱乐杂志、畅销书,还是深涩难懂的哲理书?荐书堂整理了《外滩画报》新媒体为大家挑选其中的十位推荐人以及他们正在阅读的书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纽约客都在读什么吧。

  1.《美国的上帝们》

  (American Gods) 作者:Neil Gaiman

  本书就像是一个现代的童话故事。故事主人公Shadow莫名被卷入了一场古老的战争,而当他在战争中越陷越深时,他渐渐学会认识自己和发掘自己的能力。Shadow在这个过程中还认识了那些“美国的上帝们”。他们曾以奴隶或是开拓者的身份来到这片土地,而如今他们的神力逐渐丧失。这是因为人们都不知道他们是谁。因为大家的生活都深陷在科技这样其它的事情中,人们早已丧失全部的信仰。

  推荐人Jamilya(非洲裔):“我刚刚读完有关奴隶的这一章。美国对我来说是一个文化的拼贴画。我们是一个组建和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人们如何团结在一起,并为了明天而相互原谅那些过去的历史和差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2.《美国歌手》

  (American Singers) 作者:Whitney Balliett

  本书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作者采访了在全世界各地尤其是纽约表演的美国歌手们。这些歌手曾与当代最具传奇性的音乐家们一起合作,例如 Louis Armstrong, Bessie Smith 和 Ma Rainey.

  推荐人Megan :“我很欣赏这些歌手的人生和职业历程。他们都经历过起伏,但在最终都选择回归音乐。我自己是一位歌手和钢琴家,所以这样一本描述作词人和作曲人之间合作经历的书对我来说很具启发性。在音乐的道路上,我有自己的故事。最初我从没有考虑过自己写歌。然而有一天,我突然就有了一个想法,觉得自己注定就应该去写歌。我意识到,这之前我受过的所有训练都把我的人生旅程引向了这最有意思的一站。”

  3.《只是孩子》

  (Just Kids) 作者: Patti Smith

  《只是孩子》讲述了作者刚到纽约遇见她的朋友和灵魂伴侣Robert Mapplethorpe的故事。他们刚开始是恋人,然而随着关系的发展却渐渐转为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彼此分享了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然而Robert却选择了一条Patti无法接受的路。

  推荐人Julie:“Patti Smith的描写很吸引我。从青春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故事中的Patti虽然还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孩子,但我能感受到Pattie拥有成为一个成**人的气质。 最可贵的是Pattie还在坚守她的青涩的一面,我希望自己也能永远保留一部分孩子般的青涩单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充满创造力的成年人是那幸免的孩子。’失去了童心的人是最沦丧的。那份对生活的纯真和好奇应该被永远保留。”

  4.《在冷血中》

  (In Cold Blood) 作者: Truman Capote

  这本小说取材改编自真实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州(Kansas)的一场凶杀案。

  推荐人kola:“我觉得它的作者Truman很有意思,是一个很棒的作者,文字很吸引读者。对于那些悬疑故事感兴趣的人,我并不推荐这本书,因为作者在全书的前几页就揭露了谁会遭遇不测而“凶手是谁”。我喜欢的是作者对Kansas及那里发生的惨象的生动描写。我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早就超过应当归还的日期了。现在为了继续读这本书,我每天要交25美分的罚款。”

  5.《谁拥有未来》

  (Who Owns the Future) 作者: Jaron Lanier

  本书的作者Lanier提出一个论点:通过对互联网内容进行微小金额的收费来重建中产阶级。

  推荐人Mike:“我是一个电影人。我的父亲是“Hustler”杂志的艺术指导,而我上一部片子“后台问题”就讲述了这本杂志的故事,将于7月15日在ITunes上线。我最近的项目是一部关于电脑黑客亚文化历史的影片。为了这部片子,我正在采访本书作者Lanier。我觉得这本书特别之处在于Lanier作为一个虚拟现实平台的专家以经济学家的口吻写书。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同意Lanier的观点,但这本380页的书我刚读到第91页,所以Lanier还有机会来说服我。”

  6.《看见那些不可言明的:Kara Walker的作品》

  (Seeing the Unspeakable: The Art of Kara Walker) 作者:Gwendolyn DuBois Shaw

  本书介绍记录了Kara Walker的视觉艺术项目。

  推荐人Laura:“我一直很关注Kara Walker。我正在学习19世纪文学,任何拷问种族和性别歧视的作品都会吸引我。2006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关于飓风Katrina的一个展览上,我找到了这本书。我自己就来自新奥尔良(New Orleans)家人在那场飓风中失去了家。我觉得Kara Walker探究了许多重要的话题,非常可贵。”

  7.《溺水》

  (Drown) 作者:Junot Díaz

  本书作者Junot Diaz是一位多美尼加作家,写那些在自己文化中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推荐人Laura:”从哥本哈根来到纽约后,我曾与作者交谈过,之后就开始阅读他的作品。我觉得Junot在写作中很有自己的风格,尤其是他穿插使用了西班牙语的俚语,非常特别。在生活中,我有的时候正说着英文,句子里就会突然插进一个外语单词。而当我讲丹麦语时却又会使用英文词汇。书中的人物们试图寻找自己的故乡,然而发现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与记忆中的家相差甚远。 对于这一点,我感同身受。“

  纽约客随笔【第四篇】:董鼎山纽约客闲话之随感录:向读者告别!

  怀了无比沉痛的心情,我写了上面五个字,向多年来的读者们告别,结束将近80年(14岁开始发表文章)的“写作癖好”(我说“癖好”,而不说“写作生涯”)。因为80年来,出版过20余种书,发表了数百万字著作,从未曾靠写作收入或“版税”维持起码生活。当然我有其他职业收入。因此写作不过是“癖好”,也借此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我不但对写作告别,也等于是向人生告别。到了93岁,生活小节都有困难;85岁的老妻患病,医谓恐是骨癌,由于她高龄,我们决定不入院开刀。虽然雇了暂时女佣,每周只能来二天,而我自己不良于行,照顾病人,弄得我精疲力尽(我们拒绝进养老院受虐,坐以待毙)。

  我对报章、杂志、书本、时事、电视、电影等也渐渐失去兴趣,单靠一台电脑与亲友保持联系。但电脑如有失灵,不能与人交流,就心急不堪。这是老年的悲哀,无法拭去。

  我已活得够长命,惟一怕的是跨过最后一关的一刹那。我是个无神论者,现在则好奇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

  最近数年,我要特别感谢《侨报》编辑刘倩,是她鼓励并纵容我自由发言,篇篇实话。我每周必找《侨报周末》一读。能在报刊每周写一篇专栏,而且无话不谈,无拘无束,是写作生涯中最惬意的事。

  我也要感谢以前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现在香港的李华敏。此外,香港《明报月刊》主编潘耀明一度请我写过外国文学专栏;《开放》杂志的金钟是我兴趣相合的知交,可惜《开放》已停刊,依顺潮流移往互联网。

  我更要向文心社施雨致意。

  我特别感谢当年三联书店的沈昌文,通过他的《读书》杂志,他替我出了《天下真小》文集,博取了不少新中国年轻的书迷读者(粉丝),我也要感谢哥伦比亚大学王海龙教授,他曾特地来我家采访多次,熟知我在美国多年生活详情,写出了一本《诊断美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最后得感谢作家五月女士。她自告奋勇在互联网上遍找我过去发表过的散文、杂文,交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纽约客随感录》。这恐是我最后的一本书。如书局没有,可从网上购到,包括天津百花出版的《忆旧与琐记》和《书影与肖像》。与《诊断美国》参看,可以当作我的写作回忆录。其他曾在上海、香港以及各地出版的书,我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但是最后,我要谢谢香港《大公报》孙嘉萍与上海《新民晚报》殷健灵对我的赏识。

  再会了,读者朋友们。如有来讯,将使我非常开心,以解除我的寂寞。

  纽约客随笔【第五篇】:一个纽约客的读书笔记

  经济危机下,纽约的萧条前景并没有掩盖住“圣诞繁荣”:第五大道,麦迪逊大道,时代广场,节日橱窗和灯火依旧。时尚品牌们一边堆砌起精美的橱窗,另一边用疯狂的折扣兜售着商品。橱窗,是反映城市灵魂的一面镜子。不仅仅是陈列商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和钱包。一位华裔纽约客Daisy在这里将记述她的圣诞见闻。

  911过后不久, 欲望都市的女主演Sarah Jessica Parker出席某个抚养孤儿的慈善机构的募款会。她的演讲简短但令人难忘。她说,纽约客总是有合适的配饰, 这一季有两样每个人都会随身偕带的配饰,那就是勇气和骄傲。这时候你知道纽约不只是Sex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