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短句 > 励志说说 >

励志说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原文

励志说说2021-03-30159举报/反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原文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原文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 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写于1883年
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揣摩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所用的词句,理解其思想内容,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1、课文第一段文字
  2、练习中的关键词语
  三、教学设想
  本文是阅读篇目,课时少,主要是把握重点,让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文体介绍: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在其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不过,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说辞。哪位同学试着给我们说说悼词的特点。
  学生答,教师补充: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对死者的悼念。
  2、课文有关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对他们的评价:
  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二、投影展示教学目标
  三、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后,完成课后练习一
  学生交流课后练习一的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结构
  明确:
  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评价--悼念,
  第二小节是主体部分的总纲,两个“对于”突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在革命实践领域的贡献(请学生找出依据)--“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四、揣摩语言,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
  (学生讨论体会)
  1、 课文第一小节
  学生齐读这一小节,体会悲痛的情感。
  学生找出关键的词句加以揣摩
  明确:
  “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
  避讳手法加深了沉重悲痛的内涵,如:
  “停止思想了”:伟人逝世,思想家停止思想,深感痛惜。
  “安静地睡着了”:“安静”指很安祥,用这个词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 。
  “永远地睡着了”:“永远”一词悲痛之情强烈。
  再读第一小节
  2、请学生找出课文第七小节对马克思高度、热情赞扬的词句。
  明确: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 、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卓有成效”三个词语感情色彩强烈,
  3、学生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二 ( 体会句中重点词语)
  五、补充练习
  1、 课文中一些代词的指代内容
  ①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②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③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④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破折号的用法
  第1 小节 “安静的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转折或补充说明,有潜台词的作用)
  第8小节“各国政府--无论……资产者--无论保守派……”
  (解释说明:马克思不是为个人而战,而是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奋斗 。)
  3、注意第五小节的关联词对颂扬马克思伟大贡献所起的作用。
  六、学生再读课文
  七、总结
  教师:通过阅读全文,大家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答,教师小结:
  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这完全得益于恩格斯语言艺术的高超精当,准确而又富于感情。
  八、布置作业
  1、字词归纳
  2、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3、课课练
主旨

  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科学理论家和革命实践家为无产阶级和权人类所作出的伟大贡献,颂扬了马克思为人类历史奋斗终老的崇高精神,表达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对这位伟大导师无线崇敬、爱戴和深切的悼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经典的演讲词,也是历届教材编选者们青睐的传统篇目。这篇文章,内容博大精深,感情深沉内敛,既有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也有对马克思丰功伟绩的赞颂;有对马克思未来价值的评价,还有对马克思人格魅力的歌颂。从形式上说,思路明晰,逻辑严密,语言凝练、形象。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7.把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类比,是因为(  )
  A.它们在科学上具有同等的价值。
  B.它们都是划时代的发现。
  C.它们都是革命性的发现。
  D.它们对人类进步起了同样的作用。
  解析:作者在说明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作用时,着重强调的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因此,是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答案:B
  8.用一句简要的话概括这段话里所说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核心内容。(10个字以内。)
  解析:根据原文里的“即”和后面的冒号可以判定,此问的答题区域为“人们首先……发展起来的”这一部分内容,所以只要对其加以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9.这段里所说的“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应该是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从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等等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10.这一段是一个长句,主语是______________,谓语是______________,宾语是______________。“即……事实”是______________成分;冒号后面的部分是“事实”的     成分,这部分是一个多重复句结构,它的第一层应划在______________这个关联词的前边。
  参考答案:马克思 发现(了) 规律 宾语 复指 (解说) 因而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