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观后感1500字 - 观后感范文
【第1篇】 这是一个闭塞国家最终的结局…… 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仅是一个园林,而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 影片以一种平实的读白和清晰的画面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历史上伟大建筑的诞生与灭亡,也在展示着中华民族强大的清帝国的诞生与灭亡。 当看到西方以中式为时尚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我以我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我以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文化而感到自豪。但当我看到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时,我无比的气愤却也无助。要是我能早生一个世纪,我也可以上战场一定会多杀几个敌人。 封闭则代表着落后的到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所以,最后圆明园的灭亡并非偶然,圆明园终于被灭了,只不过它不是像阿房宫一样是毁在中国自己人手里而以,对于是什么样的人去做的这件事我不想去说什么?你没有别人强大你就无话可说,这不也正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吗?可是人们为什么要毁坏它呢?难道这真的是人们的天一性一!我不敢想象!然而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前,容我们更加理一性一的面对这一切。 圆明园集中了清帝国一百年的一精一力与智慧,从建筑方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像田字形与万字形的建筑,圆明园多以封闭与隐闭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也可以看得出我们的国民是追求和平与安逸的生活的。他们不希望有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样也是这个政一府灭亡的包袱 圆明圆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展示了我国古代封建文化的一精一萃。圆明园更像是一个宝库,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等,圆明园还 是一座万圆之圆,有着名贵花末数百万株。可现在已是一片废墟,只剩残壁了。可以体会到,一座皇家园林被外来者侵辱的种种人一性一场面。面对辉煌的东西,我们总难免有股破坏欲,这个欲一望,被侵入者很好的表现出来。 圆明园作为一种向征东方近代文明硕果的成果被破坏掉,我感到气愤和怀念。可以想像,当时中国文明所达到的世界之峰有多么伟大。我甚至去假想,若没有外力因素,当时的清国经济发展,仍在处在那个时候不错的时期。较为有趣的是,在中国各个朝代都有非凡的艺术杰作产生,而在今天,我们的艺术成果却很少。 但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东西是世界举世无双的。我不愿过多的回忆过去,只是偶同今感,想想当初的问题,今天是否也遇上了,只不过,今天的情况比过去更复杂,要探研事物的本来面目,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如我们国家以后到底怎样才能发展最好,又有谁能真正看清呢?一般看中国古代题材的纪录片,会唤一起一种民族的自信心,相信我们有一颗非常神奇的脑袋。在世界文明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自己有时也能感觉到,中华传统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它的极易适应,这正反映了,民族感情由何而来的源由。这说明,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有着自己一习一惯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表现在我们的艺术品,建筑,雅,俗,智,技,当中。如今西方先进物质发展对我们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但我感觉在欣赏的同时,却实有些东西,是只有自己才有的。比如我看中国人玩外国人一些很时尚的东西,老觉得有些别扭,像根本找不着调,似像非像,四不像。但我看公园里的老头们打打太极拳,还 是有点味道的,它们也喜欢,而且上手也容易,那种对太极的心一性一理解,只因“太极”二字便可见一面。老外打太极拳,始终从一个悟字上面去学一习一理解,而且它们缺少东方人小巧柔情的一面,刘翔跑步的成功,更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一体素质,并不以追求力量为第一要务。我们更能集中体现对整体与局部,对对立与统一的矛盾转换之中。所以说,中国特色,不是指红色,而是黄色。不是让人震悍,而是让人信服。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只有好好学一习一,将来才能保卫好我们的祖国,“落后就会被挨打”,如果你强,就不会怕别人欺侮你,如果你弱,就会被别人踩在脚底。只要我们国家科学发达了,就不会受别的国家的侵越。然而这一切将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一性一使命。 【第2篇】 人人皆知的中国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是东方文明中的奇迹,被誉为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从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象力能够造出的全部东西都集中在那里。请你想象一种大家不知道是怎样的、而又无法形容的建筑物,就像月宫的一座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我们今晚所看到影片里的‘圆明园’只是通过现代的科技制作的一种假象,但足以感受到昔日的圆明园有多么的美。 影片《圆明园》就是一场视觉大宴,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大量的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也可以欣赏到西方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我们还 可以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所感受到的有以下三点。 一、建造的规模和特色。我信这是任何一个人看到这部影片后的第一个感慨。圆明园的建设经历了三代帝王的建设,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的。当时清王朝入关后,由于皇帝不适应北京紫禁城内炎热的气候,就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建造了圆明园的前身畅春园,成为皇帝避暑的地方。后来逐渐扩建,到乾隆帝时,国库充盈,更是大兴土木。由此,圆明园的格局大体已形成,其面积也相当于现在600个足球场那么大,可以任由你想象其规模了。圆明园的建设汇集了当时一江一南的若干名园林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一精一华,皇帝也将自己的诗情画意融入于千变万化的景象当中。不仅如此,还 吸收了欧洲的建筑风格,把欧洲的园林建筑特色与东方的园林风格相结合,最著名的就有‘大水法’。园内的各种亭台楼阁、洲岛、桥堤、曲廊等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让人感觉到了和谐完美。 二、中国古代和谐美。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再现了清王朝的宫廷画师所作的圆明园设计图,但这些几百年前的设计图纸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好像就是一幅山水与建筑现结合的国画。在这些‘设计图’上的建筑基本上符合当时圆明园的真实建筑物,也就是说古人就是依靠这些‘设计图’来建设圆明园。在设计图上可以看到这些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与环境相融合,这也就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和谐美’,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就主张和谐美,这也与儒道两家思想密切相关,两家思想的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三代帝王对圆明园进行规划时就特别注意和谐,圆明园在整体上本身也就是一个帝国版图的缩影,在园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假山就喻为‘昆仑’,还 有仿庐山景色的‘小匡庐’等,建筑物再置身其中。在影片中也讲到这种和谐一性一直到乾隆帝时才慢慢消失。当然,古代的和谐美在文学上也有体现,苏东坡就曾说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么一句话。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也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三、东西文化的差异。在影片中有这两个情节,西方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东方这个文明古国后,想进入清朝皇家画院,就以西方绘画技法画了一幅小孩的肖像,以博得皇帝的欢心,结果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皇帝不喜欢他的绘画技法。另一个就是皇帝想要建一个西方水法,而在当时就只有传教士郎世宁懂得西方的建筑,于是郎世宁成为了设计师。由于皇帝的极度关注,郎世宁的设计都要由皇帝过目后才能行。这位东方的主宰看到郎世宁的设计的水法后一度在改,他认为‘一裸一身的人’不能出现在他的‘视线’内。更进一步的看,这些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当时的东方审美追求的是‘神’,神似而形不似。西方审美追求的则是‘写实’,真实的写照。难怪皇帝会说小孩的脸上怎么能有一陰一影呢!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清朝又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未出嫁的女子足不出户是当时所谓的道德规定,更别说会出现‘一裸一体的人’了。而在西方人们的思想则是较开放的,他们更喜欢去追求为当时不知的一些东西。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科学不同的态度,西方人对科学是执着的追求,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更本就没有科学这个概念,清朝的统治者也认为学一习一西方的技艺就是玩物丧志。我想文化也是影响一个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 导致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 如今是圆明园已是一片焦土废墟了,但它曾经的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一精一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一精一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不会被人们忘记,更不会被历史忘记。 【第3篇】 “中国,请自己站起来!”——这是我看完电一影《圆明园》之后最大的感受。伴随着影片苍凉而悲壮的配乐,我与讲述者郎世宁一起重一温一了大清王朝的历史,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圆明园的瑰丽与梦幻。然而,这部影片的拍摄目的绝不仅仅是向观众介绍圆明园这个世间奇迹的短暂一生,其真正的用意想必是要通过圆明园的命运来折射清王朝的命运,并引导人们去思考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在我看来,影片中谈到的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和认真思考的: 首先是科学技术的落后。片中提到,康熙皇帝才识渊博,非常喜一爱一天文和数学物理等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可是,泱泱中华,在夜间用天文望远镜仰望星空的却只有年迈的老皇帝一个人。大多数的朝廷官员都认为“科学”是腐朽的、无用的、是故弄玄虚。官员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那么是不是说,多数平民的无知和保守就是导致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呢?我认为不是。刚才提到,康熙皇帝很喜一爱一科学,那么在当时那样一个高度集权的家族化国家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康熙真的想发展科学技术,或者说真的想将自己的兴趣一爱一好推荐给更多的人,他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可见,在当时,就连这个国家最有智慧、思想最为开明、也是最喜一爱一科学的人也仅仅是将科学作为一种消遣而已。 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导致科学技术落后的真正原因是思想观念的落后。 如果说上面的推论还 不够准确的话,不妨再将历史往后推几十年到乾隆时期。乾隆,这个从小天资聪颖,深受康熙一宠一爱一的一国之君,非但不像他的爷爷一样沉迷于科学,反而是排斥科学,认为科学是“玩物丧志”,这从他将“西洋水法”喷泉的机械一抽一水装置换作人工提水一例可见。于是,我不禁悲叹,时代的进步并未带来思想的进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以乾隆为代表的帝国中坚力量对待新事物的态度较之康熙年间完全相反,思想观念更为落后。 若进一步深究,这种观念的落后并不是无来由的,闭关锁国是一个直接原因。而又是什么导致了闭关锁国呢?——是自负!乾隆的自负、上下朝臣的自负、平民百姓的自负、一个国家的自负! 灿烂悠久的华夏文明在此之前就已经为世界创造了无数的财富,尤其是盛唐时期,中国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令长期占据中原的汉人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国家永久的王,骄傲感的滋生蔓延为后来清军入主中原留下了隐患。果然,后来满人的铁骑踏平了中原大地,华夏民族的统治权再一次易主。想象一下,当满人顺利地攻克汉人执掌中原时,内心会是怎样一种心情?他们打败的可是号称“世界之王”的汉族军队啊!在这样的背景下,便不难理解清王朝的自负到底起源于何时,也就不难体会其自负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了吧? 所谓的“天朝上国”,当自己拥有着世界上最多财富的时候,却不知道怎样很好地利用它,而是将其用于享乐,用于修筑那奢华的、人间仙境般的圆明园;当自己还 如一头老牛,到处夸耀自己耕地的本领时,西方国家却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正如一辆疾驰的列车在飞速行驶。古老的农业帝国呵,永远不会主动地去看看世界吗?当英国的使者造访时,你再一次以固有的傲慢与自负对其进行羞辱;当西方世界的洋槍洋炮送到你眼前时,你却将其当作玩物收藏……终于有一天,当坚船利炮敲开了你紧缩的城门,你已手无缚鸡之力,退无可退。 正如马格尔尼勋爵所言,“中国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表面浮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倾覆的危机。 然而这个危机,不仅乾隆没发现,全中国人也都没发现。也许雍正发现了,他勤勤恳恳,力除弊政,将帝国推向了顶峰,也推延了其破败的命运。然而,中国历史上像雍正这样勤政的皇帝又有几人?13年日以继夜地付出让他积劳成疾,一代帝王最终为国家的命运殚一精一竭虑而死,这不得不说是一曲历史的悲歌。自雍正以后,哪怕有所谓的乾隆盛世,清朝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衰败,难逃覆灭的命运。 以上便是我简要总结的中国在近代前越来越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圆明园的毁灭和国宝的流失固然让我们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义愤填膺,但仇恨并不能解决问题,当170年后的今天再次回顾晚清那段风雨飘摇的历程,我更深刻地领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内涵和本意。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当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当中华民族再一次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想对自己说:要冷静,不要再重蹈祖先的覆辙——让骄傲自满的情绪滋生蔓延,做一名低调而自尊自一爱一的学一习一者,做一个不卑不亢的中国人,努力去学一习一西方,努力去奋斗,只为有朝一日能改变祖国落后的现状,只为有一天,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一女老少、无论身居何职,都能面带笑容的说:“我过得很幸福、很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国家兴旺的王道!什么天朝上国、世界强国,当一个国家的福利没有转变为社会的福利之前,当少数人的财富没有变成多数人的利益之前,一切都是虚的、一切都是经不起考验的,如果看到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那必然会再次跌倒,甚至一蹶不振。中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上,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手上,所有人都必须不懈努力,这样才能早日夺回我们曾经失去的光荣与梦想! 【第4篇】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一个纵火,仿佛得胜之后,便可以行窃了……两个得胜这,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筐。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祥。”以上这段文字是法国作家雨果在1861年写的对英法两军行动的气愤。20××年,英国、法国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两个文物匪徒,英国、法国火烧圆明园同时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文物覆灭罪恶。英法两国发明了两项无一耻的世界之最。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赏给四子胤?(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圆明园”是由康熙天子命名,并御书三字匾牌。“圆而入神,正人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雍正的如斯说明,可以说是封建统治阶层标榜明君贤相的幻想尺度。圆明园自建园起,至1860年10月毁灭的之间近150年间,历代皇帝都对其改建装饰。例如,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除了对圆明园进行部分增建,改建外,还 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式基础构成。嘉庆朝,重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理跟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合之一。道光朝时,国是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撒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摆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废弃圆明园的改建和装潢。因为它承载着一个封建王朝十三代帝王的幻想。 天朝上国,地大物博,百万带甲,万里膏壤。这是对中国的实在写照。而圆明园便是这泱泱大国的标记。圆明园的造价是多少,恐怕谁也说不清。它的范围之大与它的神奇是咱们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康乾盛世时,大清帝国领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产。因而帝王们有资本为取一悦一个本人一爱一好的女子为她树立她喜欢的草原与建造。 帝国的危机,从满清入关便已经开始。在大清帝国占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时,统治者以此自居,以为中国事世界上最壮大的国家。他们目空所有,屡次谢绝与其余国家互通有无,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货色,开端了闭关锁国的时期。当清帝们大肆修造这座体现中国地大物博的亘古无匹的皇家园林时,他们万万没想到就在此时西方国家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进步的产业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超出中国。大英帝国把抢来的黄金白银换成坚船利炮;法兰西用无数财宝打造出一支举世无双的火槍军队;日本全国省吃俭用造“吉野号”,每一个国度都在整理自己的军备,每一个民族都在打造自己的兵器。而满清王朝却对世界的变更毫无发觉,帝国的统治者在圆明园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那么大清帝国的远景是可预感的,它注定要从绮丽的天国中坠一落,这样悲剧的运气是无奈逃脱的!只管我是中国人,然而我必需否认做作生存法令是正确的(至少在很大范畴内,它是准确且实用的)。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轻松叩开清国刚锁上未几的国门时,它证明了天然生存规律。事实证实,武力永远是最强盛的力气,对弱者来说,世界上是不存在情理,只有暴力。由于道理不是道德,道德是良心酿造,而道理却能够用暴力改写。 圆明园终极灭绝了,实在我们在一交一战之初的战况便可知,5人的渺小代价击败帝国的三万雄师,腐朽朝纲、散漫军纪、落伍武器是决不可能禁止得了列强们从我们手里掠夺他们想要的东西。圆明园必须会毁。然而圆明园的滚滚烈火在很长一段时光仍没能灼醒千百年来被孔孟之道所禁锢的国人的对抗与觉悟。雨果的话“我难以设想,拥有着近乎无限财富的中华,军舰竟然是木质的,槍炮居然比英国落后了一个世纪,国民居然无法吃饱穿暖。”无穷的苦艰,这就是中华民族。 圆明园毁了,这座积聚了中华千年文明的神奇的东方园林,就这么毁了!今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踪的美妙。它的消灭,引起中国人乃至世界的悲叹与可惜。它的断壁残骸仰天怒啸,唤醒着中华民族。它提示我们牢记辱没辛酸的历史,鞭策我们发奋图强。作为中国人,必需要以强大的实力来保卫着我们这个古老的上等民族的尊严! 【第5篇】 作为中国第一部大型史诗纪录片,历时5年拍摄完成的《圆明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录片。他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向我们再现了我国建筑史的弘篇巨著,也让我们在历史的兴亡更替中反省,然后承载起一种使命。回忆这段中国土地上的历史,却采用外国人的视野;回味历史,却并不指责历史,让我们在浑厚、深沉的男声旁白和大量一精一彩的故事情节、文献及三维动画中,展示了圆明园从无到有,从建设、辉煌直到被毁灭的整个过程,内心的触一动暗自升腾,就像半年前的电一影《东京审判》一样,让我们再次正视了一段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 《圆明园》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宫廷画师郎士宁以第一人称讲述圆明园的建设和“皇帝秘闻”,另一条则是通过旁白讲述圆明园的兴衰及历史。今天当我们再次瞻仰大水法留下的远瀛观的时候,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他们好像在向人民诉说着当年的痛苦、耻辱和折磨。那个曾经令无数西洋人无比羡慕的夏宫没有了;那个曾经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建筑一精一华的皇家园林没有了;那个曾经陈列着无数无以伦比的艺术珍品的“博物馆”没有了;那个历经六代帝王扩建,费尽无数钱财修缮,凝聚着数万工匠心血的“万园之园”没有了;那个让人狂想也不能想象出眼前现实的一精一艳绝伦的再无花园宫殿能与之媲美的“人间天堂”没有了! 90多年前的1860年10月,嗜血成型的八国联军,无视中国人民的尊严,大量的占领中国国土,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 倒 圆明园的楼台亭阁,毁坏圆明园的一花异草。为了掩饰其罪行,他们 还 放活燃一烧了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狂笑声中,永远的被毁了,留下一片废墟,留下一道民族的伤疤。大火连续少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一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融艺术和建筑与一体的圆明园在此时此刻变成了一片废墟…… 站在建筑的角度来审视圆明园,他在建筑上取得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一峰,他集中了当时最有成就的建筑师、最出名的艺术家,还 集中了最为珍贵的珍宝。你可以试想一下,600个足球场一个挨一个的拼接起来是什么概念,在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但并无些许的杂乱,而是如此的和谐,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世界上确实曾经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圆明园。当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会有如圆明园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人世之间。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从大秦帝国到大清帝国,2000年的时光,是如此的漫长,虽饱经风霜曾屹立不倒;却又是如此的短暂,在三槍两炮声中大厦倾颓。秦和清的发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个宿命论者,只好承认,该结束了。可圆明园何罪,竟离此劫,永不超生。 当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时候,当欧美诸国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向前发展着的时候,当那些“蛮夷之邦”“弹丸之地”正装备着足以征服世界的坚船利炮的时候,在东方,在清帝国,在圆明园,自负的愚昧的封建统治者正与他的“忠臣良相”,与他的一宠一妃一爱一姬躺在泡沫做成的一温一床一之上,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如果在19世纪中叶,我们仍能保持昔日的强盛,怎么会让贼兵打到我们的国都?怎么会让贼兵在堂堂中华的皇家园林为所欲为?没有先进的技术,没有先进的制度,没有不断的进步,用落后与先进对抗,是注定要失败的!保守、闭塞,注定要被打垮的! 今天的我们无法在让这样的惊世作品再现于世,却在心头暗藏起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的使命。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保得民族文化的完整!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才能保全世族的尊严!夏宫在哭泣,她没有哭忆往日繁华,她没有痛哭当日的屈辱!她在替民族痛苦,痛哭当日民族的恨,国家的耻!她的肉一体已不复存在,但她的一陰一魂却永驻九州,时时刻刻提醒着华夏儿女:一定要努力奋斗,放眼全球,跟上时代的步伐,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