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读书名言2021-03-25101举报/反馈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王崧舟老师一向善问,注重学生语感的提升,他所设计的问题层层推进,如连环套,让学生在环环相扣中自然而然生成了言语智能。
一、独辟幽境,启发学生质疑欲望
用跨越几百年带有钟声的诗句、歌词导入
师:所以,200多年前的诗人王士祯写到——(生齐读王士祯的诗句)
所以,500多年前的高启写到——(生齐读高启的诗句)
所以,600多年前的古应写到——(生读句子)
所以,800多年前的陆游写到——(生齐读陆游的诗句)
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你有什么问题?
生1: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不管百年,千年,许多来到寒山寺的诗人都会写到钟声?
生2:为什么每次写到钟声,都是在晚上写到钟声?
生3: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敲钟的时候诗人就会失眠呢?
生4:为什么寒山寺的钟声这么有魅力,吸引这么多诗人来写?
······
我们都知道,真正开始主动学习是从对事物好奇开始的,与好奇心相伴而来的就是产生疑问,由独立发问开始,到独立释疑结束,这才是一节有生成的语文课的真正评判标准。王老师的提问方式独特、有激情而润物于无形,诗意悠远的语调一下子就营造了千古钟声特有的幽境,学生的问题想不出来都难了。
二、以评促问,使学生把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师:你从哪知道这是寒山寺的钟声?
生:高启说,几度经过忆张继,张继曾经在寒山寺写过一首《枫桥夜泊》。所以知道是寒山寺的钟声。
师:哦,原来你知道这首诗的背景,见多识广,请坐。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看你们读书就是一种享受。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来,有请,注意清清爽爽地读。(生朗读全诗)
师:读得好,字字落实,比如,“愁眠”的“愁”是翘舌的,读到位了,比如,“寒山寺”的“寺”是平舌的,也读到位了,真是读得一丝不苟!再请一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注意听。(生读)
师:好一个到客船,真好,味道读出来了。大家也一定听清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这首诗已经反反复复读过好几遍了,到底什么感觉?一个词来形容形容自己的感受。
生:烦闷和凄凉。
师:说了两个,选一个。
生:烦闷。
师:烦闷,好!(另一个学生,你的感觉是——)
生:忧虑。
师:孤独,(另一个学生,你的感觉是——)
生:凄凉。
师:凄凉?你的感觉是?
生:幽静。
生:思乡。
生:忧愁。
生:夜晚的宁静。
王老师的评价语恰到好处有针对性,他深谙言语暗示的重要性,能够及时引领学生不由自主进入下一个环节,使学生有方向可说,想说、不说不快,意无穷而言不尽,是学生一个接一个灵感迸发的“加油站”。
三、对比阅读,以读促悟,用猜开口
师: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你会有烦闷的感觉吗?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师: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凄凉的感觉吗?
师:也不会!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却会有这样的感觉? (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不着急,把手放下,请大家静静地读《枫桥夜泊》,你可以看看注释,看看虽然不怎么清楚的插图,也可以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好进入枫桥夜泊。 (默读,圈点批注。)
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动笔画了,很好,这说明他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师:9继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在诗的旁边写批注了,很好,这说明他的感觉在转化为语言。 (生在教师插话的引导下,纷纷开始写批注。)
师:好!停,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都写了批注和心得,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心得如何呢?那么这样,我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好吗?大家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生答“对” )
师:那么,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师:没有?你怎么知道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
生:愁眠。
师:愁眠,一起读,3遍,什么意思?
生:“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睡不着觉。
师:给“愁眠”找个近义间,
生1:忧愁。
师:给愁眠找个近意词,愁眠!
生2:忧眠。
师:你自个发明的?现成有啊。
生3:失眠。
师:对啊,还有——
生:无眠。
师:对啊。愁眠就是失眠,就是无眠,那是因为忧愁而失眠,忧愁而无眠,因为忧愁而难以入眠。愁眠的人是谁?一起说
生:张继。
师:看到了,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
师:(板书: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呀!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
生:因为张继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
师:肯定跟张继的心情有关系,是吗?想一想,夜泊枫桥的这个晚上,张继冷不冷?
生:冷。
师:肯定冷!秋霜那么重,穿得又那么单薄,还是在江上、在船上,能不冷吗?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
生:冷。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很孤独、
生:因为他考试落榜了。
师:看来你查过资料了。这只是一种可能,还可能因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思念他的亲人了。
生: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无助。
悟性和想象力,是最难琢磨的,也是众多语文老师束手无策的概念之二。王崧舟老师用对比阅读的方式,拿“已知”证“不确定”,收到了“言意双发”的效果。他又大胆开启学生的生活体验之门,借助生活经验“猜”出文本背后的“可能性”,其实就是在变相引导学生想象,“以己之眼,观他之心,开己之智”,薛法根老师曾说: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王老师做的就是引领学生将生活的语言积累融合诗中意象的语言,改造成学生自身的语言,培养学生对内容的自主建构能力。
四、善找支撑,助思解惑
师:(板书:对)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对待;对付。如:对事不对人。面向;朝着。如:对着高山。对面的;敌对的。如:对手。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如:对对联。)
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的义项。想一想,你选第几个? (生思考)
师:有选第一个的吗? (无人举手)
师:没有。有选第二个的吗?(部分举手)
师:好,有十多个。你们为什么选第二个?
生:张继因为睡不着觉,所以能看到这些景色,他是面向着这些景色的。
生:我觉得这些景色是配合愁眠的。
师:也就是说,在诗人的眼中,仿佛乌鸦也跟着他一起——
生:忧愁。
师: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
生:无眠。
师: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
生:孤独。
语文课堂如果离开了对关键字词的挖掘,就缺少深度和广度了,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那一点点讲解,也显得杯水车薪了。王老师在这个片段更多的是“授之以渔”,提供给解读文本支撑工具的同时,又把字带入语境中细细品、慢慢磨,等学生积累足够多的“嚼头”,在不知不觉中就不仅仅解了字,更深入了意境,愁之深切,呼之已出!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