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李白名诗《静夜思》读后感 读书名言2021-03-25143举报/反馈 李白被人称之为“诗圣”、“诗仙”,他的诗被广外流传。其中以《静夜思》最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这首诗目前流行的版本是: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在日本的汉文中,这首诗记为: “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它被认为是唐朝的版本,而现在流行的是清朝版本[1]。经过多人[2、3]考证后得出:目前流行的版本是明朝的,而上面的第二种写法是宋朝的版本。下面,笔者录出第三个版本: 静夜思--无名氏仿作 床前白晃晃, 疑是地上霜; 伸头望明月, 落泪思老娘。 黑体字标出三种版本之间的区别。第一个版本的弊病是: 1)第一句与第二句矛盾,“床前明月光”,既然作者心里已经知道“床前”是“月亮”投射产生的“光”,怎么可能出现“疑是地上霜”的感觉呢?语意表达不合逻辑。第二个版本改成“床前看月光”,虽然可以减轻这种逻辑上的语病(仍然存在“先看见‘月光’,依然怀疑是‘地霜’”),但却带来新的语病:“看月光”为什么要在床前看呢?突出“床前”,没有意义;合理的写法应该是“窗前”,可见用“看”字替换“明”字,显得过于牵强附会。第三个版本就没有上述毛病。“床前白晃晃”,因地上朦胧晃眼,而产生疑问:“疑是地上霜”。其中采用“晃晃”二字,有点土气。不如“床前白一片”或者“床前一片白”。但两者都与“霜”字不押韵。所还是“床前白晃晃”爽口。 2)第三句用“举头望明月”不合情理。一、二更的月亮照不到房间的地上,只有三更以后,月光才能投到窗前的地面。这时抬头和举头都难以从床上看见“明月”,唯有伸出脖子,甚者还要稍起身和偏着头,才能从窗户看到月亮。所以,以第三个版本最符合实情,“伸头望明月”。“举头”绝对没有“稍起身和偏着头”的意思。 3)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在“举头”之后,不会出现“低头”,这不符合在床上看“明月”。躺在床上,怎么再低头;因而变成站在地上看“明月”,再“低头”沉思。“故乡”是一个很宽广的概念,远不如“老娘”具体。如果流落他乡,倍感孤独时,首先思念的是自己的亲人,父母和妻儿,而不是空洞的“故乡”。所以,第三个版本的“落泪思老娘”最合实情;因孤独而伤感落泪,思念远方的娘亲。 比较这三个版本,笔者人为:以第二个版本改动得最差,其中第三句“举头望山月”中,将“明月”改成“山月”而引入“山”字,与全诗毫无联系;而且,“山”也引不起“孤独伤感”和“思亲”。可见,第二个版本正是后人修改后的文本;一些才高八斗的文人以为第一个版本存在上述毛病,因而私自进行了自以为是的改动。 现在看,第一个版本可能是没有改动的李白原作。由于李白做诗往往是“随口而成”,特别是喝酒太多,思绪不严密时,所成的诗句便出现第一个版本中的毛病。因过于高傲和众人的吹捧、迷信,李白对自己事先没进行思考,酒后临时创作的诗句,即使发现有毛病也不再更正。“静夜思”就是李白信口开河之作,不可一味迷信,不敢怀疑他所创作的诗句中存在毛病。 参考文献 [1]山头老生的BLOG:关于李白的《夜静思》,新浪博客,文学/文化,2009-1-30 [2]编辑:静夜思:百度百科,1997. [3]孙宏亮:李白《静夜思》考证——兼与张一民、王彩琴二先生商榷,中国文学网学术争鸣,2011-11-25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我从来不吃口香糖,又不能咽下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情公寓胡一菲经典名言语录,希望大家喜欢。 1、子乔:我愿 下一篇 Gods determine what you’re going to be.-- Julius Erving 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外青春励志 相关文章 三年级读后感:《匆匆》600字 《依靠》观后感400字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50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 读《温暖的旅程》有感600字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200字十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读后感600字 《宇宙的最后一本书》读后感600字 《范进中举》读后感_100字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600字 - 观后感范文 《地心游记》读后感600字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1500字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800字 《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600字 《管宁割席》读后感300字 《绝境中的你要做上帝》读后感六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