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范文10篇 读书名言2021-03-25110举报/反馈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范文10篇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是一本由[法] 张有敏著作,后浪 |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一):中国人的家与餐桌 在家里吃饭和在外面吃饭相比,好在哪里? 当然是,不用让你注意在餐桌上规规矩矩、繁文缛节,而是怀着一颗“肆意妄为”的放松心情去享受美食,和自己爱的人一起风起云卷,就那样,吃饱后,放下筷子,说一句真好吃,好幸福,如是! 作者说:我啊,并非生来就是“吃货”,是被出生于厨师世家的宿命磨练出了。我想说的是这种从小被餐馆、厨房、炉灶声、聚餐和家人朋友的宴会围绕着的生活,真是太让人向往了! 中国一句老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连圣人孔子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用咱们现代大白话讲就是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为咱们提供了这么好又多的食材,不好好做菜上天都不放过你!但是,返璞归真,书中的食谱,作者将篇幅留给了中国老百姓餐桌上“普通”的家常菜,书外的我们一边看着做菜的过程一边走入了作者的家庭。不得不提,书中美食的香味都要透过书页飘出来了,阅读过程让读者我甜蜜又痛苦!韭菜炒蛋、番茄炒蛋、米饭、面条、包子、饺子、冰糖炖雪梨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从小到大的老伙伴,没有什么独门技艺,只要食材新鲜,就可以做出一桌好菜,吃菜喝汤,一家团圆,好不乐乎。相信哪怕是吃过不少山珍海味的朋友,一样折服于中国家常菜的味美之下,这就是所谓的上不得台面的家常的魅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精致,却实在对胃,吃的就是那种家的感觉,家人的心意! 读书有感,说点私房话,像在我家的餐桌上,除了吃,还有饮茶,饮茶就代表了独属于我的“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我爸就好喝茶,一闲下来就喝,吃完饭也不例外,用他的话就是说洗洗胃,还会给我和我妈我姐都斟上一杯。话说,中国人喝茶,那可是从古喝到今,品茗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生活美学,饮茶的心境很重要,平常心,观自在,这也是咱们所独有的享受罢!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我很赞同:烹饪是艺术,食谱不可妄称科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菜品的味道实质上和做菜人的心情还和一起吃饭都有那些人有关系,为自己的爱人亲人做饭以及和爱自己自己也爱的人一起吃饭,那绝对是不一样的滋味。但总而言之,我想说,这辈子,生为中国吃货,真的是太幸福了!作者也是这么想的吧~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二):历经时间和地域变迁,法式中国家庭餐桌的原貌 历经时间和地域变迁,法式中国家庭餐桌的原貌 我们对一个家庭的餐桌文化的窥探兴趣,远不会低于对某个家庭生活状态的关心程度。某个家庭几口人,大人几个小孩几个,平时吃什么,生日弄些什么好吃的,宴会拿什么招待客人?但凡这家人和我们扯上一点点关系,我们大概不禁会升起这些疑问来。古语云:饮食男女。我们对人的最本质的关心,也许就是这样原始而纯粹。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是比生存更根本的关心呢?! 对于家庭餐桌文化,我们更可能关注的是,经过另一种地域文化的洗礼,还有多少传统和习俗会留存下来,那些保留下来的菜目与本土菜目有什么样的异同,或者说本土餐饮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为此,我们参考《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我父母的私房菜》这本书所举的菜目和烹饪方法,跨越国界追踪中国文化是如何顽强地在异域他乡大放异彩的。 之所以引用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作者是法国籍华人,父母都是江苏人,父亲少年时为全家人生计到香港做餐馆学徒,学成到法国闯荡,终于拥有自己的中餐馆。外祖父也是从香港去法国开中餐馆的厨师长,母亲与父亲在法国恋爱、结婚、生子。开中餐馆,首先遇到的是食材取材的地域限制,然后是调、配料的使用限制。其他的,饮具、工具和餐具及烹饪方法的限制性影响相比就要小得多。 父母家的一桌菜包括,作者写道,一道汤菜、一道肉菜、一道家禽类的菜、一条整鱼、一道海鲜、一些绿叶蔬菜或其他蔬菜一份,或者外加一道炖菜、一份炒鸡蛋。这些来自南方的中国菜常用的调配料主要有,酱油、生姜、葱、绍兴黄酒和植物油。猜猜肉菜有些什么?红烧肉、麻婆豆腐、烧排骨、肉末茄子、韭菜豆腐干炒肉,和洋葱牛肉。还有狮子头、南瓜豆豉蒸排骨、咸蛋蒸猪肉。诸如,家禽菜里的姜葱白斩鸡、老鸡汤;鱼类里的清蒸鱼、鱼头豆腐汤;鸡蛋和蔬菜类的韭菜炒蛋、番茄炒蛋、炒苋菜;米饭、面条、包子、饺子;甜食里的豆沙包、银耳羹、冰糖炖雪梨和年糕。都是中餐馆所保留的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菜品。 如果你想更细致地去比较那些中餐馆,或在法的华人家庭的中国菜有什么不同,或者想去了解这些菜品的详细做法,或者作为插画爱好者去了解菜品插画的样貌,你都可以打开这本《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作为对比它展示了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迁,我们饮食文化中纯粹的部分,和那些深受中国家庭和法国人喜爱的中国食物的模样。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三):挺好的题材但其实我们想读的包括并不限于菜谱 作者叫张有敏,她的姐姐叫有慧,弟弟叫有智,三姐弟都出生在巴黎,名字特别中国。作者说写作这本“食谱”,而并非天生的“吃货”,她从小对食物并没特别的兴趣,每每被带上餐桌,“我绝望地哭喊:‘又吃饭?!可是我刚吃完啊……”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这本彩铅菜谱,是作者向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表达敬意,留住这段珍贵的家庭回忆。 作者的祖父张学鸿大概是1950年代末从江苏扬州农村偷渡去的香港,穷人寻找活路,60年代初,因为实在吃不上饭,祖母王月娥带着作者的父亲张大荣去香港找丈夫讨生活,张大荣是家里四个孩子中的老三,他的命运因此被改写,一生都对兄弟怀着歉疚。扬州三把刀厨师理发师修脚师,在香港张大荣选择了当厨师,“当厨师至少不会饿死”,在香港经过艰苦的学厨,1966年出师后,张大荣只身去巴黎闯荡,在赵仪的餐馆打工,和老板的女儿赵晓云恋爱结婚,婚后自己开餐馆,先叫熊猫饭店,后叫“张园”,生了三个孩子有慧有敏有智,把父母从香港接到巴黎一起生活,一大家子人开餐馆过日子,越来越旺。 “餐馆全年每周营业6天,包括8月。记忆中除了两三次特例,父亲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去度假,他坚守着他的岗位。父亲是因为自己来到法国,但自己的兄弟们却被留在乡下而感到负有罪过吗?”“1977年,当时的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祖父母也在他们离开多年后第一次回到中国看望他们的孩子和孙辈。他们后来又回去过很多次,祖父最后的时光选择在家乡度过。 猜测张有敏大概出生于80年代,生活优渥,开篇那句“又吃饭?!可是我刚吃完啊……”让我印象深刻,往前数20年,正是张大荣四兄弟饿得受不了只能有一个跟着妈妈去香港的时候。中国家庭的菜谱总是好的,狮子头、红烧肉、芙蓉鸡片、鱼头豆腐汤,银耳羹、萝卜糕,讲吃哪个民族也不如我们,也吃不过我们,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触在这里,原来背井离乡去海外开餐馆是没办法的事,是”赌“,是搏命,现在呢? 有机会去国外玩的时候,常去中餐馆,吃饭合口味,又相对便宜,对上眼也和餐馆老板聊几句。去年和朋友在意大利热那亚海边一家中餐馆吃饭,鸡蛋炒西红柿,酸辣土豆丝,蚝油西蓝花,酸辣汤,因为过了饭点,客人不多,老板娘就和我们聊天,老板娘人特热络,风度翩翩,给的菜量也够大,自报家门是浙江人,好像是某州的吧,她说,一家人来意大利十几年了,还是出来好,这边好挣钱,空气也干净,压力不大……“全家都过来了?那您就不回老家了吧?” ”回呀,我和我老公每年都回去一、二次,他在水利局,我在教育部门,都没办离职,关系都在呢,哎呀领导也不太管,我们回去看看朋友,报报药费,好在关系都在呢,辞职是不能辞的嘞……” 书里,作者也画有酸辣汤,这是中餐馆里最常见的一道汤,可是热那亚这碗汤,是真酸呀。 其实老板娘还说,回去还领工资呢,我都酸得不想写出来了。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四):家常菜之《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 lue编辑 对于传统的中国家庭而言,一家人不管再怎么忙都会抽出时间在特定的时间一起聚一聚。随着大迁徙时代的来临,随着交通条件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乡背井到大城市上学工作乃至定居,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老一代还固守农村乡下,年轻一代在大城市拼搏。能够将两代人乃至数代人聚在一起的契机也就只有逢年过节,这个最能集满人气的场所无外乎就是餐桌了。 对于中国家庭而言,能够自己下厨亲自操刀做出一桌子让众人认可的可口佳肴,无疑是一件相当令人愉悦的事情。但是做是一回事,能够用文字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由后浪出版公司策划,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法国华裔张有敏编著的《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一书一开始就介绍了自己的大家庭——从外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亲到自己的表哥。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虽然是法国花艺,但是从其父母一辈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而且与传统的厨师行业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一行当中已经算得上很有发言权了。 作者父母已被作为厨师,能够在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到法国巴黎开展自己的厨师生涯,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在大陆,很多人即使有这个厨师的手艺也是很难有机会发挥的)。这份顺利使得作者的这一个家庭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了传统中国家庭最为普通且人性化的一面。 当然这还不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作者在书中介绍的重点是自己父母的私房菜,当然在介绍的这些菜肴中父亲张大荣无疑贡献了很大比例,这也是厨师职业的优势所在。在介绍这些才要之前,我们还能看到作者对于中国菜一些特点和习俗的简短介绍,例如国人老一辈人非常在意的就餐时筷子是绝对不能插在米饭中,还有就是不能双手捧着饭碗等。接下来还特意介绍了一下中国菜烹饪时需要的各种配料,这些内容的加入对于法国读者来说更加容易理解中国菜的做法。 谈了这些之后,作者接下来将自己要介绍的菜肴分为肉类,家禽类,鱼类和甲壳类,鸡蛋和蔬菜,米饭、面条、包子、饺子和甜食这几类进行介绍。这样的分类是按照食材来进行分类的,与我们看到的国内按照川菜粤菜之类的分类方法有所区别。但作者的这一分类对于时下基本没怎么下过厨房的年轻人而言是很接地气的。 作者为我们展示的这些菜肴都是可以学习模仿的家常菜,难度系数不高,传统的中国家庭在平时的聚餐以及逢年过节的重大时刻做的也无非就是这些菜。例如我们最常看到的狮子头,红烧肉,麻婆豆腐等就是最普及的家常大众菜,虽然普通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会做!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菜的详细做法以及作者在里面穿插介绍的这些菜与自己家庭的渊源。相信读者们看过本书之后不仅能看到作者的和睦家庭氛围,更能从这些接地气的菜肴中学到一些做法!希望每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上不仅有各种菜肴,家庭才好呢公园之间更能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五):走到哪,吃的都是中国菜 这是一个地道中国移民家庭及其饮食生活的故事。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我父母的私房菜》分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张有敏的家族回忆录,主要讲述父母在法国开中餐馆的由来,第二部分是作者精选的四十种私房菜谱加四十幅手绘插图,品类涵盖肉类、家禽、海鲜、蔬菜、面食、甜点等。 全书文字简洁,无赘述,风格清新。张有敏的文笔朴素无华,因为她不是职业作家,也不是美食家,她想“通过这本书向我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表达敬意,留住这段珍贵的家庭回忆”。 张有敏自陈是两个厨师家庭的后代,她父母的祖籍分别是江苏省扬州市和南京市的近郊。 因为家乡太穷,且逢上灾年,祖父只得偷渡香港,谋得一席之地,然后妻儿随之赴港。与大部分背井离乡的人差不多,只不过这里还有段往事,祖母只能带上一个孩子,手心手背,挑选割舍,三儿即有敏的父亲幸运地跟了去,其他孩子却被留在了家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在香港帮厨,练就了基本功。1966年,父亲抵达法国巴黎,在那里工作,几年后,把家人接去定居,然后与有敏的母亲,一位年轻美丽的华裔女子成婚,在巴黎生儿育女,餐馆生意渐渐上了轨道。母亲的出身要好一些,她是香港一个厨师家庭的后代,小时家境宽裕,后来随家庭移居巴黎,所以这是两个厨师家庭的联姻。 男有才,女有貌,门当户对,婚后男主外,女主内,美满和谐。书中附有的全家福还显示,第三代里,侄儿娶了法国女子并生育中法混血后代。张家算是在异域他乡打拼并获得成功的典型。尽管作者只做简述,寥寥数语,我们大约也能从中感知到华人移民的一些轨迹。 比如,作者提到“扬州三把刀”,也就是扬州三大职业——厨师、理发师、修脚师,就很符合华人早期移民的特点,靠着手艺走天下。另一个特点,就是依靠亲戚朋友乡人同门结成的人际网络。此外,社会融合在早期主要是在华人群体之间,随着代际更替,才逐渐与当地人产生密切关系和婚姻等的联结,本书写作使用法语,显然作者在语言上更亲近更习惯法语,这些都是华人社会和移民文化的一些共性。 张有敏不是社会学家,不是学者,当然不会去分析自己家庭的身份变迁,这些是我们能够在张家的故事里自然感知的。同时,正如之前述及的写作目的,这本书是回忆录性质的,素人写作最可贵的,就在于真诚,以情动人。饥荒时的食不果腹,流落时的不安,学徒时的艰辛,闯荡时的居无定所,以及家业有成的阖家幸福,在作者笔下都表现得很动人。落叶归根,他们在1977年之后几次回国探亲,祖父最后的时光选择在家乡度过。 扬州人很懂美食,就像汪曾祺先生所认为的,最好吃不过的是家常菜而不是山珍海味。狮子头、烧排骨、肉末茄子、鱼头豆腐汤……菜单里偶尔也会有麻婆豆腐之类外地菜,至于菜肉包、花卷也写了进来,更可见得百姓日常,平凡不过皆是生活。虽然家里是开餐馆的,作者会以骄傲的语气说“主厨油淋鸡”一直是最成功的菜品之一,不过更多的,还是家庭成员的互动,作者和姐姐平常爱吃哪些,生日等特别日子能吃到哪些,而出场最多的也不是身为厨师的父亲,反而是母亲,母亲烧得一手好菜,并有创意新品,而母亲只为家人烹饪,遵循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就像无数个和她一样在柴米油盐里找寻生活意义的家庭主妇。 扬州人带上了他的那把刀,走啊走,走到了很远的地方。这把刀,是他们赖以存生的技艺,也是他们永难忘怀的记忆。一桌一饭一菜一汤,最初尝过的味道,就这样世世代代延续。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六):别人家的餐桌 我妈并不擅长做吃的,家里聚餐或者过年来客人,如果是她忙出的一桌菜,必定会一直一直在旁边说,“做的味道不好吃,但都干净,都熟了!”。对,干净,熟,就是她做饭做菜的两大标准。 回忆和他们住一起的时光,对于父母家的餐桌,几乎没有记忆。她没有拿手菜,而我印象深的几乎都是这样的边角料——饭头上蒸的切成段的红薯和玉米,用高压锅晃熟的板栗,偶尔出现的大小不一的滚烫的韭菜盒子,红苋菜里放着的白胖蒜瓣,在春天,捡出来,逼我吞下去,说杀肚子里的菌,那一顿饭吃的那个抗拒和委屈。 我同样不会做菜,十几岁读书住校之后,就很少回家了,妈妈没有特别的教过我,我对做菜也没有特别的兴趣。等我有了孩子,也是在孩子渐渐大了,开始懂得鉴别饭菜滋味之后,终于有了“我也得有一两道拿手菜”的念头,动力就是,“以后孩子回家,总会想着有妈妈做的好吃的等着她”。 清蒸鳜鱼,红烧肉,蒜香烤排骨,西红柿炖牛腩——荤菜,我大概就常做这几个吧,就这样,也能被孩子毫不吝啬的称赞着。平时,她在学校吃食堂,双休日在家里吃,所以每临近星期天我问她想吃什么,她都毫不犹豫,烤排骨!坚持了一个学期,终于在最近表示,吃够了!原来,一周一次的被说成“永远吃不厌”的烤排骨,也有落幕的时候。 有时也想记下来,那些受过孩子好评的照着下厨房一时心血来潮学做的创新菜,不记下的话,很快就忘了,包括,当时就着食物一道下肚的话语和欢笑。创新菜激起的小小波澜,在运转如常的家里,渐渐消失了,又回归日常的几样饮食,偶尔丈夫会忽然问,我好像一年了都没吃过一次茄子啊。要吃你不会自己做?他知道我必然这样回答,问过就追悔莫及,恨不能在空气中一把抓回那些还冒着热气的话语。 上面这些感想,都来自于看了这本书,《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说是一个中国家庭,但他们生活在法国,是在法国开中餐馆的中国人。写书的人出生成长于国外。所以,读着她家的菜谱,包括她的文字,都有丝丝异域的味道了。 但比她家餐桌上有什么菜更让人感慨的,是这家人的命运。祖父躲在一艘船的底舱去了香港,饥饿年代,寄点钱给在江苏的老婆买米养活全家。后来,作者的父亲,从四个孩子当中被挑中了,和作者的祖母一起去了香港,承担起学艺讨生活的任务,在香港学厨,去法国谋生,到中餐馆打工。在打工的中餐馆认识了同样来自中国的老板的女儿,约会,结婚,另立门户,生儿育女。其实,是两家人的故事,作者的祖父母,作者的外公外婆,这样两个中国家庭,因为儿女的相爱而交集,直到现在被写和画在书里,让更多的陌生人认识。 里面写的画的,都是她家的菜谱,但字里行间,有着微妙的属于亲人间的情绪,比如“酸辣汤”那里——在我姐姐的要求下,主要是因为我不想跟她生气,我整理了父亲的酸辣汤菜谱。我猜她想要菜谱并不是准备自己做这道菜,而更有可能的,是为了如果有一天我接手父亲的工作,菜谱不会在这之前就丢失了。 姐姐的“小心思”,妹妹的“小讥讽”——其实是“团宠”着姐姐吧,耐心做菜给女儿们吃的老父亲,在这里就像家庭剧的一幕展开了,就在眼前,属于亲人间的那种吵吵闹闹但总密不可分的感觉。还有,她写妈妈,“简直是世界上最会挑芒果的人”,,写外婆,“淘米水会被她用来浇灌植物”,菜谱里偶尔穿插的这几句话,发散着熟悉的家的味道。 祖父母有故事,父母有拿手菜,女儿会画画,于是有了这样一本书。感受着别人家的烟火气息,也会想,要么也随手记下做过的菜吧?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家的那张餐桌。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七):唐人街的味道 这本书原本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却把我一个中国胃看得挺感动的。 装帧上重复出现的喜鹊图腾和大红色系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图腾”,是“中国年”的热热闹闹。作者回顾的家族故事是西方价值观鼓励的“迁徙”和“移民”,是从家庭和个人的生命故事窥探民族和家国的大历史。(中文版中作者没有明确说明家族历史对应的具体历史事件,只给出了大致时间可供读者发挥想象。我猜测法语原版的故事里甚至可能还出现了若干个历史关键词,在中文版中被删去了,否则过不了审。)手绘的菜谱详细到告诉读者如何才能买到唐人街特色的食材,作者甚至贴心地指出,有些好的食材无法在巴黎买到、必须去伦敦碰碰运气。 也正是因为原本是写给外国人看的,所以“手绘”这个这几年几乎烂大街的“时尚”元素在这本书终于有了实际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噱头。 举个例子,作者在介绍作料的时候细致地画出了在国外容易买到的“陈醋”、“料酒”的样貌,别看这是个很小的细节,其实有大公德。 想象一下,假如你告诉一个西方人烧红烧肉要放酒、糖醋排骨要放醋,你猜猜他/她会放什么酒、什么醋? 一个西方人脑中的“醋”往往是欧洲系的果醋,比如葡萄酒醋、苹果醋;烧菜的“酒”是葡萄酒 (比如著名的红酒炖牛肉)。 再想象一下,给欧洲那不放血的腥臭猪肉,用葡萄酒去腥,而且用量还是中国料酒的用量。 呵呵呵呵,你就等着烧出一碗臭红烧肉吧。 至于生抽、老抽之区别,对一个不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西方人来说,就跟普通中国人对车达、蓝纹奶酪的区别一样,两眼一抹黑。 手绘出的菜谱,至少给了想要尝试自己烧唐人街风味的西方人一个机会——再不济,你也可以扛着这本书跑去中国超市,指着上面的图画让店员给你配好所有作料。大概率会被当成肥羊宰一刀,但至少辛苦做出来的菜不会差到哪里去。 作为一个中国胃,这本书也有感动到我的地方。 跟鬼佬朋友一起去唐人街吃饭,很容易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味道正宗吗?” 然后中国胃们就纷纷开始吐槽——全是番茄酱的咕咾肉、作料都是广式的、该辣的不够辣、不该酸甜的全是酸甜的……此处省略一千字(当然现在也有味道真的很正宗的店家了)。 可真等到除夕晚上,如果忙于工作不能自拔、没约上朋友一起包饺子或者烧年夜饭,仍然会从中国胃里泛出对中国味道的渴望。对我来说,是渴望唐人街那贵得没天理、平时根本吃不起的豆浆油条。 虽说从国内背个豆浆机、从中超买点豆子也能自己做豆浆,甚至连油条也可以用pretzel或者意大利披萨饼基山寨一个。但毫无准备、只在除夕晚上翻腾起来的渴望,仍旧只能在唐人街得到最快最简单的满足。 这本书叫《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中国”二字被诟病,因为这个“中国”其实应该是“华侨”。从扬州乡下到香港、再到巴黎,作者的家传口味离故土早就很远,她心心念念的家族味道,其实是很多中国胃挑剔的唐人街味道,是被西方化、移民化的中国味道。然而再“山寨”、再“西化”,对很多漂流在异国的人来说,对于很多漂离了祖国文化、个人之根的人来说,那也是一种依靠。正如FRANCIS LAM为纽约时报所写的,“每一盘番茄炒鸡蛋都是一个华裔移民的怀乡故事” “他们想念一种自觉应该深入自身骨髓的知识,于是找到别人的菜谱,以便在植根于如今所在之地的同时,将自己和自己的来处建立起连接。” 唐人街的味道,在除夕流浪到唐人街、花高价换得一杯豆浆一根油条庆祝新年的人都知道。 用番茄炒蛋慰藉乡愁的人也知道。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八):饱含着对家庭和美食的浓浓眷恋,传递着亲情中绵长的温情 美食是体验幸福的一种方式,它仿佛有种魔力,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美食带来的幸福感,不仅仅源于食物本身,和谁吃、在哪吃,同样是一场美食体验的幸福源泉。而对于有着浓厚家庭传统的华人家庭来说,幸福的定义其实并不宏大,它就蕴含在与家人共度的一餐一饭中。 成长于传统中国厨师家庭的张有敏,对于中国美食有着浓烈的情感和深厚的理解。因此,她创作出一本与众不同的食谱! 书中介绍了作者的父亲在法国白手起家,在作者外公的中餐馆做学徒并与母亲相识,直到共同创立自家中餐馆的经历。 在介绍中国菜的烹饪特点、食材、器具和制作方法的同时,书中还为读者奉上四十道收集于作者不同家庭成员的私房菜谱。这些菜谱种类丰富,且均为经典中式菜肴,品类涵盖了肉类、家禽、海鲜、蔬菜、面食、甜点等,配上作者精心手绘的清新插图,更体现着中国传统家庭与美食之间的深重联结。 01. 在中国的宴席中,选料、烹调、配料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已把精视为一种重视、尊重客人的表现。食物不仅应该是味道美,其色、香都应该符合美的要求。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古人对于食物求精的意识。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美食存在的意义不仅是让人吃饱,更重要的是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喜爱。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拿蟹粉狮子头这道菜来说,这个是我们国家很有特色的一道美食,历史也是非常悠久。很多外国人看到这个名字,情不自禁联想到狮子,他们还会想着中国人怎么那么胆大,敢吃这样的食物,他们看到这个食物都不敢点。其实这个狮子头就是肉丸子,比普通的丸子大了一些。由六成肥肉和四成瘦肉加上葱、姜、鸡蛋等配料斩成肉泥,做成拳头大小的肉丸,美轮美奂,真如雄狮之头,可清蒸可红烧,肥而不腻。宋人诗云:“却将一脔配两蟹,世间真有扬州鹤”。 红烧肉是一道著名的大众菜肴,属于热菜。其以五花肉为制作主料,最好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来做,出来的肉肥瘦相间,香甜松软,入口即化。“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从这首苏东坡的《食猪肉》诗,不难看出苏老先生不仅是“每日早来打一碗好吃”,而且,还深谙红烧肉“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烹饪之道! 02. 在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这就首先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而中国人也经常通过这种吃宴席的形式,来达到增强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目的。 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里面就曾说过:“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正如蔡澜老师所说:“有时,我们吃的不是一种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父母的家族简史,以及他们在作者外公位于法国的中餐馆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共同创业的经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中国菜的烹饪特点、食材、器具和制作方法,以及中餐馆中的经典菜品。 游历在外的每个人,包括就身处于家中之人,通过《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都会感受到家乡的味道,那是与众不同的味道,那味道味越浓,情才越深越绵长。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九):中国人的胃里有条根 文图 / 左叔 依照内地读者的习惯,无论是作为一本有实用指导价值的菜谱,还是作为一部海外移民的家族史,这本《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都略显单薄了一些,加上有可能经由翻译过滤掉的一些情感因素,便更倾向于那种随便翻翻没有压力的“轻阅读”。 当然,最终没有这一本书沦落成为“清汤寡水”的关键,还是埋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线”,海外华人的乡情、传统以及一些莫名的无法言说的部分。 在《我们家的小故事》中,已经在法国扎根的张有敏介绍了自己父母的祖籍分别是江苏省的扬州市和南京市近郊,尤其点到了她父亲出生于一个叫“老圩”的中国乡村。 扬州也是我的出生地,作为“江北水乡”,以“圩”字作为地名的村庄再普通不过了。百度地图搜索“老圩”这个地名,跳出来的结果便有17个之多,这还不包括历史变迁之中撤乡并村过程那些消失的村庄。 迫于生计,要解决吃饭问题,张家这三代人,在近百年的时间跨度里,经由香港这个中转点,最终落脚在法国,操持着中餐馆的营生,这在万千的海外华人的移民故事里大概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了。区区几行字,不足以概括辛劳与汗水以及红尘里的家国命运、悲喜交集。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的副标题叫《我父母的私房菜》,按肉、家禽、鱼和甲壳、鸡蛋和蔬菜、米饭面条包子饺子、甜食等分了类,提供了40份菜谱。这40份菜谱里,也看得出来移民家庭的轨迹。 比如比狮子头是典型的淮扬菜,而麻婆豆腐则是川菜,至于虾多士就明显地有香港印迹了,至于食料、配料以及作者手绘的摆盘图,则免不了有西式餐点的风格。是的,关起门来了,中华美食有省域派系之别,出了门去便是一个“中餐”便全部统称完了。 因为“同乡”的关系,有几菜谱还是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尤其是家常小菜。比如第88页的一例“韭菜炒蛋”:“对于我而言,这道菜代表童年的味道。我的祖父母准备这道菜时飘出诱人的香味,一道简单淳朴的菜品却带有永远难忘的印记。父亲和我对这道充满回忆的菜有同感。韭菜鲜明的味道非常好,和鸡蛋一起成为绝配。” 我生平做的第一道菜大概也是韭菜炒蛋,七岁时和表哥堂弟冒着点着房子被父母暴揍的风险完成的。对于扬州人而言,这道菜是最家常的,大概也是最难忘的。我的小舅舅也是少年离家,客居在外近五十年,每次回乡必点一道想吃的菜就是“活韭菜”炒蛋。 还有一例,第92页的“炒苋菜”:“苋菜煮熟以后很特别,会出很好看的玫瑰红色菜汁。”对于扬州人来说,这个菜是夏天比较常见的,最为关键的、也是“点睛”的操作,张有敏也在操作上记录下来“用刀面将蒜瓣拍扁,去皮,切碎;”是的,蒜是这道菜的点睛之笔,焖烂于其中,辛辣味道已经没有了,而口感是粉粉的,色相也是粉粉的,对于不爱吃蔬菜的孩童而言,是一道非常奇妙且日后被留在脑海里的家常菜。 “1977年,当时的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祖父母也在他们离开多年后第一次回到中国看望他们的孩子和孙辈。他们后来又回去了很多次,祖父最后的时光选择在家乡度过。” 漫长的农耕文化,造就了绝大部分中国人的乡土观念,而最为具体、最为直接的体现便是居家烟火里的一日三餐。会有一些变化,会有一些演进,会有一些遗失,会有一些传承,同样一定会有扎根在胃里的根。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读后感(十):我啊,并非生来就是“吃货”,只是味蕾,只认家里这份私房菜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天,吃饭,是世间一等一的大事。就连打招呼,都是非常有烟火气地说:“吃了吗?” 中国人吃饭讲究团圆,千里奔波,也就为了一口熟悉的味道。 餐桌,则是一个家庭最精华的浓缩。我们曾在《饮食男女》中看到一位父亲,为了周末一顿饭,从早忙碌到晚上。 满满一桌子菜,一在情,二在味。 同一道菜,在不同的人家,会带上不同的烙印。每一户人家,都有属于自家味道的私房菜。每一天味蕾上跳跃的味道,就是最熟悉的家庭日记。 有一位出生在法国,成长于传统中国厨师家庭的作者,张有敏,用一支彩笔,通过家庭食谱,呈现中式美食。 与其说这本《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是她们家的私房菜谱,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在海外创业的家族成长记录,有创业的不易,有家的温情。 张有敏,作为厨师的女儿和孙女,却并非“吃货”。小时候居然对食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每次吃饭,对她而言,几乎是一场持续数小时的折磨。有时候,好不容易在下午过去一半的时间号完午饭,可是三小时后又得重新坐上餐桌,于是,绝望地哭喊道:“可是,我才刚刚吃完……” 这样一位小时候对食物不太有兴趣的“吃货”,长大了却用自己的手绘,分享着食谱,成为一名美食插图画家。 若非无奈,怎么会背井离乡 今时物质的富足,让我们体会不到“饥饿”的滋味。当人们经历着越来越严重的饥荒,能在黑市上买到一点大米,养活自己的孩子,就已经是幸运的事。张有敏的祖母,依靠在香港做绣花鞋,赚取微薄收入的祖父寄到乡下的一点钱,偶尔买来大米,熬一盆稀到几乎只有水的粥,养活了四个儿子。但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祖父在香港,自己都快要饿死了。 为了生存,通过办理假离婚的方式,将三儿子,张有敏的父亲,带到了香港。 他在传统三大职业厨师、理发师、修脚师中,选择了厨师,因为,当厨师自少不会饿死。五年学徒生涯结束时,也就开始了背井离乡异国打拼的生涯。 从睡在打烊的餐桌上的小杂工,到拥有自己的饭店,生活,在慢慢变好。 张有敏的父亲,就在和饮食打交道的日子里,养大了一家人。 餐馆、后厨、餐桌,也就成了张有敏最亲切的记忆。 圆圆的餐桌,藏着心里的期待 普通人家,家里的餐桌并不会太大,以圆形居多。 自古以来,就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圆是一个代表吉祥的东西,用圆形制成的东西数量之多,也是数都数不清,碗、盘是圆的,筷子也是圆的。 圆桌从寓意上来说,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也有一个风水的说法,中国人讲究和气生财,圆形比方形更能让一切和谐起来。中国人讲究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则兴,一张餐桌,就是一个家的气场。 圆桌不仅寓意美好从安全性能上来说也是让人放心的,圆桌圆润没有边角,不容易磕碰伤人。从各方面上圆桌可以说是完美了。 挤在不大的圆桌着吃饭,一家人,便贴得更近了。 普通的菜式,讲究的功夫 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先上前菜,再到主食,最后甜点,这样的顺序用餐,每人一份单独的菜。 有的地方,餐前喝汤,有的地方,餐后喝汤,但是其它菜,是一起上桌的,每个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餐厅,所有的菜都是共享的。 一般家常菜,视用餐家人的多少而决定。汤、荤菜、素菜,任何时候都有米饭作为搭配。中餐花样繁多,组合比较随意,并没有特别的规则。 一碗蔬菜汤,一道肉菜,一份炒鸡蛋,可以成为一顿家常菜; 一份海鲜,一道炖菜,一道家禽类的菜,一份绿叶蔬菜,加些小甜点,既可以当作家常菜,也可以当作招呼朋友的简单饭菜。 只是在食材新鲜度、口感上、烹饪手法上,有较多的多样性而已。 一顿饭,吃出一辈子的教养 从餐桌上,学到的规矩,似乎更让人印象深刻。 筷子,是不能插在米饭中的,因为这像上香; 吃饭,是不能单手扒饭,另一只手不捧碗的,这样难看的姿势,就像动物在进食; “食不言,寝不语”,并不是说,在吃饭时,不能说话,而是指餐桌上,制造出不礼貌的声音,是会被长辈轻声训斥的。喝汤,该轻轻地喝,吃面,也不该发出吸溜的声音,再讲究些,吃贝壳螃蟹龙虾,得上专门的工具,而不是靠牙齿咔咔地咬; 家里再大的争吵与委屈,一句“吃饭!”,总能让还在相互呕气的两个人,把心里的不悦缓和些。一顿饭下来,家,依然恢复了是和气的。 吃饭,是一门学问。 中国人的餐桌其实已经超越了“吃”范畴,我们早已习惯,借助这样烟火气的方式,让家里,一群人一起吃饭,这才是最香的饭菜,也才是日常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完) (我是冰娉,一个读书画里的故事,玩笔墨里的技巧的人文博主。欢迎你和我一起,走进书、画里的世界。) 参考资料: 《中国人的餐桌——我父母的私房菜》 【法】张有敏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三餐,四季,不必太匆忙,毕竟有一生的时间可以和他浪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自己心爱的人说早安的句子,欢迎阅读! 下一篇 四季无绿意,我亦无生机。唯独见你,好似久旱逢雨,枯木逢春。心爱的人早安句子感动话,小编整理的这些欢迎阅读收藏! 相关文章 《子不语》读书笔记300字 - 读书笔记 《顶碗少年》读后感300字 海底总动员观后感400字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800字——集结号观后感 《再见马虎和拖拉》读后感400字 山中访友读后感500字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中庸读后感400字 《培根随笔》读后感300字 《雪域豹影》读后感300字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作文600字 《大侦探福尔摩斯:速度的魔咒》读后感600字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400字 读《淘气包埃米尔》有感450字 《妖禁》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作文10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300字 - 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