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脑瘫患者励志故事考上博士,没有一双鞋子不是用来奔跑的

励志故事2020-12-2098举报/反馈

脑瘫患者励志故事考上博士,没有一双鞋子不是用来奔跑的

  

  作者:王秀梅

  

  走路特别、说话特别、写字特别的脑瘫患者,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一个脑瘫博士是如何炼成的?”来自河南焦作农村的张大奎用不断奋斗的事迹回答了这个并不简单的问题。

  

  在大奎两岁的时候,高烧39度一直不退,父母连夜把他送往乡医院,然而乡下有限的治疗条件导致了严重的后遗症。后来,父母把他抱到北京求医,却得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回答:“核黄疸后遗症”,小脑机能严重受损,运动平衡、肌肉协调等功能有较大障碍,俗称小脑瘫痪。

  

  医生告诉他们,这样的病在医学上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唯一的方法是通过自己的锻炼恢复部分身体机能,才能达到自理的状态。大奎6岁之前只会在地上爬行,根本无法独自站立。

  

  但是他的父母始终坚信专家的论断,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培养。当时,还没有今天这样好的康复训练机构和求助机制,大奎的父母自创了一套特别的锻炼方式。他们在两棵大树中间绑上两根竹竿,类似双杠,让他双臂架在上面练习腿力;后来又换成了绳子,他经常是走到一半就双膝跪倒在地,膝盖不知道磕破了多少次。他也曾想过放弃,但父母总是鼓励他,只有加强训练,大腿才能有力量,他才能学会走路。

  

  这样的锻炼方式,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双鞋子。大奎的家庭本不富裕,母亲只能给他买十几元一双的军用胶鞋。由于他走路和保持平衡的姿势只能是脚拖来拖去,所以一个月基本上要磨坏两双胶鞋。每当父亲给他换鞋的时候,都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奎,咱可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一双鞋子不是用来奔跑的。”

  

  大奎理解父亲的用意,他记住了这句话。每当自己累了、倦了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出父亲的话。经过不懈的锻炼,9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会使用拐杖,能够自己独立行走了。

  

  长大了的大奎,看到同村的小伙伴都去上学,他也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母亲知道以后,非常支持他。刚开始,他连笔都拿不好,更别说在本子上写字了。母亲只好手把手地教他写字,又特意给他订了大一些的本子,并画上米字格。就这样,大奎向人生迈出了新的一步。

  

  小学、初中、高中,尽管不容易,大奎还是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学业,并在2002年考上黄河科技学院。就在他大专快毕业的时候,他犹豫了,是继续读书,还是就此结束?因为许多身体健全的名校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他这样特殊的人,他不想再给父母添负担了。父亲知道他的想法后,开导他说:“奎,你要记得,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一双鞋子不是用来奔跑的。”

  

  在父亲的鼓励下,张大奎考上了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毕业后,还在那里读完了研究生。读研期间,他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老师,并在他们的指导下接受了一些科研和工程方面的锻炼。这一经历让他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尤其是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他不但学会了自理,而且还有了更大的梦想。

  

  大奎决定考博。几经周折之后,他联系到了北京理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专家樊孝忠教授。经过考虑后,老师同意了他的报考,但能不能考上,完全要靠自己。得到樊老师的允许,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备考当中。经过笔试,面试,还有漫长的等待,一路过关斩将,他终于成为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生。

  

  大奎创造了自己的生命奇迹,他用如此与众不同的方式感动了万千学子,感动了世界。当别人赞赏他的成功时,他常常想起父亲的话:“没有一双鞋子不是用来奔跑的。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