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

读书名言2021-03-2588举报/反馈

读了本好书,不吐不快。
《青铜葵花》,一个足够柔软又足够坚硬的故事。
作者曹文轩。他于去年刚刚获得了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安徒生文学奖。实至名归。我真的服他。
初识曹文轩,大约在十多年前。我那时三十几岁,正是学校里毕业班的主力。其时的课本里有篇文章,叫《孤独之旅》。题目是编者加的,我并不喜欢,觉得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但,文章的真正作者是曹文轩。出处是《草房子》。
《草房子》。我一下子被这个题目吸引,忙不迭地要找全本来看。那时候还不懂网购,便去了城里的新华书店。居然就有这本书。很快地买下,很快地读完。被深深地打动。我甚至因此还大受了启发,写了一个小说,叫什么《白月光》。里面的男主人公,很像《草房子》里的桑乔。里面的小主人公,则很像桑桑。我自己写得相当满意,也只有我自己,知道它最初的来源在哪里。据说后来有几个好事者拿着这小说去给自己或者别人对号入座,那可真是让他们枉费了心机。对不起,我的小说与谁都没有关系,我唯一的灵感,就是来自曹文轩,来自《草房子》。
写完了我的《白月光》,我又听说《草房子》还有电影版。且得了许多国内国际的大奖。便也从网络上搜来,仔细地看完。主演是杜源,一个我相当喜欢的男演员。他单眼皮,面容清癯,表情淡淡。自是演技不俗。
其实《草房子》就是曹文轩的自传体。那个叫桑桑的男孩就是曹文轩童年的化身。甚至连桑桑生的那一场被医生判了死刑却在父亲的坚持下而奇迹般痊愈的大病,也是跟曹文轩一模一样的童年经历。曹文轩的父亲曹桂生,则根本就是文章里的桑乔。他也是老师,也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他不仅在当地颇有威望,更给予了曹文轩这一生至深至远的影响。而最神奇的是,电影版里饰演桑桑的男孩,居然也姓曹。许是巧合,许是天意。生活嘛,本就是一部精彩的大戏。
当年读《草房子》的时候,也读了好多与它有关的文学争鸣。曾有人提出质疑,说曹文轩的小说中,人物的名字过于雅致,比如桑桑,比如纸月。他们说,在穷苦且文化落后的乡村,有谁家能取出这样儒雅动听的名字?此种说法,我是决不苟同。且不说曹文轩是南方人,他生于江苏盐城。且不说南方多才子,他有着相当柔软的笔触。也且不说小说来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抛开一切文学的角度,单说在那样天青日朗、民风淳朴的乡间,取出几个清丽脱俗的名字,实非难事。比如桑桑。在植物遍布的乡间,这样的名字简直太过平常。却又如此别致。比如陆鹤,也许他的父亲母亲,曾经在村庄附近的河滩上,目睹一只大鸟落下来。然后,便有了“陆鹤”的名字。还有纸月,在民风淳朴的乡村,有谁家的奶奶不会剪纸啊!过年贴的窗花,可都是自己剪成的!鸡年剪大鸡,马年剪骏马,刀口一转,也可以别出心裁,剪一个纸月亮!他们为自己的儿孙就地取材,起出名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大俗大雅。
记得我小时候的伙伴,他们的乳名就个个动听。比如“栀子”,比如“桂花”,比如“菊梅”。比如“立冬”,比如“冬至”,比如“陈粮”。这些名字或者源于他们家里的一株植物,或者源于他们出生的季节,又或者,诞生于贫穷年代里的殷殷期望。它们质朴自然而又深刻地,记录了我们的生活。哪像今天那些“昊”啊“宇”啊“宸”啊的,看似充盈浩大,实则无味浅薄。
更何况曹文轩。这个毕业于北京大学又留教于北京大学的南方才子。他面容清秀,玉树临风。他生于乡村,有着城市人无法具备的纯粹。他生于南国,有着北方人难以企及的柔情。这样一个作家,他小说里人物的名字,必定充满灵性,其义不俗。
就像《青铜葵花》。里面的主人公同样有着纯美的名字。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跟《草房子》一样,是又一部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男孩青铜出生在大麦地村,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他在小时候的一次天灾中失语,成了哑巴。但他能听见声音,依旧耳聪目明。他所在的大麦地村,属于油麻地镇,旁边还有个稻香渡村。大麦地,油麻地,稻香渡,这都是属于曹文轩的名字。很接地气,有灵且美。
曹文轩的很多小说中,都有油麻地。我想作家的小时候,应该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温润潮湿的,美丽水乡。油是富庶,麻是乡土,而地,是质朴。油麻地,听,多美!
男孩青铜不会说话,他的伙伴就很少。他只能整天牵着牛,在田野上游荡。于是有一天,他看见了葵花。
葵花是城里人。她跟着父亲来到大麦地,住在干校里。《青铜葵花》的故事并没有交代具体的年代,但有“干校“两个字,就足够了。只有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住在干校里的,又是怎样的一群人。比如葵花的父亲,他就是一个赫赫有名的艺术家,他喜欢绘画,擅长雕塑,最有名的作品,正是青铜葵花。
青铜。冷而且硬。葵花,暖而且软。两者碰撞,却有了难以言传的艺术感染力,恰是美得深沉。葵花父亲的城市中央,就矗立着他的雕塑,青铜葵花。
他那么喜欢葵花,他于是给自己的女儿,也取名葵花。这个美丽的女孩,性格坚毅,却命运多舛。她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去世,她只得跟着父亲一起,离开城市,来到乡村。她是干校里,唯一的小孩子。
干校与大麦地村,隔河相望。但大麦地村有很多的男孩女孩,干校里的小孩,却只有葵花自己。白天大人们都出去开荒种地,只留下她一个。她很寂寞,也很孤独。她曾经想坐着小船到河的对岸去,却遭到了大麦地村一个坏男孩的戏弄。他的名字,叫嘎鱼。噶鱼解开了船上的缆绳,让小船和葵花无所依傍地漂在了大河之中。
手足无措之际,青铜出现了。他牵着自己心爱的牛,将缆绳挽在牛角上,再由牛拉着船,慢慢将葵花带上了岸。葵花坐在小船上,他则牵着牛缰绳。两个小小的人儿,走在金光闪闪的河水中。远处芦苇摇荡,近处水草依依。这幅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画面,将葵花迷得定定的,也将我迷得定定的。后来,很多的小说版本,都用此刻情景作了封面。也确是抓住了灵魂。
青铜将葵花送上了岸。堤岸上葵花的父亲,已在焦急地观望和等待。他在接过葵花以后,忽然回头再看青铜。他的心里不由一震:这个男孩,怎么这样像葵花早夭的哥哥?!
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天注定。葵花的父亲不仅觉得青铜可亲可爱似曾相识,他还在大麦地村嗅到了久违的葵花的气息。于是,终日劳作久已不摸画笔的艺术家,在一个早晨,悄悄走出家门。他循着奇异的香味走进了大麦地,走到了葵花田,却是赴了一个生死之约。他在葵花田里画了无数的葵花,却在归途中遭遇了旋风,为了抢救心爱的画稿,他失足落水,就此失踪。
葵花成了孤儿。万般无奈之下,干校的阿姨将她带到了大麦地村的老槐树底下,等一个愿意收养她的人家,将她领养。
青铜想领养葵花。青铜的爸爸想领养葵花。青铜的妈妈想领养葵花。青铜的奶奶,也想领养葵花。但是,他们都沉默着没有说话。他们走近老槐树,又黯然离开了老槐树。他们太穷了!他们是大麦地村最穷的人家!他们不是怕穷而养不了葵花,而是怕穷而亏待了葵花。这样美丽可人疼的女孩子,怎么能亏待了她!
葵花却是也喜欢到青铜家去的。她望眼欲穿地看着青铜一家走来,又眼含泪珠地看着青铜一家人离去。
善良的青铜,倔强的青铜。他因为爸爸妈妈没有领养葵花,而跑到了河水的中央,坐在了一根水泥桩上。然后无论大人怎么叫,他都不下来。他用自己的手势比划着,诉说着,他要葵花成为他妹妹的决心。他说:
“把她接到我们家,接到我们家!”
“我以后好好干活,一定好好干活!”
“过年时,我不穿新衣服!”
“我以后不再嚷嚷着要吃肉了,不再了!”
“我喜欢她做我的妹妹,非常非常喜欢!”
他一边喊,一边眼里含了泪水。
奶奶和妈妈的眼里也含了泪水。他的爸爸抱头蹲在地上。倔强的奶奶,善良的奶奶,她坚定不移牵了青铜的手,重新走向老槐树下去。然后,妈妈跟了上去,爸爸也跟了上去。还有家里的老牛,它哧嗵哧嗵,跑到了最前头。
葵花成了青铜的妹妹。她从跨进青铜家门槛的那一刻,就融入了这个家庭。她是奶奶的孙女,爸爸妈妈的女儿,青铜的妹妹。青铜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她能听懂青铜用手势所表达的一切。一切的一切。
阳光明亮,照耀着美丽的大麦地。青铜带着葵花挖野菜。青铜背着网兜。葵花挎着竹篮。他们一前一后,走过了一条又一条田埂。
下雨了,青铜和葵花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拿了渔网,背了鱼篓出门。雨丝不断,织成细细的银帘。偌大的天空下,是一片湿漉漉的安静。他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青铜不见了,他下到水渠里去打鱼了。葵花抱着鱼篓,等在堤上。一会儿,青铜拖着网子上来了,两个小小的人儿,就一起蹲在地上捡鱼。有大鱼,有小鱼。许是收获不错,他们都很兴奋,在雨里狂跑起来。他们的一举一动,嬉戏打闹,让每一个大麦地的人,在心里荡起微微的波澜。纯净而又温暖的波澜。
为了生活,青铜一家人精打细算。他们节约着每一分钱,也靠着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努力赚取着每一分能赚取的钱。这精打细算里,有100双芦花鞋。
水乡盛产芦花。水乡的人喜欢将最茂盛的芦花采下来,织进稻草,再编进鞋子里去。这样做出的鞋子不但好看,而且保暖。
青铜每天都带着口袋,去芦苇荡里采芦花。为了采到最好的芦花,他不惧危险,总是走到芦苇的最深处去。
采好了芦花,青铜还要捶稻草,将“生草”捶成“熟草”。熟草结实柔韧,不易断裂。
草捶好了,奶奶开始搓绳。绳也搓好了,爸爸妈妈开始编织。爸爸编男鞋,妈妈编女鞋。爸爸妈妈心灵手巧,编的男鞋像男鞋,女鞋像女鞋那。男鞋敦实,女鞋秀气。他们编织了101双芦花鞋。那零头里的一双,是给青铜的。
接下来的日子,青铜每天都背了芦花鞋,去油麻地的集市上售卖。漂亮的鞋子吸引了集市的人,他们一边围观,一边啧啧赞叹。
芦花鞋卖得很快。青铜再卖10双芦花鞋,他的任务就完成了。天,却下起了大雪。
青铜的妈妈奶奶和妹妹葵花,都不让他去卖鞋了。雪太大,天太冷。地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厚。
但是青铜不听。他说:“今天天冷,一定会有人买鞋的。”
他穿上了属于他的那双芦花鞋,在风雪中上路了。
镇上几乎没有人,只有大雪不断地抛落在空寂的街面。天,太冷了!
一天的时间快过去了,也没有人来买鞋。青铜站在瑟瑟的风雪中,坚持着继续等待。
一群不知是哪个干校的人走过来了。他们要去码头坐船,准备返乡过年了。向来不穿芦花鞋的他们,却被芦花鞋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觉得这是艺术品,是带回城里的最好的礼物。
10双芦花鞋,一抢而光。甚至连脚上穿的那一双,青铜也脱了下来,卖给了一个从码头上远远追来的城里人。他并没有多要一分钱,看着城里人喜出望外、失而复得的神情,青铜开心极了。他光着脚丫,在雪地里发疯一样地跑了起来。
天晴了,四野一片明亮。
这是多么美好的心灵!这是多么美好的,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温情!
而这样的朴素与美好,在《青铜葵花》中,俯拾即是。
风暴摧毁了房屋,青铜和爸爸一起,撑了小船去远方的海滩打茅草。那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金茅草。
演出的时候,葵花没有银项链,青铜用屋檐上的冰凌,做了一根冰项链。
蝗虫来了,它们吃净了大麦地的每一棵庄稼。整个村庄都处于饥饿之中。葵花因为营养不良昏倒了。青铜又撑了小船,去河塘里挖芦根,网野鸭,为葵花补身体。
因为家里点不起灯,葵花不能做作业,青铜又去了远方为葵花捉萤火虫。他把虫们装进南瓜花里,做成了一盏一盏神奇的南瓜灯。那些灯如此光明,照亮照暖了,葵花的心。
再后来,葵花为了挣钱帮奶奶治病,独身一人跟了大船,去江南捡银杏。青铜就夜夜都提了纸灯笼,在码头上等她。他等啊等,等啊等,终于在一个凌晨,等到了归来的葵花。
是这样温暖的一家人!却在文章的最后,面临分别。
葵花是城里人,她终归,还是要回到城里去的。
一个特殊的时代结束了,所有的人都各就各位。葵花所在的城市,要将她接回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城市里的人也并没有忘记青铜家所给予葵花的养育和恩情。他们说,假期葵花就可以回来。她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青铜一家,陷入了挣扎和煎熬之中。但为了葵花,他们知道该如何选择。
葵花走的那天,青铜被妈妈支开了。她知道如果青铜在家,葵花是走不了的。妈妈让他去姥姥家取个鞋样子。等他回来时,葵花已经坐了大船离开。
青铜。善良的青铜。倔强的青铜。他爬上村里的大草垛,日日夜夜,春夏秋冬,就那么眺望着葵花远去的方向。直到有一天,他似乎看见葵花回来了。他于是跳下草垛,用尽了所有力气,喊出了一声:“葵花!”
做了十几年哑巴的青铜,会说话了。
从读第一个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字结束,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没有导演,将《青铜葵花》拍成电影。如果拍,一定叫好又叫座。它一定能和《草房子》一样,夺得童牛奖。想想现在银幕上那些充斥了斗殴、早恋的所谓青春片,我们真的是遗落了《青铜葵花》的美好!
读完青铜,我迅速在京东上入手了《红瓦黑瓦》,这也是曹文轩的长篇,同属纯美系列。
此文尚未成篇,京东小哥的电话便打过来了。我的《红瓦黑瓦》,已到楼下。
闲话少说。我要看书了。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