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西游记》读书感悟1000字

读书名言2021-03-25102举报/反馈

  悟西游

  一位西方学者在评价世界文学的发展时说:16世纪时,人类的智慧之光同时照亮了东西方。照亮西方的是戏剧家莎士比亚和小说家塞万提斯;而照亮东方的是戏剧家汤显祖和小说家吴承恩。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诞生后遍布东方,成为东方文学的骄傲

  百回本《西游记》自明代中叶问世以来,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内容最为庞杂,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内容。既有仙人的神秘色彩,又融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色彩。看似如此小小一本《西游记》,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不少,值得去细细感悟。

  《西游记》第一章回描述了“石猴出世”的内容,可别小瞧了这一章节,作者吴承恩用大量笔墨描绘时空背景“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丹崖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其中每个词,每句话都饱含着作者的欢喜与憧憬。接着描绘悟空的诞生“孕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目运两道金光,射冲府”。将孙悟空描写得神乎其神,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生命的起源,人类起源的一种伟大的哲学思考,并且在之后的“大闹天宫”等情节中赋予悟空人类酷爱自由的本性。

  最近一段时间,总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过时”的话题辩论。我个人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通过《西游记》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中,我能体会到这一点,其中蕴含着许多如今适用的道理。

  团队精神;《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成功取经。小说中的师徒四人何不与我们如今社会中的小团队类似呢?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集体社会而单独存在。小说中师徒四人在面对妖魔鬼怪时,毫不畏惧,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虽然偶尔有小摩擦和信任危机,但最终都能一一化解。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如此,大家互帮互助,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快速高效的化解种种困难与危机。

  抓住机遇;在发现水帘洞而称王之前,众猕猴在面对巨大雄伟而又未知的瀑布时都踌躇不前。而这时,孙悟空勇于尝试,抓住机遇跃进瀑布中,才会发现一应俱全的水帘洞,才会称王。现如今,这个道理更为重要。虽然说伯乐会寻找到千里马,但作为千里马也不能只是等着被伯乐相中,也应该抓住机遇。

  明中叶诞生的《西游记》中也隐藏着如今优秀的科学成果。比如说:“呼风唤雨,驭雷布云,腾云驾雾之术”与气象卫星,遥感探测,人工改造天气;猴毛变术的“分外之法”与生物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火眼金睛”与微光夜视,光学望远和显微技术······

  综上,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的《西游记》中可由于今的道理并不少,并未过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一斑。

  我身边的许多同学,将西方节日看得比传统节日更为重要。每逢西方节日,就早早计划着如何度过,而对于传统节日则不然。如今,外国文化入侵现象十分严重;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书更为广泛地使用,网络小说泛滥,优秀的文学作品渐渐被遗忘;也有许多少数民族人民走出家乡,少数民族的语言被遗忘,会说的人越来越少,导致这方面的缺失。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古代仁人先贤思想精髓的结晶,历经几千年的锤炼与印证。既是对世间万物普遍规律的总结,更是不以时间和空间的转化而轻易改变的真理。我认为,接受西方优秀文化并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要舍弃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难道不应该拾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难道不应该从中感悟道理与人生吗?难道不应该继续传承下去吗?在平时休息时间里,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与作者一起走入心灵世界,享受优秀文化的沐浴。在考虑去哪旅游时,多考虑去一些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参观,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一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同的优秀文化,是不同的智慧结晶,有着不同的哲理,何不评读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