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800字

读书名言2021-03-2490举报/反馈

  【第1篇】

  这几天,放了暑假,我读了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

  一、李开复的简历

  李开复出身在台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议员,母亲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哥在美国读大学后在美国的大学里任教,李开复在中学时跟着哥哥到美国读书,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大学和博士。博士毕业后留校任副教授,两年后加盟了苹果公司后升迁为副总裁,之后又先后在微软和GooGle公司担任高管,2009年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二、李开复成功的原因

  李开复可能是全球华人中最著名的iT业知名专家。其原因之一是他先后在如日中天的苹果公司、微软公司和GooGle公司担任高管;其二是他从微软公司转投GooGle公司的那场官司,微软公司和GooGle公司为了他,不惜撕破脸皮,不惜人财物力,大打出手;其三是他在微软中国研究院和GooGle中国担任了最高领导,并致力于中国iT人才的培养,深受中国人的熟识和尊重、喜爱。

  通过阅读李开复的自传,我觉得李开复为什么能成为iT业一名著名的专家、经理人,得益于以下原因:

  1、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简历中看得出来。

  2、优秀的自身素质。李开复自小聪明,经常做恶作剧,并在大学二年级时取得了桥牌大师头衔。

  3、美国大学教育的优越性。大学一年级时李开复读的是法律系,与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是同学,后来他发现不适合继续读下去,大三时改读了计算机专业,获得了出色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博士,学院院长告诉他,博士论文就应该代表了在某一狭窄领域的权威。还有,博士生的淘汰制度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高的一个缩影。

  4、导师的支持至关重要。导师的负责、正直、理解成全了李开复,尽管李开复的研究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偏离了导师课题的范围,导师不但同意他的想法,还每年从自己的研究经费里拿出了几十万美元来支持李开复用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胸怀?!

  5、家人的支持和理解。21岁的李开复就成家人,之后的他,安心地做他的研究,处理他的业务,家庭的事务都几乎不需要他的操心。特别是他从微软公司转投GooGle公司的那场官司中心疲力竭的时候,家人一如既住地支持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m.Taiks.com)

  三、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1、让我了解了美国的大学教育,初步知道了为什么美国大学能培养出来了这么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2、让我了解了iT业这些年(1980-)的历史。作为一位计算机教师,也算与iT业有关的人,对iT业的发展历史也有必要熟识。本文从李开复的角度,谈起苹果公司的辉煌到没落,到iBm公司和微软公司的兴起,再到GooGle公司的由弱至强,重现和展示了iT技术从重视硬件到重视软件,再到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因此,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大家一看。

  【第2篇】

  李开复有幸在11岁时留学美国,当时台湾的传统教育过于死板,能够前往美国接受先进教育当然是件不容错过的事。只有11岁的他,鼓起勇气前往美国,或许这就改变了他的一生。11岁的他,必须努力学好英文才能适应美国的生活,他就每天跟着小伙伴,听他们说话,不懂就打断他们,问清楚,小伙伴自然也很乐意去帮助他。就这样,李开复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正是有着这样坚持不懈、有困难就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的精神,使他能够在未来的路上不断打败困难,创造出无数奇迹。

  你或许会感到惊讶,为什么李开复竟然在那么多知名企业都担任过重要职位?李开复绝不是一个自满的人,他的追求永无止境,这是很多人都无法达到的事。许多人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而迷失了自我。李开复总是“追随我心”,他会时常问自己:“眼前的一切是自己想要的吗?”。这种从“心”选择的精神,才让他辗转于苹果、微软、Google等知名企业,最后还回到中国,为了中国大学生而奋斗。

  当我阅读完这本书时,我彻底被李开复这个人触动了。这样一个能够不管眼前是利益、是麻烦、是官司,总是“追随我心”,不断改变自己的定位。不断改变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最后创造无数奇迹。当你达到一个目标时,你会骄傲自满吗?当你成功完成一件事时,你会沾沾自喜吗?当你已经取得成就,你会就此罢休吗?李开复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我们绝不能够只满足于现状,我们要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创造、拼搏、进取,到寿终正寝时,我们要知道我们曾今活过,而且活得有意义。正如《瓦尔登湖》里面有一句名言:“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追随我心”,或许你会认为这太鲁莽了,但是,如果不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生活如何变得精彩?相信每个人都不会甘于平庸,毕竟我们来到这世上,绝不是想着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我们都想过一个有意义的一生。相信吧!只要肯去努力,抓住机会,世界将因你不同。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李开复用他的行动,完美地演绎了这句话。

  【第3篇】

  这几天的工作遇到了些困难,新买的一盒速溶咖啡也快让我喝完了。总是眼睛盯屏幕盯到酸痛,手指按鼠标按到麻木。有时候因为在不停地想产品交互中的逻辑,让脑袋转得太快以至于濒临崩溃。但是我的内心一直都是快乐的。昨天晚上和一个同事分别时,她问我每天都回去那么晚,累不累?我说,我做工作的时候很开心,我喜欢我的工作。我还笑着又用英文说了一遍,i love my job!

  当然也有累的时候,累了我会短时间休息会儿。休息的时候最常做的事就是打打球、看看书。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是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讲述了他从出生到完成本书近50年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以及这其中的内心感受。对于开复博士,中国的大学生都是不陌生的,当然也包括我。大学的时候就看过他的另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从中获益颇丰。如今我身在北京,工作的大厦与他的创新工厂也不过两三百米的间隔。不过至今还没有见过他本人呢。

  自传的开篇写的是关于选择的故事。人的一生那么短暂,其实他的选择次数并不算多,但几乎每一次的选择都惊天动地,并持续几年时间。第一次去美国上学,算是家人对他的选择。之后是他几个比较大的选择,如考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上哪里的博士。博士毕业后他先选择了留校教学并做研究。但两年之后,他不愿再让他的论文成为实验室里的废纸,于是他选择了去苹果工作。在苹果一待就是六年,也是他真正成长的六年。接着他去了SGi,还没来得及有所建树,这个公司就已经难有做为。后来去了微软,前两年在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工作做得相当出色,但在美国总部的五年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展现出他应有的才能。难以适应太复杂的微软,于是他选择了充满朝气的谷歌,也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诉讼。满城风雨之后,他终于可以开始推进谷歌中国。四年之后,谷歌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都有了大幅提升,而他却选择了创业。建立创新工厂,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

  每一次选择时,他都会问问自己心的声音。他的内心说:“是的,我准备好了!”于是他的选择总是一生无憾。看完之后回想起自己,闭上眼睛就感觉一片湿润。我的人生也不过才24年,酸甜苦咸,哭过笑过。有时候想起过去的有些回忆,其实真的很后悔。对于后悔的事情,我从来不会说我不后悔。每一次后悔,都让我为了以后不再有同样的后悔而拼尽全力。后来发现,每一次都是在经历过伤痛和后悔后,我才有了成长。

  人一生可能会有太多的无奈,听从内心的声音有时候并不容易。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内心的声音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办法听到它。而当有一天终于听到了内心的声音,也许我们早已经没有了机会。也许只是因为年轻,也许只是没有经历。就像《爱情转移》里唱得那样,短暂的总是浪漫,漫长总会不满,烧完美好青春换一个老伴。也许真要等到我们垂垂老矣,才懂得人生的可贵。

  【第4篇】

  就在Google如日中天的时候,李开复选择离开。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选择离开?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的事。我们集团的总编刘克丽女士也在第一时间飞往美国对其采访。“创意工厂”多么新鲜的名字,帮助年轻人实现梦想,每年要做3—5个公司,10年有50个,李开复要创造一种商业新模式!

  我第一时间下载到他的新书《世界因你而不同》来阅读。这是一本自传,讲述了李开复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他的履历也是非常的让人羡慕,苹果、SGi、微软、Google四个世界顶级公司。从技术——技术管理——全面企业管理——创业。他的人生也实现着一次次的脱变。精神境界也实现了一次次的攀升,从为自己实现梦想奋斗,到帮助他人实现梦想。书的前部分介绍了他的求学经历,在叙事中阐述了他对学习的诸多看法。有两句话给我印象深刻。1.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从阅读中思考,从辩论中思考,从而获得启示,进而将独立思考变成了一种能力。2.You are good at what you love; you love what you aregood at(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书的后半部分着重笔墨叙述了李开复在谷歌的经历。从加入谷歌吸收Google文化,势单力薄的来到中国大陆创办谷歌中国研发团队,到谷歌中国的发展壮大。李开复征服了一座座高峰,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我想李开复在谷歌最大的成功,除了作为舵手把谷歌引向正确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还把Google理念,Google文化也很好的移植到了谷歌中国。

  1.谷歌最推崇的文化是自由、平等和宽容公司里没有鲜明的等级观念,每个人都被认为是最优秀的。谷歌遵循开放原则,甚至最高级别的会议新员去听也无人会质疑。

  2.谷歌注重员工的成长性。每位主管会对新来员工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加以探讨和指导。

  3.谷歌倡导的原则一直是 lead,don t follow(引领,不要跟随)。

  4.注重员工创新性的培养。注重员工自我管理、注重同事间的沟通。

  5.Google有种“20%时间精神”文化,就是说员工可用80%的时间来做已经设定的项目,而另外20%的时间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想法、灵感来创造产品。

  这些上层建筑的建设为Google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创造了条件。

  李开复在我看来是个神奇的人,他是年轻人的榜样。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